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李×,男,45岁,以心前区憋闷2小时,心电图示急性前间壁加高铡壁心肌梗塞并发双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加左前分支),频发室性早搏,于1990年元月19日入院。当时BP12/9.4KPa(9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78次/分,律整齐,早搏5一8次/分,心尖部第一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均未闻及病理性杂音,颈静脉无怒张,肝脾未触及,双下肢  相似文献   
2.
产妇常因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或肝气郁结,导致产后乳汁少或无乳,统称为“缺乳”。我院地处农村,遇有缺乳病人时,曾采用民间验方“僵蚕芝麻散”治疗;一般2天即见效,3~5天后则乳汁涌行。现简介供参考。处方及制法:僵蚕6克、黑芝麻30克、红糖3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Lidocaine lmg/ml和K+40mmol/L所配置的利多卡因温血心停搏液,在不同的pH值时,其是否有不同的缺血后心功能的恢复和对能储备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的pH值,方法按pH=7.2、7.4、7.8、8.0进行分组(n=6),采用离体豚鼠工作心脏模型对复灌后在10,20,30min时AF和CF的恢复率以及30min时心肌ATP含量进行组间比较.所有数据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在复灌后10,20和30min时,组Ⅳ(pH=7.8)的AF和CF的恢复率与其它组比较P<0.01;而30min时心肌ATP含量,组Ⅲ(pH=7.6)或组Ⅳ与其它组比较P<0.01,但此两组相比P>0.05.结论7.8为利多卡因温血心停搏液的最佳pH值,并能使其有着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晚期肺癌经导管药盒系统间断性动脉灌注化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经导管药盒系统间断动脉灌注化疗的效果,方法:31例中晚期肺癌采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经锁骨下动脉在胸主动脉,支气管动脉内植入导管药盒系统,并间断进行多次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灌注抗癌药物以ADM,DDP为主,随访4-26个月。结果:31例中完全缓解者12例(38.7%),部分缓解者14例(45.1%),有效率83.8%,1.2年生存率分别为70.9%,41.8%,结论:动脉灌注化疗是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经导管药盒系统间断性动脉灌注化疗为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IABP在重症风心换瓣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总结6例重症风心换瓣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治疗中应用IABP的情况。结果患者在应用IABP后持续血流动力学(CCO)监测见CO、C I于2h后明显恢复,24h恢复至术前水平,反搏效果满意,反搏期间和撤离反搏后未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桡动脉压力由(102±19)mm Hg下降到(92±11)mm Hg,基础舒张压由(65±13)mm Hg上升到(108±22)mm Hg(P<0.01)。结论IABP是重症风心换瓣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治疗中有效和可行的救治措施,应及早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作用。方法对比82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应用氯沙坦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8周后的血压及心率变化;治疗前后血浆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内皮素的变化;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心电图变化。结果降压总有效率为86.5%。治疗后AngⅡ显著增高(P〈0.01),醛固酮、内皮素显著降低(P〈0.05)。血、尿常规、肝肾功、血脂、血糖、电解质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氯沙坦治疗老年人收缩期高血压疗效好,降压作用持续稳定,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以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超声心动图的方法研究15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者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24h动态血压平均值(24hABPa)和24h动态血压波动性(ABPV)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LVMI显著大于正常血压组(P<0.001).高血压组LVMI与24h收缩压平均值(24hABPs)显著相关(γ=0.612P<0.001),与24h小时舒张压平均值(24hABPd)显著相关(γ=0.232P<0.005),而与ABPV未显示相关性(P>0.5和P>0.2).结论:高血压病组存在有明显的左室肥厚.高血压病组左室肥厚与24h血压平均值呈显著正相关,与血压波动性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吡格列酮对老年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病人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24例老年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病人口服吡格列酮15mg/d,共16周.服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O-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同时测定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和24h动态血压。结果吡格列酮治疗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二聚体抗原水平明显下降(P〈0.0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抗原水平明显增加(P〈0.01),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提高(P〈0、01),空腹胰岛素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1);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降低(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前空腹胰岛素水平对PAI-1的降低影响最大(P〈0.01)。结论吡格列酮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并胰岛素抵抗病人纤溶系统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胰岛素水平是影响病人纤溶功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王中  杨修义  余景丽 《现代康复》1999,3(9):1084-1085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血压波动性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以动态血压监测(ABPM)和超声心动图的方法研究150例高血压病患和30例血压正常的健康的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24 h动态血压平均值(24 hABPa)和24h动态血压波动性(ABPV)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LVMI显大于正常血压组(P<0.001)。高血压组LVMI与24 h收缩压平均值(24 h ABPs)显相关(r=0.612 P<0.001),与24 h小时舒张压平均值(24 hABPd)显相关(r=0.232 P<0.005),而与ABPV未显示相关性(P>0.5和P>0.2)。结论:高血压病组存在有明显的左室肥厚。高血压病组左室肥厚与24 h血压平均值呈显正相关,与血压波动性无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严格随机对照方法,对比尿激酶溶栓与常规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并以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室舒张功能,评价溶栓治疗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室舒张功能的恢复作用,进而评价溶栓治疗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1997年8月~1999年10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共42例。(1)人选标准:同时具备以下几条标准的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方可入选:①72 h内心绞痛突然加重,活动耐量明显下降;②48h内至少伴有1次以上自发性心绞痛发作;③发作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