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6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殊部位复合皮移植与自体全厚皮移植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烧伤患而颈部和功能部位的创面采用断层皮片修复后,常常出现色素沉着和挛缩,影响修复效果;采用全厚皮片或皮瓣修复.功能和外观较满意,但常因供区不足难以施行;异体真皮加自体皮片复合移植可以弥补上述不足,但因手术方法不一.效果各异。为此.笔将异体真皮加薄中厚皮片、异体真皮加州厚皮片复合移植及自体全厚皮片移植3种方法进行观察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四肢带表浅静脉干的局部皮瓣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4种带表浅静脉干的局部皮瓣用于修复四肢创面14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该皮瓣所包含的一条浅静脉干,不仅有利于静脉回流,且其血流对皮瓣亦有营养作用。因此,该皮瓣容易成活,长宽比值可大于传统任意型皮瓣。并具有操作简便,不损伤主要动脉等优点。文中介绍了皮瓣的设计及手术方法,并对该皮瓣的血液循环特点、适应证及供区选择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感染及排异是固体硅胶隆鼻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主要在于手术适应证掌握不当;硅胶假体的质量不过关,假体的修雕成形不佳,假体消毒处理不严;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欠妥等。提出了加强术前体检及适应证的掌握,选择质量过关的硅胶假体,努力提高术者的审美及专业技术水平,设计修雕成形出恰当的假体,并注意规范假体的消毒处理,这都可有效减少感染及排异并发症的发生。强调手术操作时尽量减少局部组织的损伤,勿剥破鼻部的皮肤及粘膜,并做好术后的处理及护理,这同样也是减少感染排异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耳廓不全撕脱伤的即时修复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5.
蛋白酶激活受体家族与感染和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血酶受体曾在血栓性疾病方面得到深入研究 ,现在认为该受体属于一个特殊的蛋白家族 ,作用相类似的受体共有 4种 ,它们的功能大大超出了凝血 /纤溶过程 ,目前有关该受体在感染和免疫方面的研究较多 ,显示出其在这些方面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真皮下血管网带蒂皮瓣修复小儿面颈部软组织畸形(附9例报告)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陈伯华,司徒朴,吴素英,熊明根,肖能坎,徐达传,钟世镇小儿面颈部软组织畸形过去用皮片或传统皮瓣修复,愈后有挛缩、花斑、瘢痕或皮瓣臃肿,外形欠佳,患儿成人后多数要求2次或多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去细胞真皮与自体皮片复合移植临床应用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 对8例患者共15个创面采用一步法用同种异体无细胞真皮与自体大张皮片进行复合移植。结果 13个创面的复合移植完全成活,皮片外观、质地和弹性均令人满意,无明显疤痕形成;结论 一步法复合移植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但对创面基底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改善烫伤创面微循环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1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丹参组和生理盐水组,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两组烫伤后创面微循环血量变化,同时测定创面组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含水量及超氧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烫伤后两组创面微循环血量急剧下降,2小时降到最低,但生理盐水组在烫伤后各时相下降温度显著大于丹参组。两组ET、NO含量伤后上升,ET4小时、  相似文献   
9.
研究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对皮瓣组织活力的影响。制备任意皮瓣,分成PD145065组、生理盐水两组,取皮瓣组织测定皮瓣掀起前后丙二醛(MDA)产量和超氧歧化酶(SOD)活性,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皮瓣微循环血量。皮瓣掀起后PD145065组SOD活性下降低恢复快,MDA量产生少,皮瓣微循环血量下降程度低。14d后观察PD145065组皮瓣成活长度明显大于生理盐水组。提示皮瓣掀起初期给予PD145065,可提高皮瓣组织活力及成活长度。  相似文献   
10.
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烧伤休克是由于血浆外渗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而在严重烧伤后早期呈现的影响病情发展与救治后果的全身性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与临床综合病症。成人烧伤面积超过20%、小儿超过10%就有可能发生休克.一般认为烧伤休克是血浆外渗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结果.而目前还缺乏防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有效措施.液体复苏治疗仍然是平稳度过休克期最有效和必不可少的措施。国内外烧伤界学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中发现,影响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为重要和相关的因素是烧伤面积与患者的体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这一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的Evans基于动物实验结果提出了第一个补液公式——Evans公式。其后经过各国烧伤界学者的不断改良和发展,逐渐形成适合于不同地域和特定条件的一系列烧伤抗休克补液公式。这些补液公式都继承了Evans公式的基本思想.以烧伤面积和体重作为核心因素来考虑补液量,在指导烧伤休克救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对烧伤休克形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监测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平稳度过休克期临床指标的不断完善,发现仅根据烧伤面积和体重来估计休克期补液量是不够的.影响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的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影响严重烧伤休克期补液量其他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