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调查分析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状况,提高对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认识,探讨艾滋病与结核病的相关性。方法对近几年在我院就诊的125例艾滋病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25例艾滋病患者中有18例发生结核菌感染,发病率14.4%。其中,99例成人艾滋病人有13例合并结核,发病率13.1%;儿童艾滋病26例,有5例发生结核感染,发病率19.2%。②18例合并结核感染的病人,有6例死亡,死亡率33.3%,其中儿童死亡2例,死亡率40%(2/5);成人死亡4例,死亡率30.8%(4/13)。③临床分型:肺外结核6例,占33.3%,其中淋巴结核4例,结核性腹膜炎和脑膜炎各1例;肺结核12例,占66.7%,其中,粟粒性肺结核6例(33.3%),浸润性肺结核5例(27.8%),结核性胸膜炎1例。④有9例病人进行了CD4^+细胞数目检测,在(29~84)个/μL之间,均〈100个/μL。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感染的发病率大约15%左右,发生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多见;结核是引起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主要疾病,而CD4^+细胞数目和功能低下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8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肝组织病理特点及其与血清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ASC进行肝组织病理、HBV免疫组化检查。结果95%(76/80)患者肝组织有炎症或纤维化改变,大部分病理诊断为轻度,极少部分为中度和重度,17.5%达G_2以上;肝组织HBsAg表达(+)占47.5%,(++~+++)占52.5%,HBcAg表达(+)占70%;肝组织G_(2~4)和G_(0~1)、S_0和S_(1~4)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部分ASC患者肝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应争取行肝活检,以及时判断肝病活动性和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HBV DNA不能作为慢性HBV感染组织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对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取当归多糖处理和未处理的转基因小鼠脾脏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以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培养诱导树突状细胞,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MTT法检测其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12、r-IFN水平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当归多糖处理组小鼠树突状细胞的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6)表达水平、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因子产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多糖可以促进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树突状细胞的成熟,上调其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增强了其促淋巴细胞细胞增殖和分泌IL-12、r-IFN的能力,加强其抗原递呈能力,诱导细胞免疫反应,在乙肝病毒转基因小鼠抗病毒免疫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干扰素α-1b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效果、安全性、耐受性及经济-效益比。方法 8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另26例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结果在治疗4周和12周时,干扰素α-1b治疗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18.6%和61.6%,显著低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组的38.5%和84.6%(P﹤0.05);在治疗48周和治疗结束后随访48周时,干扰素α-1b治疗患者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79.1%和76.7%,与聚乙二醇干扰素组的92.3%和84.6%比,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扰素α-1b治疗组成本/效果比为13959.6,显著低于聚乙二醇干扰素组的54241.1;治疗期间两组ALT复常率无明显差异性(P﹥0.05);干扰素α-1b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轻于聚乙二醇干扰素。结论在我国目前国情下,干扰素α-1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18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7例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诊断轻度者的准确率为92%,而中度者只有35%;95%的慢性HBV携带者的肝组织有炎症表现;血清HBeAg和HBV DNA阳性组和阴性组肝组织HBc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高,但在慢性HBV携带者,仅凭临床血生化检测往往要掩盖病情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7.
cccDNA是HBV复制的原始模板,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疾病复发的重要原因,检测肝组织cccDNA对于评价治疗效果判断疗程有重要意义[1],但检测cccDNA的临床价值如何,目前相关报道不多.作者检测了64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和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NAASC)cccDNA,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将阿德福韦酯治疗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并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8例)服用恩替卡韦;B组(21例)服用拉米夫定。结果 A组治疗48周,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低于检测下限率及分别为89.3%、71.4%。B组治疗48周,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率、HBeAg低于检测下限率分别为57.1%、42.9%;经过48周的治疗,HBV DNA的载量(PCR定量),A组平均下降5.5lg拷贝/ml,B组平均下降4.2 lg拷贝/ml,两组相差1.3 lg拷贝/ml(P〈0.05),两组ALT复常率、抗-HBe血清转换率无明显差异性,同时B组出现多例交叉耐药。结论序贯换用恩替卡韦治疗阿德福韦酯应答不佳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优于序贯换用拉米夫定治疗。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抗纤维化等治疗.2006年<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慢性乙型肝炎在肝炎活动期如有适应症应进行规范的抗HBV治疗,包括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IFN是目前公认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药物,但其有效率仅为44%左右,疗效不能令人满意.为探讨IFN与苦参素联合应用是否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作者采用α-1bIFN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肝13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葛根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糖尿病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联合葛根素,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的变化。结果:2组尿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葛根素能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