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水引流量及胸水吸收时间的影响。 方法  8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4 6例 )和对照组 (36例 )。治疗组于每次胸腔抽液后注入尿激酶 10万IU和生理盐水 2 0ml,对照组则注入生理盐水 2 0ml;其他治疗两组均相同。 结果 治疗组胸水引流量 3875± 5 78ml,对照组 2 4 13± 5 6 4ml(P <0 .0 1) ;胸水吸收时间治疗组 8.3± 1.5d ,对照组 2 0 .5± 4 .8d(P <0 .0 5 )。 结论 尿激酶胸腔内注射能显著增加胸水引流量 ,缩短胸水吸收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价MSCT诊断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 对53例COPD患者(轻中度组13例、重度组22例及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组18例)和3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肺功能和MSCT检查。记录肺功能和右心室功能参数。比较各组右心室功能差异,分析COPD患者肺功能与右心室功能的相关性。分别绘制右心室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的ROC曲线,评价MSCT在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以预试验确定的右心室SV<48 ml或EF<40%作为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标准,计算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4组间右心室舒张末容积(EDV)、EDV/体质量指数(BMI)、SV、SV/BMI及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收缩末容积(ESV)及ESV/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PD患者右心室SV/BMI、EF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r=0.321、0.296,P=0.019、0.03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r=0.305、0.280,P=0.026、0.043)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r=0.457、0.351,P=0.001、0.001)均呈正相关。分别绘制右心室EF、SV ROC曲线,AUC分别为0.973、0.930(P均<0.001),MSCT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敏感度分别为77.77%、77.77%,特异度分别为98.59%、88.63%。结论 COPD患者在未达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前右心室功能已出现减退,且其肺功能与右心室功能呈正相关。MSCT能早期发现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且对于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7例真菌性败血症患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治疗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7例真菌性败血症全部是念珠菌感染,均有多种高危因素,主要是广谱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100.0%),恶性肿瘤(85.7%)及中心静脉置管(100.0%)等。病原菌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7例患者死亡2例。结论真菌性败血症目前能确诊的主要是念珠菌感染,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尽可能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病特点、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7例真菌性败血症患者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病原菌种类、治疗药物选择及疗效。结果7例真菌性败血症全部是念珠菌感染,均有多种高危因素,主要是广谱抗生素长期、联合使用(100.0%),恶性肿瘤(85.7%)及中心静脉置管(100.0%)等。病原菌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7例患者死亡2例。结论真菌性败血症目前能确诊的主要是念珠菌感染,以非白色念珠菌为主,尽可能及早明确诊断和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PB)是以肺部呼吸性细支气管为主要病变区域的特发性、弥漫性、炎性和阻塞性气道疾病,可表现为慢性咳嗽、咯痰和劳力性呼吸困难,并伴有气流受限[1].近年来国内陆续有报道,现结合2004年1月至2007年8月我科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5例DPB病例,进一步阐明DPB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对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74例具有IFI高危因素患者的178份血清,按GM检测试剂盒说明采用ELISA法检测GM抗原水平。参照IFI诊断标准,以确诊IFI病例为研究组(16例),排除IFI诊断病例为对照组(29例),建立四格表进行GM检测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判定;53例接受抗真菌治疗患者,按GM值分为阳性组(II〉0.5,21例)和阴性组(I〈0.5,32例),比较两组抗真菌药治疗效果。结果74例患者中,确诊IFI患者2例中GM阳性1例(50%),临床诊断IFI患者14例中GM阳性9例(64%),临床拟诊IFI患者29例中GM阳性10例(34%),排除IFI患者29例中GM阳性4例(14%)。GM检测试验灵敏度63%、特异度86%、阳性预测值0.71、阴性预测值0.81、诊断符合率78%、Youden指数0.49。阳性组氟康唑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阴性组(X2=4.95,P〈o.05),非氟康唑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阴性组(X2=4.88,P〈0.05),阳性组治疗后GM值明显低于治疗前(t=2.13,P〈0.05)。结论Gbl对IFI的诊断特异度较高,可指导临床筛选有效的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7.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一种革兰阴性需氧非发酵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农副产品、人体和动物体表面,是能引起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它可以是呼吸道、胃肠道中的正常寄生菌.在体内是寄生菌还是致病菌决定下列因素: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是否预先使用了抗生素;是否伴随其他疾病.随着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的不断应用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的应用,该菌的分离率不断增加,却多侵犯危重病人,可引起菌血症,心内膜炎,结膜炎,呼吸道,泌尿道和伤口感染.由于其外膜的低渗透性,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作者对本院分离出的51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短期与长期烟草烟雾暴露小鼠肺组织和外周血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Treg细胞在烟草诱导气道慢性炎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健康清洁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长期暴露24周组、短期暴露4周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用烟草烟雾暴露法建立小鼠气道炎症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学计数和分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CD4^+T细胞比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Foxp3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和BALF中IL-6、TGF-B和IL-10水平。结果:短期暴露组肺组织和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5.24±0.86)%和(5.24±1.2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厂(2.52±0.62)9/5和(3.54±0.87)%];而长期暴露组肺组织和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分别为(1.83±0.39)%和(1.88±0.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短期暴露组肺组织Foxp3mRNA表达量为2.67±0.73,显著高于对照组(1.49±0.37);而长期暴露组Foxp3mR-NA表达量为0.61±0.21,显著低于对照组(1.49±0.37)(均P〈0.01)。长期暴露组外周血IL-6和TGF-β分别为(56.47±19.41)pg/mL、(144.22±43.19)ng/mL,均显著高于短期暴露组L(6.22±2.06)pg/mL、(23.32±8.32)ng/mL]和对照组[(5.12±1.48)pg/mL、(18.14±13.00)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长期暴露组外周血IL-10浓度为(4.04±2.57)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6±2.02)pg/mL;而短期暴露组外周血IL一10浓度为(10.42±2.45)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短期与长期烟草暴露可导致小鼠Treg细胞比例和相关细胞因子改变,提示Treg细胞可能参与气道炎症发生的免疫调节。对烟草暴露引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血栓前状态患者行抗凝治疗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50例AECOPD血栓前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动脉血氧分压,并观察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及动脉血氧分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但动脉血氧分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浓度、动脉血氧分压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有助于AECOPD伴高凝状态患者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升高动脉血氧分压,减少住院时间,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多巴胺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1995年1月至1996年12月用小剂量多巴胺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25例,并与单纯用利尿剂治疗的20例对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45例肝硬化并大量腹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病例在病情、病程及肝功能分级上具有可比性,且均在饮食、护肝、输往血浆制品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用药。对照组共20例,男17例、女3例,年龄28~59岁,平均48.2岁。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口服安体舒通40mg,每日3次,速尿20~40mg,每日3次,因疗效不著,安体好通剂量最大加到每日240mg,速尿每日180mg。治疗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