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小儿食管破裂,临床并不多见,病情复杂、凶险。我院近20年来共收治此类患儿10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9例,女1例;年龄4—12岁。食管破裂原因:异物性(菱角)3例,严重上腹部挤压伤7例。主要临床表现,全组均有不同短度呼吸困难,胸痛,其中出现紫绀、发热及恶心、呕吐7例,咽下困难3例,颈部皮下气肿1例。所有病例X线检查均发现患侧不同程度液气胸表现。胸膜腔诊断性穿刺抽出带有食物残渣的液体。保守治疗3例,经食管镜取异物,确定破裂部位位于食管胸段上部,放置患侧胸腔  相似文献   
2.
颅脑损伤后低血钠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低血钠综合征的原因、发生机制、诊断分型及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分析近年来收治的11例严重颅脑损伤后低血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文献。结果 颅脑损伤后低血钠综合征主要分为两种类型。①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②脑盐耗综合征(CSWS)。本组11例,10例恢复良好,1例死亡。结论 颅脑损伤时下丘脑-垂体系统损害致抗利尿激素(ADH)、心房利钠多肽(ANP)分泌增多是伤后发生低血钠综合征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抗三丁基过氧化氢 (t BHP)诱导的WI 38细胞衰老作用及其可能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 :将WI 38细胞随机分为 4组 ,用不同剂量Rg1预处理。从 30代开始 ,隔代用t BHP作用 ,每次 1h ,共 4次 ,诱导细胞衰老。从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 ;流式细胞术分析G1期细胞比例 ;以及SA β 半乳糖苷酶的细胞化学染色 ,确定Rg1的抗衰老作用。并采用免疫印迹技术对CDK4、cyclinD1和p16等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Rg1预处理组与单纯t BHP处理组相比 ,细胞形态体积小、胞体不如后者扁平 ,次级溶酶体减少 ,G1期细胞比例下降 ,SA β 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下降 ,说明Rg1在t BHP诱导细胞衰老模型中有抗衰老作用。进一步发现用Rg1预处理后 ,p16、cyclinD1表达水平降低、CDK4表达水平增加。结论 :提示Rg1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而发挥其抗t BHP诱导的WI 38细胞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对凝聚态β-AP25-35诱导的胎鼠皮层神经元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神经元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总tau蛋白水平和糖原合成酶3β(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凝聚态β-AP25-35(20 μmol·L-1)作用于皮层神经元12 h,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和总tau蛋白水平均增高,同时GSK-3β蛋白表达也增多。用人参皂苷Rb1或GSK-3β特异性抑制剂氯化锂预处理后,凝聚态β-AP25-35诱导的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受到明显抑制,同时GSK-3β的表达也降低。结论人参皂苷Rb1可通过抑制GSK-3β的表达来抑制凝聚态β-AP25-35诱导的皮层神经元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抽吸辅以尿激酶液化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10~35 m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中等量丘脑出血(TH)患者137例,分为内科组68例,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手术组69例,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立体定向抽吸辅以尿激酶液化清除血肿。结果手术组30 d病死率显著低于内科组(10.1%对33.8%)。手术组30 d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平均秩次高于内科组(P=0.025)。在存活病例中,手术组3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显著低于内科组[(13.5±4.0)对(16.8±4.3)]。手术组在入院后第3天、第7天的血肿体积减少率分别为40.1%和63.8%,均显著高于内科组-0.21%与39.80%(P均<0.01)。10~20 mL出血患者中,手术组30 d的NIHSS评分(8.5±3.9)显著低于内科组(11.5±4.2)(P=0.023);但在30 d病死率、GOS评分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21~35 mL出血患者中,手术组30 d的病死率[20/44(45.5%)]显著低于内科组[6/48(12.5%)](P<0.001);手术组30 d的GOS评分的平均秩次显著高于内科组(P<0.0001);在存活病例中,手术组30 d NIHSS评分显著低于内科组(15.9±3.8对21.4±4.3)。在长期疗效方面,手术组90 d的GOS平均秩次显著高于内科组(P=0.001);手术组的转归良好(GOS>3)率为52.2%(36/69),显著高于内科组27.9%(19/68)(P=0.001);90 d的累积病死率为13.0%(9/69),显著低于内科组的36.8%(25/68)(P=0.001)。10~20 mL出血患者中,两组90 d GOS平均秩次、90 d良好转归率、90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21~35 mL出血量亚组患者中,手术组90 d GOS平均秩次显著高于内科组(P=0.001);手术组的转归良好率为41.7%(20/48),显著高于内科组(13.6%,6/44)(P=0.003);90 d累积病死率为16.7%(8/48),显著低于内科组(50.0%,22/44)(P=0.001)。两组在30 d内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初步显示立体定向抽吸辅以尿激酶液化治疗中等量TH安全有效,其结论有待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18~45岁)247例,总结颅脑影像学特点,并根据影像学及其他病因学检查,进行缺血性卒中的改良TOAST病因分型。结果影像学单发病灶、前循环供血区病灶为著。改良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占25.9%,心源性栓塞型占16.6%,小动脉闭塞型占21.6%,其他病因型占11.3%,不明病因型占24.7%。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主要病因分型是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不明病因型。18~35岁以其他病因型、不明病因型为著;36~45岁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型为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EOAD)患者发病的可调控危险因素,为EOAD的一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40例EOAD患者作为EOAD组,选择门诊同期体检、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与EOAD组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比较EOAD组与对照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O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OAD组患者伴有高血压、非外伤性牙齿松动和(或)脱落、颅脑外伤史、听力障碍、慢性应激和(或)焦虑及睡眠障碍者所占比例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OR=4.559,95%CI:1.523~13.643,P=0.007)、非外伤性牙齿松动和(或)脱落(OR=5.345,95%CI:1.989~14.346,P=0.001)、听力障碍(OR=9.336,95%CI:2.033~27.850,P=0.000)、慢性应激和(或)焦虑(OR=7.375,95%CI:2.612~20.822,P=0.000)以及睡眠障碍(OR=4.875,95%CI:1.520~15.625,P=0.002)是EO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高血压、非外伤性牙齿松动和(或)脱落、听力障碍、慢性应激和(或)焦虑及睡眠障碍者易发生EOAD,重视上述危险因素的筛查和干预可作为EOAD的一级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对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影响. 方法 设计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自2010年8月至201 1年8月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适合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加曲班组及对照组.阿加曲班组从术前2d到术后3d连续接受20 mg阿加曲班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不进行阿加曲班治疗,2组其余药物治疗相同.阿加曲班组患者给药前及用药2h后采血监测凝血功能.对患者在术后1月、3月、6月、9月门诊随访,6~9月住院复查DSA;以支架内再狭窄为主要终点事件,以目标血管重建、脑卒中复发、心血管事件、死亡及出血事件为次要终点事件. 结果 安全性结果:阿加曲班组患者围手术期间无出血事件、过敏反应及肝功能障碍的发生.有效性结果:(1)阿加曲班组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率(9.3%)明显低于对照组(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2)阿加曲班组目标血管重建率(5.5%)低于对照组(1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2).(3)围手术期间和术后随访9月2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脑卒中复发、心血管事件、死亡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x2=3.336,P=0.108;x2=1.090,P=0.481);术后9月:x2=1.193,P=0.527; x2=0.003,P=1.000;x2=1.090,P=0.481). 结论 阿加曲班可安全有效地预防脑血管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不增加出血等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重型颅脑创伤患儿血浆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变化对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于创伤后第1、3、7和14d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26例中重型颅脑创伤患儿血浆C-反应蛋白、铜蓝蛋白、α_1-酸性糖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补体C_3、C_4、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以及前白蛋白等项指标;同时应用链霉亲和素-碱性磷酸酶(streptavidin-alkaline phosphatase,S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结果 颅脑创伤后,患儿体内T-淋巴细胞(CD_3)总数、T-辅助细胞(CD_4)和 CD_4/CD_8比值下降,T-抑制细胞(CD_8)增高(均P<0.01);而血浆C-应蛋白、铜蓝蛋白、α_1-酸性糖蛋白和α_1-抗胰蛋白酶水平增高,补体C_3、C_4及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下降(均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D_4/CD_8比值与血浆C-反应蛋白、铜蓝蛋白、α_1-酸性糖蛋白和α_1-抗胰蛋白酶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补体C_3、C_4及转铁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经验,评价其疗效,分析其并发症.方法 对62例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在脑保护装置下使用自膨式支架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总结手术经验,观察其疗效,分析其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术后残余狭窄<20%.13例术中出现血压心率明显降低,3例术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5例出现穿刺处皮下血肿,1例出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出现脑栓塞,1例出现脑出血,2例分别在3个月及半年后复查发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其并发症仍值得我们警惕及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