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研究龙血竭凝胶和麒麟竭凝胶的抗炎和抑菌作用,为血竭及其剂型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棉球致小鼠肉芽肿模型检测比较两种血竭凝胶抗炎作用效果,通过肉汤培养基比色法比较两种血竭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效果.结果 二甲苯致耳廓肿胀...  相似文献   
2.
汤晓丽  杨江兰 《护理研究》2014,(6):2175-2176
乳糜胸是新生儿期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乳糜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因此极易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病情迁延而引起严重呼吸、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障碍,从而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病死率高达50%。新生儿乳糜胸按其病因分先天性、创伤性、手术后、栓塞性、自发性5类,以先天性乳糜胸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7300。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是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置入,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导管植入术。近年来,由于新生儿心胸外科手术与中心静脉营养疗法的开展,导致胸导管损伤致使乳糜胸患病率上升,但在新生儿中鲜有报道。我院于2012年9月收治1例新生儿PICC置管后发生乳糜胸,外拔 PICC 导管后进行原位治疗,患儿于2012年10月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国内外的资料显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7‰~8‰,其中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心脏畸形复杂,多处于危重状态,且往往在新生儿早期即出现症状,需及早干预,否则将失去生存机会或增加以后的手术风险。近10余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于新生儿危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这些患儿的生存质量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但不可否认,我国新生儿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和诊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面临着不少的问题。我们将近5年来我院NICU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  相似文献   
4.
汤晓丽  杨江兰 《护理研究》2014,(17):2175-2176
<正>乳糜胸是新生儿期胸腔积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由于乳糜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因此极易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病情迁延而引起严重呼吸、代谢、营养和免疫功能障碍,从而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1],病死率高达50%[2]。新生儿乳糜胸按其病因分先天性、创伤性、手术后、栓塞性、自发性5类,以先天性乳糜胸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7 300。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相似文献   
5.
杨江兰  汤晓丽 《护理学报》2010,17(17):54-57
目的探讨PICC在早产儿肠外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1年7月—2009年9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监护室所有需肠外营养且放置PICC的208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8例患儿导管留置时间为(16.7&#177;10.3)d,所有患儿总的留置时间为3 474导管日;导管尖端位置位于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者(理想位置)179例占86.1%。208例患儿中完成治疗且未发生导管不良事件者152例占73.1%;发生不良事件45例次,发生率为12.9/1 000导管日。PICC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导管堵塞、液体外渗、导管滑出、疑似感染、静脉炎、导管断(破)裂、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是本次研究中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有14例次,发病率为4.0/1 000导管日。其中38例次由于发生导管不良事件而拔管,7例次继续进行原位治疗(2例次静脉炎、2例次外渗、2例次穿刺点渗血、1例次疑似感染)。结论 PICC可以为早产儿肠外营养提供有效的静脉通路;导管堵塞、感染、静脉炎是最常见的导管不良事件,降低导管堵塞、静脉炎的发生率是目前PICC维护工作的核心;原位治疗将成为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前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6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了一对出生10h、从胸部至脐部相连的联体女婴(阿大和阿小),阿小还伴有心血管畸形。经过3个月的精心治疗和垆理,她们安全地渡过了手术前期,于9月成功地接受了手术分离,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心脏病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国内外的资料显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约为7‰~8‰,其中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心脏畸形复杂,多处于危重状态,且往往在新生儿早期即出现症状,需及早干预,否则将失去生存机会或增加以后的手术风险。近10余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于新生儿危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这些患儿的生存质量得到了相当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新生儿呼吸功能衰竭时,呼吸机能有效改善通气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但操作不当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肺气漏、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堵管或脱管、早产儿视网膜病等。本组38例新生儿疾病应用呼吸机经过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危新生儿(简称高危儿)是一组具有高度危险性的新生儿,有较高的病死率和伤残率。目前高危新生儿指有危急症状的新生儿或有各种潜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包括所有产前、产时和产后有高危因素影响的新生儿。在我院高危新生儿主要包括低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早产儿、多胎儿、过期产儿、产伤、宫内或产时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儿、颅内出血、新生儿溶血病、严重败血症、生母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等。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高危儿的病死率明显下降,但高危儿不仅直接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还影响千万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在感染性疾病和营养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9年1月至10月入住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的1273例新生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发生新生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9.61%,其中足月儿的发生率为6.77%(n=69),早产儿发生率为20.87%(n=53);73.77%的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主要症状发生的时间为开奶后的第一周;新生儿喂养不耐受与其出生体重、胎龄呈现负相关,与窒息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开奶后的第一周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发期;窒息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危险性因素,出生体重、胎龄为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保护性因素。护理人员可在此基础上预见性的甄别喂养不耐受的高危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