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选择性消化道去污染(SDD)结合体位干预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30度~45度半卧位,经鼻胃管给予多粘菌素、妥布霉素和二性霉素,在鼻咽部同样涂以上述3种抗生素软膏,每6小时1次。结果:75例中共有42例发生VAP,VAP累积发生率56.0%。试验组机械通气5天内VAP发生率5.1%,VAP累积发生率35.9%;对照组机械通气5天内VAP发生率33.3%,VAP累积发生率77.8%。试验组机械通气5天内VAP发生率及VAP累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8.5±3.1)天,ICU住院时间(34.1±5.9)天,ICU住院费用(45634.0±465.0)元;对照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27.9±4.0)天,ICU住院时间(43.8±6.4)天,ICU住院费用(68793.0±762.0)元。试验组机械通气天数、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DD结合体位治疗有助于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ICU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总结1例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术前、术后的护理及健康宣教等要点,并进行长期的随访。[结果]经过术后短期随访,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术后无护理并发症发生,血压达到目标值。 [结论]对经皮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病人配合积极合理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术后随访,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叶克俭  潘娇  吴昭 《中国基层医药》2013,(23):3621-362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172例重症监护病房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149例未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昏迷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或插管等,并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年龄(67.25±9.28)岁,高于对照组的(49.42±12.37)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昏迷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10.45±2.34)d与(3.86±1.2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比例、气管切开或插管比例和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6.63%与21.48%,43.60%与43.60%,41.86%与1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肺部感染与患者年龄、昏迷时间、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或插管等有关,加强患者基础护理,严格器械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延迟复苏治疗活动性失血性休克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延迟复苏策略治疗重症活动性失血性休克在临床的应用实践。方法:延迟复苏组(A组),限制输晶体液和胶体液量,扩容更多地依赖输血及血浆,控制目标血压以收缩压8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允许性低血压;传统复苏组(B组),不限制输晶体液和胶体液量,快速进行液体复苏。输液以晶体液和胶体液为主,输血及血浆为辅助,不有意控制血压上限。结果:A组抢救成活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临床上认识重症活动性失血性休克特殊性以及治疗的特殊性。应用延迟复苏方法,有望提高该类危重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林李  徐显  庄林英  陈朴  潘娇 《海峡药学》2011,23(3):127-128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稳定期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Ⅱ-Ⅲ级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片500mg,2次/周,共3个月。结果开始治疗前两组病情(24h痰量、呼吸困难评分、6min步行距离、FEV1/FVC)基本一致。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24h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min步醒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FEV1/FVC则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AECOPD为(1.1±0.3)次,对照组AECOPD为(2.6±0.5)次,治疗组AECOPD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结论长期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稳定期COPD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6.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本组19例颅内血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低血容量性休克。颅内压监护:对30例患儿行手术植入传感器,用颅内压监护仪监测,15~30min观察记录1次,每次观察3min。为了预防或治疗脑水肿及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每天按100ml/kg计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延迟复苏策略治疗重症活动性失血性休克在临床的应用实践。方法:延迟复苏组(A组),限制输晶体液和胶体液量,扩容更多地依赖输血及血浆,控制目标血压以收缩压8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为允许性低血压;传统复苏组(B组),不限制输晶体液和胶体液量,快速进行液体复苏。输液以晶体液和胶体液为主,输血及血浆为辅助,不有意控制血压上限。结果:A组抢救成活率显著高于B组。结论: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临床上认识重症活动性失血性休克特殊性以及治疗的特殊性。应用延迟复苏方法,有望提高该类危重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