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 VR导联ST段抬高与住院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医院就诊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STE-ACS)的a VR导联心电图特征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MACE危险的因素。结果:a VR导联ST段抬高多发于年龄较大,既往有心绞痛、高脂血症病、高血压等病史者及左心室肥厚患者,经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 VR导联ST段抬高≥0.05 m V,年龄增加者,心功能Killip≥2级患者均显示院内死亡风险增加,院内死亡风险的OR值为4.32,95%可信区间为1.452~11.217,与非抬高组院内死亡人数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心功能Killip≥2级在ACS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OR值为6.128,95%可信区间为3.612~9.521,P=0.000;心力衰竭以及复发梗死发生率与a VR导联ST段抬高相关性较大(P<0.05)。结论:a VR导联ST段抬高作为老年ACS独立预测因素提示患者可能有广泛的左主干和三支病变冠脉病变,且预后较差;a VR导联ST段抬高者院内心梗复发及心力衰竭高于非a VR导联ST段抬高者。  相似文献   
2.
糖耐量异常男性老年患者睾酮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老年人中睾酮和性激素结合蛋白水平,探讨其与糖耐量的关系.[方法]检测清晨血清总睾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并分析与糖耐量相关性.[结果]老年人糖耐量异常患者中睾酮,SHBG水平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与舒张压,收缩压无相关性.[结论]老年人中,糖耐量异常患者睾酮水平低于正常,未来的研究需要评价是否可以通过提高睾酮水平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预防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分别与甘精胰岛素及精蛋白胰岛素联合控制血糖之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或人精蛋白(NPH)胰岛素组,于睡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并联合阿卡波糖治疗3周,观察试验终点时两组间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结果:两组的空腹血糖平稳,治疗终点时甘精胰岛素组全天各时点血糖均值低于精蛋白胰岛素组,尤以晚餐后血糖与精蛋白胰岛素组相差最大,早中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或精蛋白胰岛素对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24h总体血糖的稳态有效,低血糖发生率低,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96例,前4周甲钴铵500μg,im qd.后8周甲钴铵500μg,po tid.比较治疗前后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肌注4周后症状和体征即有改善,口服8周后改善更加明显.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微不良反应6例,经一般对症处理后症状迅速缓解.结论:甲钴铵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梁力晖 《中国医药导刊》2012,(12):2152-215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在脑梗死再发预防方面的作用。方法:将首发脑梗死的老年患者2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均常规进行基础疾病的相应治疗,研究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血脂控制方面使用非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第3、6、12个月动态监测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等变化,并对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积分变化行评估,以及1年内患者脑梗死的再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脑梗死的再发率方面,研究组为3.8%,较对照组的10.1%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在血液流变学变化、血脂水平变化方面,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颈动脉斑块积分变化方面,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脑梗死的再发生治疗方面,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拜阿司匹林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120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患者测定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12、并与60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结果】ASO组的血浆HCY水平和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从各项监测指标的相对危险度来看,与ASO有关的因素分别为HCY、叶酸、维生素B12、甘油三酯和收缩压、舒张压。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发现HCY、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收缩压为ASO的独立致病因素。ASO组和对照组血浆HCY水平与血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ASO的独立致病因素,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是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肥厚性心肌病(HCM)合并高血压(HTN)患者与HCM未合并HTN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7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70例HC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HTN将其分为HCM合并HTN组(n=57)和HCM未合并HTN组(n=113)。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超声参数及用药情况。【结果】HCM合并HTN组患者的年龄及吸烟史、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房颤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HCM合并HTN组升主动脉内径、A峰流速明显大于HCM未合并H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合并HTN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硝酸酯类的药物使用率明显高于HCM未合并HTN组(P<0.05)。【结论】HCM和HTN两者疾病可同时共患,伴HTN的HCM患者患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颤动的风险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内源性雌激素对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内源性雌激素对非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作用,探讨其对女性冠心病患者保护作用的其他机制。【方法】采用高分辨力超声法测定33例女性冠心病患者(CHD组)和17例对照者(对照组)在含服硝酸甘油(GTN)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同时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雌二醇(E2)水平。【结果】冠心病组硝酸甘油所致的肱动脉舒张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12.38%±6.70%比20.79%±7.57%,P<0.01),冠心病组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7.80±12.28)pg/mL比(43.83±14.30)pg/mL,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GTN引起的肱动脉舒张反应和E2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女性冠心病患者血管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降低,且与其血浆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治疗的27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依据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73例)和非MACE组(203例)。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使用ROC曲线来评价模型。 结果 27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MACE的发生率为26.45%;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结果发现,MACE组患者年龄≥60(P<0.05)、吸烟(P<0.05)、饮酒史(P<0.05)、高血压(P<0.01)、心功能Killip分级≥3(P<0.05)、糖尿病(P<0.05)占比均高于非MACE组;BMI(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P<0.05)、WBC(P<0.05)、NT-Pro BNP(P<0.01)、LDL-C(P<0.05)、Scr(P<0.01)、C反应蛋白(P<0.01)、总胆固醇(P<0.05)、甘油三酯(P<0.01)、血糖(P<0.05)、D-二聚体(P<0.01)、肌钙蛋白(P<0.01)显著高于非MACE组;淋巴细胞计数(P<0.01)、红细胞计数(P<0.01)、血红蛋白浓度(P<0.01)、血钠(P<0.05)、血钙(P<0.01)、尿酸(P<0.05)、白蛋白(P<0.01)显著低于非MACE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5)、吸烟(P<0.05)、WBC(P<0.01)、NT-proBNP(P<0.05) 以及Scr(P<0.01)是ACS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是保护因素(P<0.05)。6项独立影响因素总分为279.14,对应风险值为0.82,预测ACS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概率为82 %。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95 %置信区间为0.781~0.878,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5.36 %和87.74 %,表明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强。 结论 年龄、吸烟、WBC、NT-proBNP及Scr是ACS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