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检测慢性肾脏疾病 (CK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CKD 6 6例。正常对照组 2 0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 - 2水平。常规检测其他相关临床指标。分析血清IL - 2水平与肾功能、心血管病变及其他临床资料 (包括血脂、钙磷等 )的关系。结果 :(1)肾功能 3、4、5级患者血清IL - 2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肾功能 2级显著升高 (均P <0 .0 5 )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CKD患者血清IL - 2水平与Scr呈显著正相关 (r=0 .4 4 5 ,P <0 .0 5 ) ,与Ccr呈显著负相关 (r =- 0 .30 1,P <0 .0 5 ) ;(2 )有心血管病变组血清IL - 2水平显著升高于无心血管病变组 (P <0 .0 0 3) ,高血清IL - 2组心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血清IL - 2组 (P <0 .0 1) ;(3) 4 0例肾功能 2~ 5级的CKD患者血清IL - 2水平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磷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与血钙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1) ,与年龄、病程、血压、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红蛋白、白蛋白无显著相关 (P >0 .0 5 ) ,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示血清IL - 2水平依次与血钙、内生肌酐清除率、甘油三酯关系最为密切。结论 :CKD患者血清IL - 2水平升高 ,这可能与肾功能减退时严重代谢紊乱 (包括高脂、低钙等 )引起的T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透析用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将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 120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分为感染组(30例)和非感染组(90例),置管前检测血红蛋白(Hb)、外周血淋巴细胞 计数(LY)、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血清补体(C_3) 、血清白蛋白(ALB)、C 反应蛋白(CRP)、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并收集有 无合并感染等情况。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及 Spearman 等级相关分析等分析透析用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1) 感染组 的糖尿病肾病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66. 7%vs 3. 3%,P<0. 05) ;(2) 感染组合并其他部位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比非感染组(18/30 vs 27/9H0,P<0. 005) ;(3) 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 Hb、IgG、LY、ALB 水平均明显低下(P<0. 05) ,CRP 水平明显增高(P<0. 001) ;(4) Spearman 相关分析显示,感染与 Hb(r_s=-0. 308,P=0. 014) 、IgG(r_s=-0. 248,P=0. 008) 、LY(r_s=-0. 452,P=0. 009) 、ALB(r_s=- 0. 330,P=0. 000) 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而与 CRP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_s=0. 474,P=0. 000) 。结论: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肾病、存在其他部位 感染、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 低下、低蛋白血症、严重贫血,可能为颈内静脉透析用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脂质紊乱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脂质代谢紊乱的关系,把75例糖尿病患者分为阴虚热盛型和阴阳两虚型,并与23例健康人作对照,分别测定血中脂质(TC,TG),脂蛋白(HDI,LDL),载脂蛋白(apoAI,apoB)水平,结果显示2型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严重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分型有一定关系,提示应该积极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97例MHD患者,其中糖尿病组30例,非糖尿病组67例,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及率的显著性检验,分析糖尿病MHD患者贫血情况及其与微炎症、低蛋白血症、缺铁、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等临床因素的关系.结果 1)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贫血发生率显著升高(P<0.01),HGB水平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rHu-EPO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2)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微炎症发生率、CRP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发生率、PTH水平显著降低(P分别<0.01,0.05),ALB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在缺铁、低蛋白血症等发生率及SF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在每周使用同样剂量rHuEPO的情况下,糖尿病MHD患者贫血发生率高,贫血更明显.贫血可能与慢性炎症、营养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是目前常规血液透析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与低通量血液透析相比具有良好的清除中大分子物质的作用,尽管其清除效果不如血液透析滤过(HDF),但是其不需要特殊设备,治疗费用低于HDF,效价比高,则更适合我国的国情。症状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5%~50%。可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意识丧失和心跳骤停甚至死亡,严重影响了透析病人的健康及长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透析中心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中青年MHD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心脏彩超测量结果,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据LVMI分为左室肥厚组(LVH组)和非左室肥厚组(non-LVH组)。所有患者均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获得血压变异性参数。同时收集患者平均超滤量/干体重(MUF/BW,%)、透析充分性Kt/V、血常规、空腹血糖、血脂、肾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血钙(Ca~(2+))、血磷(P~(3-))、甲状旁腺素(iPTH)等资料。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有95例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MHD患者,79例中青年MHD患者中男53例,女26例。平均年龄(40.72±11.40)岁(19岁~64岁)。中位透龄24月(3月~169月)。79例MHD患者中有高血压73例(92.4%),有LVH41例(51.9%)。(2)与non-LVH组比较,LVH组男性患者比例更高(P0.01),LVMI、MUF/BW、LDL-ch更高(P分别0.01,0.01,0.05)。两组年龄、透龄、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比例、KT/V、Hb、hsCRP、FBG、Alb、BUN、Scr、BUA、TC、TG、HDL-ch、Ca~(2+)、P~(3-)、iPT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LVH组24 h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s)、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mbp)、白昼收缩压变异性(d SBPs)、白昼平均收缩压(d SBPmbp)、夜间平均收缩压(n SBPmbp)、24 h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s)、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BPcv)、白昼舒张压变异性(d DBPs)、白昼舒张压变异系数(d DBPc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 DBPs)、夜间舒张压变异系数(n DBPcv)均显著高于non-LVH组(P均0.05),但两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cv)、白昼收缩压变异系数(d SBPc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 SBPs)、夜间收缩压变异系数(n SBPcv)、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mbp)、白昼平均舒张压(d DBPm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m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LVH组血压不达标、血压变异性大的比例、使用CCB、RASI比例均显著高于non-LVH组(P均﹤0.05)。两组间夜间血压下降不达标比例、使用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经Logistic单因素分析,性别、MUF/BW、LDL-ch、24 h SBPs、24 h SBPmbp、24 h DBPs、CCB和RASI的使用与LVH有关(P均﹤0.05),而年龄、透龄、24 h DBPmbp与LVH无关(P均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24 h SBPmbp、24 h DBPs是LVH独立危险因子(OR值分别为1.098,1.306,95%CI分别为1.041~1.159,1.014~1.683,P分别0.01,0.05),性别(女性)是LVH独立保护因子(OR值为0.088,95%CI为0.014~0.567,P0.01)。结论:中青年MHD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SBPmbp、DBPs是LVH独立危险因素,舒张压的变异性对于LVH可能更为重要。在中青年MHD患者中,女性患者是LVH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祝建辉 《医学文选》2000,19(6):879-880
本文对我院1990~1996年糖尿病并脑梗塞30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82岁。其中45~59岁9例,60~69岁15例,70~79岁5例,82岁1例。30例均为型糖尿病患者。脑梗塞前已确诊为型糖尿病22例,另8例于入院时发现血糖升高或OGTT异常而确诊为糖尿病。病史最长11年,多数为5年之内。所有患者平时血糖控制不良。有高血压病史24例,冠心病史8例,合并肺部感染3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1例。1.2 临床表现 本组头痛7例,头晕8例,呕吐4例,言语不清、流…  相似文献   
9.
维持性血透患者心肌病变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MHD)患者的心肌病变,特别是左心室肥厚(LVH)和心肌缺血损害,以及与其相关的因素.方法: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分析60例MHD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ST-T改变情况,并进一步探讨LVH和心肌缺血与血压(BP)、血红蛋白(Hb)、血浆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素(PTH)、同型半胱氨酸(Hcy)、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有80%的MHD患者存在LVH,与non-LVH组相比,LVH组SBp、DBp、MAp和CRP显著增高,RBC、Hb水平显著低下(P均<0.01),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LVMI与SBp、DBp、MAp、CRP成显著正相关(r=0.362,0.374,0.389,0.635,P均<0.01),与RBC、Hb呈显著负相关(r=-0.337,-0.310,P<0.01,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VMI与CRP、DBp有关,逐步回归方程为y=3.02 x1 0.93 x2 23.52(y为LVMI,x1为CRP,x2为DBp).(2)65%的MHD患者存在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组血Hcy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心肌缺血组(P均<0.01).结论:MHD患者LVH、心肌缺血损害普遍存在,LVH的发生与高血压、贫血、慢性炎症关系密切,心肌缺血损害与慢性炎症、高Hcy血症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剂量的因素。方法选择72例血红蛋白(Hb)达标(≥100g/L)的MHD患者,分析每周rHuEPO治疗剂量与糖尿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拈抗剂(ARB)、微炎症、缺铁、联合血液透析滤过(HDF)治疗、透析充分、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低蛋白血症等临床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有糖尿病组较无糖尿病组、使用ACEI和(或)ARB组较未用ACEI和(或)ARB组、有微炎症组较无微炎症组、缺铁组较不缺铁组每周rHuEPO治疗剂量均增加(P〈0.05)。而是否联合HDF治疗、透析是否充分、有无SHPT、有无低蛋白血症,每周rHuEPO治疗剂量均无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使用ACEI和(或)ARB、微炎症、缺铁影响MHD患者rHuEPO治疗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