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SDF-1所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造影剂对于兔舌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光声成像效果及安全性检测。方法采用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出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SDF-1为配体,吲哚菁绿(ICG)和液态氟碳(PFH)为内核的纳米粒,构建SDF-1所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纳米粒造影剂,检测患有舌癌并发生颈淋巴转移的新西兰大白兔的光声成像效果。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在注射造影剂后第1周和第3周,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并观察新西兰大白兔的精神、外貌等体征。1个月后处死动物,进行照射区域皮肤、肺脏、肝脏以及肾脏的病理检测。结果注射SDF-1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造影剂后,20min可见光声信号,24h后完全消失,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强转移淋巴结成像效果,空白组未见明显光声信号。健康的兔子经静脉注入造影剂后1个月内,生命体征无明显异常。病理检查照射区域皮肤、肝、肺及肾脏组织学检测学与正常兔子无明显差异。结论 SDF-1所修饰的包裹吲哚菁绿和液态氟碳的纳米粒造影剂有明显增强转移淋巴结的光声成像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价廉的光声成像增效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制备一种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修饰的载多西紫杉醇(DOC)包裹吲哚菁绿(ICG)和液态氟碳全氟己烷(PFH)靶向多功能纳米粒(DOC-SINPs),检测其性质。方法 双乳化法制备纳米粒,硫醚键连接SDF-1,得到靶向纳米粒。Malvern粒径仪检测其粒径及表面电位,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DF-1在纳米粒表面的连接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DOC包封率(ELC)和载药量(DLC)及体外释放规律,热成像仪记录其体外光热特性,光声仪及超声诊断仪观察其体外显像,流式细胞仪评估其体外靶向能力,CCK-8法检查其对舌癌SCC-15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靶向多功能纳米粒形态规则,呈球状。平均粒径(502.88±17.92) nm,平均电位(-11.5±3.15) mV。平均ELC为54.12%±1.74%,平均DLC为1.08 mg·mL-1。体外药物释放规律呈初期爆发性释放,接着是持续缓慢释放。其光热特性呈浓度相关,浓度越高温度越高。纳米粒可检测到明显光声信号和超声信号。体外靶向连接率89.99%。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SINPs组在各个浓度下细胞活性无明显差异(P>0.05)。在浓度为150、200 μg·mL-1时,DOC-SINPs无论有无激光辐照均较SINPs有明显的细胞活性抑制(P<0.05)。结论 成功制备了集诊断与治疗一体的多功能纳米粒,具有超声/光声双模成像,同时具备化疗和光热治疗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儿童重症监护室检出多重耐药菌进行分析,探讨防控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PICU病房收治及转入的患儿1401例,运用无菌原则留取的血、尿、便、痰液以及其他分泌物进行培养及药敏实验,按照国际标准化定义筛选出多重耐药菌,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根据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一般资料、菌种分布及采集部位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结果分离出致病菌共360株,其中为多重耐药菌的有113株(31.39%),除去考虑污染及非感染菌株,具有感染性的多重耐药菌共46株(12.78%)。检测出碳青霉烯类敏感-产ESBLs的大肠杆菌13株(28.26%),碳青霉烯类敏感-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10株(21.74%),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5株(10.87%),耐碳青霉烯类的鲍曼不动杆菌7株(15.2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糖球菌5株(10.87%),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4株(8.7%),PDR-铜绿假单胞菌及耐碳青霉烯类的肠杆菌科细菌均2株(4.35%),主要分布在呼吸道、血液及尿中。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影响患儿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所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展支具早期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3例(270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170例;年龄1 ~183(62.41±23.82)d,中位年龄58 d;左侧151髋,右侧1 19髋,单侧142髋,双侧64髋;超声Graf分型:Ⅱa型143髋,Ⅱb型75髋,Ⅱc型11髋,D型13髋,Ⅲ型19髋,Ⅳ型9髋,均采用外展支具治疗,每隔3~4周超声监测髋关节形态变化,>6个月行X线摄片,支具治疗时间3 ~ 20周,随访时间12 ~ 24个月,平均16.4个月.结果 206例(250髋)经外展支具治疗后恢复正常形态,且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17例(20髋)治疗失败,其中17髋改行石膏固定术治疗,3髋行Salter骨盆截骨手术治疗.结论 外展支具是早期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对GrafⅡ型髋关节治愈率高,对Ⅲ型及Ⅳ型治愈率低,但可尝试作为初始治疗的方法;超声检查对于早期诊治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