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12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5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大鼠脑区和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Pulsinelli4血管闭塞法的改良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用T型水迷宫试验检查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VD大鼠4个脑区和周围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结果表明,VD组大鼠出现严重的学习,记忆障碍的同时其额叶皮质,海马丘脑和纹状体中β-EP含是分别为相应对照组的41%、66%、68%和43%,比对照组显著降低,血浆β-EP含量在两组间则无显著差异。提示VD动物学习与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2.
血清β淀粉样蛋白含量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我国成人血清β淀粉样蛋白(A1β-28)含量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为研究Aβ1-28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平衡饱和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智能正常成人人群中血清A1β-28含量,其中青年组(20~35岁)100例、中年组(36~59岁)100例、老年组(60~79岁)100例与高龄老年组(80~94岁)35例。结果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高龄老年组血清A1β-28含量分别为(0.77±0.16)μg/L、(0.77±0.17)μg/L(、0.68±0.20)μg/L、(0.67±0.25)μg/L。结论我国智能正常成人人群中血清A1β-28水平与年龄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经临床体征及核磁共振(MRI)对照临床确诊的老年脑梗死47例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探索病变部位(中脑、桥脑、延髓),左或右侧以及病灶大小和BAEP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47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者38例(80.9%),BAEP的异常率与病变部位有关,与病变大小呈正相关,可以为病变定侧提供较可靠的依据,我们认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诊断脑干梗死上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丘脑梗塞所致记忆遗忘国内很少有人报告。现将临床所见1例经CT和MRI证实丘脑梗塞所致记忆遗忘病例报告如下。男性患者,70岁,河南省人,干部。因突然发作性嗜睡、记忆遗忘、右侧肢体无力及轻度感觉障碍1天于1989年8月30日入院。入院查体:Bp:110/70mmHg,意识清,反应略迟钝,对即刻或近日所发生的事情不能回忆,对周围熟悉的人能认识,但记不住姓名,数字概念差,  相似文献   
5.
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原发生中脑出血是很少见的,在脑CT用于临床以前诊断比较困难,常被误诊为大脑半球出血并发脑疝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现将我院经尸检和脑CT确诊的6例报告并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多系统萎缩脑和脊髓内少突胶质细胞包涵体并评估其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Gallyas-Braak银染色法研究4例经临床和传统病理方法诊断的多系统萎缩的脑和脊髓标本,以8例运动神经元病的脑和脊髓,6例无神经系统症状和病理改变的同龄人脑标本作对照。结果 4例病例中3例的脑和脊髓白质发现少突胶质细胞包涵体,该包涵体位于少突胶质细胞胞质内,呈半月形、镰刀形、火焰形。主要分布于脑桥、小脑、苍白球-壳核、延髓白质纤维束,脊髓外侧束,且与髓鞘变性脱失的分布一致。另有1例临床缺乏植物神经症状,黑质和脊髓中间外侧柱细胞无明显病变者,其脑和脊髓白质未观察到这种包涵体。所有对照病例的脑和脊髓白质内也未发现少突胶质细胞包涵体。结论 少突胶质细胞包涵体是散发性多系统萎缩特异性较高的病理标志,提示少突胶质细胞变性可能与多系统萎缩的髓鞘脱失有关。  相似文献   
7.
进行性间质肥大性多神经病,于1893年Déjérine-Sottas 首次报导于婴儿期和儿童期起病的两个兄妹,表现为足畸形、脊柱后侧突、肢体远端无力、萎缩、感觉障碍,上肢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瞳孔光反射迟钝和眼球震颤。其中女性45岁死亡,后期已不能行走。尸检发现周围神经粗大。至1896年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称为 Déjérine-Sottas病。国内仅见陆氏报导1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们收治的1例经神经活检证实的典型病例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淀粉样β蛋白变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与病理现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有4种基因突变与该病有关,它们是:淀粉样β前体蛋白(amyloid beta-protein precursor,APP)基因,早老1基因,早老2基因和载脂蛋白E基因,而AD的病理学改变以脑内聚集大量的老年斑及神经纤维缠结(NFT)为其主要特征,这两者之间有无关系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APP基因突变及淀粉样β蛋白在脑组织中的大量沉积是AD病理机制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9.
Pick病的脑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ick病患者脑萎缩变化的特点,并动态研究脑萎缩变化的程度和病程及临床之间的相互相关系。方法 2例Pick病患者分别进行5次和7次脑MRI动态观察,并和6例Alzheimer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ick病早期以Kluver-Bacy综合征和情感障碍为突出,人格改变、行为异常、语言障碍为显著,而智能减退相对较轻较晚,脑MRI以额或/和颞极萎缩为主,尤其颞上回前1/3为明显,其脑MRI的改变和临床特征及病程相一致。“刀片”状、“剪刀”像和“锥柱”样或“蘑菇”状脑萎缩改变可能是Pick病的特点。结论 充分认识这些特征,以利于Pick病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0.
对Wistar大鼠反复缺血性痴呆模型的血清及脑组织中锌、铜、铁、硒、钙、镁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缺血性Wistar大鼠痴呆模型的脑组织中,锌、钙含量升高,镁含量降低,铜、铁、硒无变化;血清中各元素含量也无变化。提示:在反复缺血灌注后的神经元损害过程中,脑组织局部存在钙、锌、镁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