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3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替罗非班用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介入治疗近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我科收治的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NSTEM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PCI术前均常规联合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以及用药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1周内均无死亡,无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替罗非班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5例(8.3%),对照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10例(16.6%).复合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CI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能降低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出血事件较对照组无显著增加,证明替罗非班在早期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使用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39岁,因反复胸闷、气短5年,查体发现心脏杂音2d入院,胸闷、气短多于劳累时发生,休息后很快好转。能承受一般家务劳动。入院检查: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下肢无水肿;心尖部及胸骨左、右缘三、四肋间可闻及双期柔和喷射性杂音,以舒张期为主,胸骨左缘三、四肋间杂音最响。心脏彩超检查示:左室舒张末内径56mm,收缩末内径40mm,升主动脉内径41mm。右冠状动脉明显扩张,起始部内径20mm,沿着房间沟走行内径14mm,  相似文献   
3.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心力衰竭 (CHF) ,是大多数心血管病的最终归宿 ,也是最主要死亡原因。老年人CHF有其临床特点 ,有必要对老年人CHF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 :老年人定义为年龄≥ 65岁 ,CHF诊断和心功能的分级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规定的标准[1] 。收集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住院老年人CHF 68例 ,其中男 40例 ,女 2 8例 ,年龄 65~ 90岁 ,平均年龄 73岁。心功能Ⅱ级 10例 ,心功能Ⅲ级 3 8例 ,心功能Ⅳ级 2 0例 ,除外单纯右心衰竭病人。对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化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非离子型对比剂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实验分析不同浓度非离子对比剂对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并通过测定细胞凋亡率,探讨对比剂影响细胞的方式及影响程度。结果各处理组内细胞凋亡均明显增高(P〈0.01);对比剂浓度因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活力影响显著(P〈0.01)。结论体外培养环境下非离子对比剂在一定浓度下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活力影响并增加细胞凋亡率;但不同类型非离子型对比剂欧乃派克及威视派克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心力衰竭患者 6 8例 ,缺血性心脏病为A组 (n =33) ,瓣膜性心脏病为B组 (n=35 ) ,A、B两组分别用卡维地洛治疗 1个月、2个月、3个月时观察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指标。结果 A、B两组分别治疗在治疗 1个月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及LVEF比较均为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 ;治疗 3个月时均为P <0 0 5 ,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A、B两组相比较P >0 0 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该试验证实卡维地洛对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相同。可推断卡维地洛显著改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接受DDD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中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47例安装DDD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别于术后3、6个月随访程控起搏器,记录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及发生心房颤动时的症状。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时18例(38.3%)出现心房颤动,其中无症状性心房颤动9例,占总心房颤动人数的50%;术后6个月随访时19例(40.4%)出现心房颤动,其中无症状性心房颤动10例,占总心房颤动人数的52.6%。结论:永久起搏器置入后许多患者出现心房颤动,许多心房颤动事件是无相关症状的,通过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可以发现此类患者并进行适当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7.
1999年 8月~ 2 0 0 2年 9月 ,我们应用氯沙坦 (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卡维地洛 (齐鲁制药厂生产 )和参麦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联合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脏病心衰患者 4 1例 ,观察其临床疗效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9年 8月~ 2 0 0 2年 9月期间的 80例老年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男 2 4例 ,女 17例 ,平均年龄 (6 9.5± 8.6 )岁 ;对照组 :男2 1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6 8.2± 9.5 )岁。全部患者均符合下列条件 :(1)心衰常规治疗≥ 3个月 ;(2 )既…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伴V4-6ST段压低与心衰发生率。方法 观察62例AIMI,将其分为伴V4-6 ST段压低组和不伴V4-6ST段压低组,分别观察心衰发生率。结果 伴V4-6ST段压低AIMI心衰发生率(50%)明显高于不伴V4-6 ST段压低组。结论 伴V4-6ST段压低者心衰发生率高,临床应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根据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参数(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心率/氧脉搏斜率比)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威海市立医院心血管中心经冠状动脉CT成像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病人53例,所有病人接受心肺运动功能检查,记录分析病人心肺运动参数,同时记录所有病人负荷心电图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指标与冠心病诊断的相关性,选择漏诊率最低的诊断冠心病的指标。比较负荷心电图与心肺运动功能检查指标对诊断冠心病的差异。结果与负荷心电图比较,经心肺运动功能检查参数更能早期、准确的冠心病。结论相对于传统负荷心电图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可以准确的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坎地沙坦是否具有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4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坎地沙坦干预组.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后两组高胆固醇(1%胆同醇)喂养,一周后行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坎地沙坦组于腹主动脉内膜剥脱术前2 d给予坎地沙坦(0.5 mg·kg~(-1)·d~(-1))干预.12周末对模型组和干预组行药物诱发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取腹主动脉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巨噬细胞、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Western blot法测定主动脉斑块内MMP-9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9个主动脉血管标本中有7个标本共12处发生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干预组10个标本中有2个标本3处发生斑块破裂,两组斑块破裂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中未见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干预组斑块内MMP-9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12.35%±4.28%比32.58%±9.16%,P<0.05);干预组斑块内巨噬细胞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13.87%±4.91%比23.8%±7.45%,P<0.05);干预组斑块内胶原面积比较模型组显著增加(30.27%±11.36%比4.18%±1.28%,P<0.01);干预组斑块中MMP-9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坎地沙坦具有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破裂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坎地沙坦降低粥样斑块内MMP-9的表达、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聚集和增加斑块内胶原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