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成都市成华区中老年人群血脂水平、分布特点及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方法 2007年5月在此区中老年(50~79岁)人群中随机抽取672人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调查,对其血脂水平及HOMA-I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人群当中①女性各血脂项目的 水平均比男性高,其中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体质量指数(BMI)及腹型肥胖对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2007年5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0~80岁中老年人685人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其男394人,女291人,年龄(63.3±0.2)岁。结果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的超重和肥胖所占的比例较大(约44.3%),按BMI分组(BMI<24 kg/m2;24 kg/m2≤BMI<28 kg/m2;BMI≥28 kg/m2)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4.0%、18.7%及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男女分别按腹型肥胖标准分组(男性切点=85 cm,女性切点=80 cm),男性糖尿病患病率在非腹型肥胖及腹型肥胖组分别为17.9%及18.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9.7%及1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整个人群中,空腹血糖无随BMI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0.071);女性人群中,空腹血糖随腰围的增加而升高(P=0.001);而在男性人群中无此趋势。在调整相关指标后,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MI对糖尿病患病率独立影响,以BMI正常为参照,超重及肥胖的OR值分别为:1.412[95%CI(0.818,2.437),P=0.215]及2.200[95%CI(1.034,5.178),P=0.046]。在调整相关指标后,腹型肥胖在女性人群中对糖尿病患病率独立影响,以非腹型肥胖为参考,腹型肥胖的OR值为:1.394[95%CI(1.080,3.205),P=0.041],而在男性人群中无此关系。结论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超重及肥胖所占的比重较大,BMI可影响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腹型肥胖能够影响女性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但在男性人群中无此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URB-age评分、PCT检测对高龄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因肺炎住院的158例高龄患者(年龄>80岁)临床资料,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组(CAP)与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组(HCAP),同时根据患者住院30 d的存活情况作为临床终点的评价指标,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按患者是/否入住ICU分组;比较CAP与HCAP组在住院天数、死亡率、CURB-age评分、PCT检测值的差异;同时比较生存与死亡组、入住ICU与未入住ICU组在CURB-age评分、PCT检测值的差异.结果 HCAP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死亡率、CURB-age评分、PCT值均高于CAP组(P<0.05);同时CURB-age评分、PCT值在死亡组、入住ICU组中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 CURB-age评分、PCT检测简单方便,可较为准确的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利于临床对高危患者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高龄伴呼吸困难、喘息的AECOPD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抗感染+抗心衰)及对照组(抗感染),每组32例。观察治疗前后BNP、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BNP显著降低(P0.05),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结论高龄COPD患者急性加重时,常伴BNP升高、心功能不全,治疗高龄患者AECOPD不仅需要积极抗炎治疗,还需要关注心功能不全的处置。  相似文献   
5.
王俊舟  刘凯  李龙心  黄睿  肖俐  陈晓平 《华西医学》2012,(11):1606-1609
目的研究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静息心率控制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关系。方法序贯收集于2011年12月-2012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内科门诊就诊的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84例,将人群按静息心率是否低于80次/min,分为标准组(心率〈80次/min)和对照组(心率≥80次/min),采用Pearson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静息心率控制与PWV的关系。结果①标准组人群的PWV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饮酒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静息心率与PWV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355,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了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吸烟、饮酒、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混杂因素影响后,心率与PWV仍独立相关。结论长期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的静息心率控制不良与PWV升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病人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临床诊断或者怀疑CCS并拟行冠脉造影的病人89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CS组(56例)和非CHD组(33例)。收集所有病人的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2组血脂、血糖、肾功能、BNP、LVEF、HGF水平。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控制混杂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CS的影响因素,使用ROC曲线评估HGF对CCS的诊断效能。结果 CCS组HGF血清水平显著高于非CHD组(P<0.05)。PSM前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GF (OR=1.004,95%CI:1.001~1.007,P<0.05)是CC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HGF预测CCS的AUC为0.677(95%CI:0.567~0.788,P<0.05),敏感度为48.2%,特异度为87.9%。结论 CCS病人血清的HGF水平显著高于非CHD者,其对CCS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早期识别CCS病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血清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对2007年49~80岁成都成华区711例人群进行调查,并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尿酸等指标,采用SPSS 16.0软件分析尿酸与MS及MS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在中老年人群中,MS的发生率为25.60%,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为21.24%。女性MS、腹型肥胖、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尿酸与腰围、收缩压、三酰甘油、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11、0.140、0.118、0.106和0.14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尿酸与腰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3和0.32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尿酸与空腹血糖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49和0.18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MS及其各组分关系密切,血清尿酸水平和MS及其各组分间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1992年中年居民血清尿酸水平对2007年该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1992年进行代谢综合征研究时共纳入1061人,其中年龄45 ~ 60岁且血糖正常者共71 1人,并依据血清尿酸水平分为尿酸正常组及增高组,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1992年高尿酸血症与2007年该人群(711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的相对危险度(RR).结果 (1)1992年血尿酸增高人群在2007年时空腹血糖(FBG)皆高于尿酸正常人群,t检验示组间FB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7年糖尿病患病率亦呈类似FBG的特点,为尿酸增高组高于尿酸正常组,经X2检验,组间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根据该队列人群1992年血尿酸增高与否,计算2007年2型糖尿病患病,RR=3.749,P=0.000,95%CI:2.387 ~ 5.890.(3)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992年基线血尿酸对2007年2型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在调整了其他危险因素后,高尿酸血症RR=1.426,P=0.003,95%CI:1.173~1.705.结论 尿酸异常与血糖代谢异常关系密切,高尿酸血症可预测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都地区自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15年的变化情况.方法 1992年,在成都成华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建立了35~64岁男女两性共1365人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研究队列.2007年对该队列人群进行了第2次危险因素调查.两次调查资料均完整者1061人.本研究对该1061人15 年前后的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①15年间男女两性各年龄组收缩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年龄越大,升高幅度越明显.舒张压也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但增幅呈U字形:45~54岁组增加的幅度最小.②2007年与1992年相同年龄组间比较(2007年50~64岁组 vs.1992年50~64岁组),无论男女两性,收缩压均明显增加,且男性收缩压的增加幅度大于女性;对于舒张压,男女两性均增加,但女性增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15年间男女两性各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率均增加,其中男女两性均是年龄较小组高血压患病率增幅最大,但年龄较大组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④15年间高血压总的患病率男性由13.2%增加到51.2%,女性由14.0%增加到45.1%;在相同的年龄组(2007年50~64岁组 vs.1992年50~64岁组),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在2007年均明显高于1992年.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升高,但各年龄组之间升高趋势不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年龄较小组别增加幅度最大,但年龄越大,高血压的患病率越高.男女两性高血压患病率在2007年均明显高于1992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特点及心脏结构的变化.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新诊断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120例,按照Hcy增高与否分为两组,每组60例,Hcy>10μmol/L的为H型高血压组;Hcy< 10 μmol/L的为非H型高血压组.对两组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及心脏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24 h平均脉压差、24 h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系数、心脏超声各项指标的异同.结果 H型高血压组的24 h平均脉压差、24 h收缩压和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显著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型高血压组LA、LVEDD均较非H型高血压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RA、RVEDD、IVST、LVPWT H型高血压组较非H型高血压组也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的脉压差增大,且血压的变异系数增大.H型高血压患者LA、LVEDD均较非H型高血压组增高,提示Hcy可能与高血压患者的心脏结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