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MRI检查中幽闭恐惧症的临床表现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重视对幽闭恐惧症的认识,消除患者在磁共振成像检查时的恐惧心理。方法研究56例幽闭恐惧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并应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处理。结果50例患者通过工作人员的心理护理或由家属、工作人员陪同完成了预定扫描;另外,6例不配合而未完成扫描,占检查中的12.0%。结论应用适当的心理护理方法,能够减轻幽闭恐惧症患者的恐惧心理,使他们配合医务工作者完成磁共振成像检查。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CR技术对移动X线机所作影像的处理之实际应用,讨论数字化图像在此领域的优越性及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est-bolus法、K空间中心填充法及并行采集技术在颈部动脉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 对87例可疑颈部动脉病变的患者行3DCEMRA,步骤为:(1)确定扫描延迟时间:用Test-bolus法测量对比剂到达主动脉弓的峰值时间,扫描数据采用K空间中心填充法,得到扫描延迟时间=峰值时间.(2)用GRAPPA并行采集技术缩短扫描时间.(3)3DCEMRA扫描.(4)对图像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法三维重组,将图像质量分为3个等级,Ⅰ级为动脉信号均匀,显影清晰,静脉几乎不显影;Ⅱ级为动脉信号均匀,显影清晰,静脉轻度显影(信号强度小于动脉信号);Ⅲ级为动脉信号不均匀,静脉明显显影(信号强度等于或高于动脉信号).评价图像质量及病变显示情况.结果 以2 ml/s的流率注射对比剂,到达主动脉弓的峰值时间为11~28 s,平均为19 s.87例患者颈动脉图像质量分级:Ⅰ级者82例(94.25%),Ⅱ级者5例(5.75%),Ⅲ级者0例.87例患者中15例(17.24%)显示颈部动脉无异常.72例(82.76%)共186个血管段有病变,其中动脉轻度狭窄占26.88%(50/186),中度狭窄占23.12%(43/186),重度狭窄占41.94%(78/186),椎动脉迂曲占1.61%(3/186).结论 利用Test-bolus技术、K空间中心填充法确定最佳扫描延迟时间,用并行采集技术缩短扫描时间,能获得高浓度、高分辨率、大范围的高质量颈动脉图像,对颈动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注(Bolus)技术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最佳延迟时间设定中的作用和意义。材料和方法:随机选取患者326例分三组进行比较,第一组87例采取经验值设定延迟时间;第二组109例运用智能跟踪技术启动扫描;第三组130例采取Test Bolus技术,根据测得目标血管的时间一密度曲线设定延迟时间。结果:第一组图像质量优22例、良38例、差27例;第二组图像质量优62例、良44例、差3例;第三组图像质量优120例、良8例、差2例;Test Bolus技术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经验值组,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智能组,腹主A组无显著差异(P〉0.05),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用Test团注测试扫描技术设定延迟时间能得到优质的CTA原始图像,有利于多层螺旋CT取得更好的三维血管重建图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纵隔原发性肿瘤的MS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33例前纵隔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及CT表现。33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行图像MPR。结果:33例中胸腺瘤12例,胸腺癌8例,生殖细胞瘤6例,淋巴瘤4例,胸腺囊肿2例,胸内迷走甲状腺肿1例。MSCT扫描33例均定位准确,28例定性正确。结论:MSCT可清晰显示前纵隔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增强扫描特点及病变与纵隔邻近结构的关系,对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樊红霞 《中外医疗》2016,(12):170-171
目的:对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更年期抑郁症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更年期抑郁症患者15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A、B、C 3组,每组50例, A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B组采用单纯口服中药治疗,C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评价并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B组为62.0%;C组为60.0%,A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应用于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能够弥补单纯中药治疗和单纯针灸治疗的不足,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呼和浩特市甲型A(H1N1)pdm09流感病毒遗传进化特征及抗原位点、糖基化位点和耐药位点的变异情况,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7-2019年呼和浩特市3家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阳性样本通过MDCK细胞和鸡胚进行病毒分离。随机抽取15株甲型A(H1N1)pdm09流感毒株进行基因测序分析。采用MEGA7.0.14软件、DNASTAR7.0.1软件和NetNGlyc1.0软件进行基因进化树分析、核苷酸同源性分析和糖基化位点分析。结果 呼和浩特市2017-2019年15株甲型A(H1N1)pdm09分离株与疫苗株A/Brisbane/02/2018和A/Michigan/45/2015共同属于6B.1分支。各年度分离株与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的组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04、0.011和0.013。相较于疫苗株A/California/07/2009和A/Michigan/45/2015,2017年起甲型A(H1N1)pdm09病毒抗原位点变异较大,但与疫苗株A/Brisbane/02/2018相比并未发生抗原漂移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后处理技术诊断肝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肝硬化患者纳入观察组,完善所有患者入院检查,并进行肝功能分级(Child-Pugh)评分.选择同时期医院查体的均无肝脏病变且既往无肝脏疾病史的68名志愿者纳入健康对照组.观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接受CT检查,测量肝脏体积(LV),换算成标准化后的LV.比较不同C...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无创、无辐射的心脏MRI mapping技术初步评估飞行员心肌组织状况, 探讨该技术在飞行员心肌组织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10月至2022年7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行心脏MRI检查的飞行员和普通人员。按照年龄分为20~40岁组及>40岁组, 分析比较同年龄段飞行员和普通人员心肌纵向弛豫时间(T1值)、横向弛豫时间(T2、T2*值)的差异。将飞行员分别按飞行时间和飞行机种进行分组, 分析比较不同飞行时间及飞行机种飞行员心肌T1、T2及T2*值的差异。结果飞行员总体心肌平均T1值[(1 011.18±24.70)ms]低于普通人员[(1 025.07±25.74)m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 P=0.040)。>40岁组飞行员心肌T1值[(1 006.04±29.15)ms]低于普通人员[(1 029.68±20.24)m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 P=0.032)。歼击机飞行员心肌T1值[(999.04±17.39)ms]低于轰、运、直机飞行员[(1 023.33±25.53)ms], 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 - 1型受体 (AT1 R)基因 A116 6 / C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I/ D多态性与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硬化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 P)技术检测冠心病 (CHD)组 (130例 )和正常对照组 (90例 ) ACE和 AT1 R基因多态性。对 CHD患者进行冠脉造影 ,判定冠脉病变支数 (狭窄程度≥ 75 % )和 Jeopardy危险记分。结果 CHD组 ACE- DD基因型频率(38.5 % )显著高于对照组 (14 .4 % ) ,P <0 .0 1。 AT1 R- AC基因型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13.1%和 10 % ;P >0 .0 5 )。冠脉病变支数和危险记分在 ACE三种基因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但在 AT1 R- AC基因型患者显著高于 AT1 R- AA基因型患者 (P <0 .0 5 )。结论  AC- EDD基因型是 CH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但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不相关。 AT1 R- C等位基因可能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