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应用Excel软件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桡尺侧移位值和Baumann角进行数值拟合分析,得出相关数据曲线,以期用于指导临床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间就诊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例56例(年龄3~14岁;男34例,女22例;桡偏型15例,尺偏型41例)。采用数据测量工具MB-Ruler,测量各病例X线片骨折的移位值及Baumann角,将数值录入于Excel,分别对56组骨折的移位值和Baumann角,以及15组桡偏型、41组尺偏型数值行拟合分析,并对所得数据曲线进行分析。结果:用2种方式进行拟合所得出结果相近,即尺偏切线斜率>桡偏切线斜率;当桡偏系数<-0.18,尺偏系数>0.50时,Baumann角有反向改变的趋势,即Baumann角变化范围在65.70°~96.77°;当尺偏系数≥0.15时,Baumann角≥82°。结论: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尺偏移位对Baumann角的影响大于桡偏移位,当尺偏系数≥0.15时应注重纠正,预防肘内翻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elta内镜下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GI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5月该院36例GI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DELTA组18例,开放组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责任节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 Delta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开放组,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短于开放组,椎旁肌损伤程度轻于开放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腰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较术前明显降低,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DELTA组术后各时段腰痛VAS明显低于开放组,腰椎功能JOA评分明显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Delta内镜下腰椎减压融合术治疗GILDH,疗效显著,具有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和术后康复快等优势;在跨越Delta内镜学习曲线和优化手术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补肾活血汤组、模型组和空白组。补肾活血汤组和模型组大鼠双膝关节腔注射4%木瓜蛋白酶0.2 mL,隔日注射1次,连续注射2周。造模成功后,补肾活血汤组予补肾活血汤中药灌胃给药,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予以蒸馏水灌胃处理,连续给药4周。比较造模前后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体质量、膝关节活动度等。收集各组大鼠双膝关节影像学图像,观察各组大鼠双膝关节面间隙狭窄、关节面磨损及变形、骨赘生成等情况。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旷场实验10 min活动总距离和平均速度,以及水迷宫实验找到平台时间和活动距离等。结果造模后,补肾活血汤组、模型组大鼠较空白组大鼠精神萎靡、反应迟钝,双膝关节可见肿胀、活动不利,补肾活血汤组、模型组与空白组体质量比较明显减轻(P<0.05);补肾活血汤组和模型组大鼠双膝关节面间隙狭窄、关节面磨损、变形及骨赘生成较空白组大鼠双膝明显。给药4周后,模型组大鼠较补肾活血汤组、空白组大鼠自主活动次数减少、旷场实验10 min活动总距离和平均速度降低及水迷宫实验找到平台时间和活动距离延长(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具有改善膝骨关节炎SD大鼠行为学指标与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陈欢欢  邢进峰  丁伟航  汤小康 《浙江医学》2015,37(6):451-453,521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短节段内固定经椎弓根Wright 液态人工骨植骨的疗效。方法 38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结合患者的经济能力分为两组,A(未植骨)组24 例单纯行后路切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B(植骨)组14 例一期行后路切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经椎弓根行椎体内Wright 液态人工骨植骨术,分别随访10~27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拆钉时伤椎前缘高度的再压缩率、Cobb角变化及伤椎影像学的变化。结果 B 组患者拆钉时伤椎前缘高度再压缩率为(5.43±2.71)%,术后Cobb 角增大为(2.03±0.51)°,与A 组(6.29±2.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出现蛋壳样改变,其中2例出现断钉,1例患者出现上位椎弓根钉切割出椎体,而B 组患者未出现明显蛋壳样改变及断钉现象。结论 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经椎弓根Wright 液态人工骨植骨能明显改善伤椎骨折的愈合,维持椎体的高度,减少蛋壳样改变及断钉等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6.
程婉  汤小康  应航  李敏 《中国骨伤》2013,26(2):142-146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不同形变量的牵张应力环境下,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制备血清后,将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及空白对照血清分别作用于2组成骨细胞24h,然后采用频率0.5Hz、形变量分别为6%和12%的牵张应力,对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组及空白血清对照组的成骨细胞进行力学加载,分别于12、24h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和MTT检测(检测受力后各组成骨细胞增殖的情况),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①在牵张应力环境下以0.5Hz的频率牵拉成骨细胞24h,6%与12%的形变量均能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其中12%的形变量作用优于6%的形变量。②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短时间刺激对体外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尚未见促进增殖分化作用。结论:牵张应力环境能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短时间六味地黄汤含药血清作用对成骨细胞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运用钽棒植入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股骨头坏死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多诱发股骨头塌陷,给患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钽棒因其与骨组织在结构学和力学特性上接近,且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很好的适应生物体内环境,因而在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具有巨大的潜能。钽棒植入术作为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已有着广泛运用,目前普遍认为其适合于ARCOⅠ、Ⅱ期患者,并具有手术过程相对简单、风险小和并发症少等特点。但由于股骨头坏死早期诊断困难、钽棒作用局限以及医务工作者相关经验差异等因素,造成了目前医学界对于钽棒疗效好坏,甚至是否继续使用钽棒等问题的争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将钽棒植入术与相关生物技术结合,必定能提高股骨头坏死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病因分创伤性、酒精性、激素性和特发性4类,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但坏死区血供破坏性改变是公认的重要病理变化,治疗不及时可造成股骨头塌陷。  相似文献   
9.
骨细胞分离培养及其与成骨细胞鉴别比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比较稳定的骨细胞实验室分离培养方法,并将其部分生物学特性与实验室培养的成骨细胞进行比较研究,明确两者区别.方法:采用序列酶消化法,分别从3只3dSD乳鼠骨骼中分离培养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培养24 h后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第1代细胞用碱性磷酸酶试剂盒采用重氮盐法(改良Kaplow氏法)染色,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细胞的骨钙素(BGP)染色,测定碱性磷酸酶并计算其活性.结果:骨细胞多呈星状或树枝状,且有很多的突触;成骨细胞呈长梭形,有少量的突触.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胞浆内cAKP颗粒不明显;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胞浆内可见众多cAKP颗粒.骨细胞BGP染色阳性明显,成骨细胞BGP染色阳性不如骨细胞明显.ALP在骨细胞中分泌较成骨细胞低,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实验室条件下能培养出骨细胞,该类细胞和成骨细胞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牵张应力作用下右归饮含药血清刺激大鼠成骨细胞后,对其碱性磷酸酶(ALP)分泌的影响,评价右归饮在模拟人体内应力环境中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方法随机将40只SD大鼠均分为右归饮组和生理盐水组,右归饮组每天按含生药量20 g/kg灌胃,生理盐水组灌以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周;末次灌胃2 h后,常规麻醉,心脏取血,分离提取血清,-20℃保存2组血清;采用序列酶消化法培养成骨细胞,传至第4代将细胞等量接种为6组,每组6孔,分别标记为无血清培养基对照组、生理盐水血清组、右归饮含药血清组、无血清12%牵张形变组、生理盐水血清12%牵张形变组和右归饮含药血清12%牵张形变组,无血清培养基同步化培养24 h;将右归饮含药血清及生理盐水血清分别作用于右归饮含药血清组、右归饮含药血清12%牵张形变组和生理盐水血清组、生理盐水血清12%牵张形变组细胞,同时采用0.5 Hz频率、12%形变量的牵张力对相应无血清组细胞、右归饮血清组细胞及生理盐水血清组细胞进行力学加载。分别于12 h和24 h对各组细胞行ALP定量测定,检测各组细胞ALP活性;加力24 h后,行碱性磷酸酶染色(CAKP),显微镜镜检拍照,检测成骨细胞胞浆内CAKP颗粒数目及分布;并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0.5 Hz、12%牵张应力条件下无血清组细胞与常规培养条件下无血清组细胞比较,前者ALP表达受抑制(P<0.05);牵张应力条件下右归饮血清培养液与生理盐水血清培养液,较常规培养条件下2种血清培养液比较,均能刺激成骨细胞ALP表达(P<0.05),且力学环境下右归饮组ALP值高于生理盐水血清组(P<0.05)。结论无血清条件下,牵张应力表现出抑制成骨细胞ALP表达现象;右归饮在模拟人体牵张应力环境下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