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48例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更昔洛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所有 48例病人于入院初、诱导和维持治疗后进行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肝脏功能测定和血常规检查 ,确诊后予更昔洛韦诱导和维持治疗。结果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以肝脏、肺脏、消化道和血液系统损害为主 ,2 0 8%合并先天性畸形 ;经对症和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 ,3 9例黄疸消退 ( 3 9/4 3 ,90 7%) ,17例 ( 17/3 2 ,5 1 1%)肝脏肿大 ,11例 ( 11/2 9,3 1 9%)脾脏肿大回缩至正常 ,83 3 %的患者CMV -IgM转阴 ,ALT、AST、γ -GT、T -Bili和D -Bili明显降低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骨髓抑制不明显 ,各阶段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改变不明显 ,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结论 婴幼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可侵犯多个脏器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 ,更昔洛韦治疗有效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我院2004年5月至2007年9月确诊的63例CVA患儿全部采用舒喘灵和酮替芬治疗,并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用药3-5d后咳嗽表现均有改善,7~10d症状明湿减轻,服药2周后咳嗽基本停止。随访3个月,未再出现咳嗽,未再发现有哮喘样症状。结论 CVA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提高临床医生对CVA的认识是达到正确诊断及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和耐受性。方法 :7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①治疗组 (阿奇霉素组 ) :38例 ;②对照组 (红霉素组 ) :34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止咳化痰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阿奇霉素针剂治疗 ;对照组加用红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6 .8% (33/ 38)和 6 4 .7% (2 2 / 34)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10 0 %(38/ 38)和 91.2 % (31/ 34)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13.2 %(5 / 38)和 2 6 .5 % (9/ 34)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与对照组注射部位疼痛发生率分别为 5 .3%(2 / 38)和 2 0 .6 % (7/ 34) ,两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阿奇霉素针剂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手足口病病人肠道病毒(EV)5'端非编码区(5'UTR)部分基因序列,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病人EV感染的基因型.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EV的RT-PCR方法,对临床疑诊为EV感染的病人的粪便和/或咽拭子、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5例典型手足口病病人中分离株的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分离出的5株EV 5'UTR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5.5%~99.3%,与EV71 BrCr原株、CVA9、CVA16和CVB3同源性为86.3%~93.3%.结论:深圳地区手足口病EV 5'UTR与几种常见的肠道病毒血清型同源性均较高,提示可能存在多种基因型的肠道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深圳地区小儿肠道病毒感染的核酸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深圳地区肠道病毒 (EV)的感染流行情况和病毒分型特征 ,我们采用检测EV的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nPCR)方法进行EV感染检测 ,并对临床分离株 5′端非编码区 ( 5′UTR)基因序列进行分子进化树分析。采用TRIZOL LSReagent试剂从疑诊EV感染儿童大便、咽拭子和脑脊液中提取EV RNA ,根椐EV 5′UTR保守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 ,引物序列分别为EVP1 60 :5′CAAGCACT(TA)TT(CA)CCCCGG3′,EVP2 50 :5′TACTTGA(GA)CC TAGTA3′,EVP50 0 :5′…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早期死亡及远期智力低下、癫痫发作和脑瘫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而受到普遍重视。现将我们自1995~1998年收治的HIE97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97例HIE的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均符合1989...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RP、D-二聚体和血小板在小儿SIR向MODS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儿科病例130例,其中SIRS组95例,非SIRS组35例,SIRS组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分别测定CRP,D-二聚体和血小板。结果①人院后24h内SIRS组CRP、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SIRS组(P〈0.01);而血小板则明显降低(P〈0.01)。⑦入院后24hMODS组CRP、D-二聚体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5);而血小板则低于非MODS组(P〈0.05)。③1周后SIRS组CRP仍高于非SIRS组(P〈0.05),但其D-二聚体和血小板与非SIRS组比较,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1周后MODS组CRP仍高于非MODS组(P〈0.05)、但两组D-二聚体和血小板则无显著差异(P〉0.05)。⑤6例死亡患儿CRP、D-二聚体和血小板在入院后第3、第5和第7天均无明显变化。结论IRS患儿CRP、D-二聚体明显升高,血小板降低,合并MODS时上述变化进一步加剧,随着病情改善可恢复正常。CRP、D-二聚体升高和血小板降低是SIRS患儿病情危重的早期信号。  相似文献   
8.
厌食症儿童血清瘦素水平与能量摄入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厌食症儿童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能量摄入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 30例厌食症患儿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体重指数 (BMI)、能量摄入量, 并与 30例健康儿童比较, 同时分析血清瘦素水平与BMI、能量摄入的相关性。结果: ①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血清瘦素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F=13 031, P= 0 001), 病例组明显降低; ②病例组中患儿的血清瘦素水平与BMI、能量摄入均存在着显著相关性 (P<0 05); 对照组中血清瘦素水平与BMI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P<0 05),但血清瘦素与能量摄入无显著的相关性 (P>0 05)。结论: 厌食症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降低, 这一低水平的血清瘦素与能量的摄入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通用引物建立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n-PCR),以求敏感、特异及快速诊断肠道病毒(EV)感染。方法在EV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5'-UTR)设计2对通用引物,建立RT-n-PCR检测方法。结果共有104份临床标本检测到相应大小扩增条带,阳性率31.8%(104/327);在147例病例中粪便和咽拭子EV阳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总阳性数64例,阳性率38.8%(64/165)。正常儿童与可疑EV感染病人E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8,P<0.01)。结论RT-n-PCR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出肠道病毒,同时检测多份标本可以提高EV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r)、肺炎衣原体(Cpn)在不同年龄阶段肺炎小儿中的感染状况。方法:运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检测392例各年龄组肺炎住院儿童的血清Ctr、Cpn抗体。结果:共发现Ctr阳性44例,Cpn阳性89例。〈28d组、1~11个月、1岁~2岁11个月、3~5岁11个月、6~14岁组患儿Cpn肺部现症感染率逐次增高,分别为0,1.19%,3.02%,13.74%,14.44%,中间3组每后一组均比前一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Ctr肺部现症感染率则随年龄递增而逐次减低,分别为9.48%,4.15%,0.25%,0,0,前三组每相邻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tr、Cpn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体,小儿肺炎中Cpn感染致病的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应引起儿科临床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