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中国2016-2019年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 NIP)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方法 通过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收集适龄儿童22剂次NIP疫苗的接种信息,描述性分析报告接种率。结果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适龄儿童NIP疫苗总报告接种率分别为99.23%、99.25%、99.11%、99.11%,各疫苗剂次报告接种率分别在97.86%-99.85%、97.56%-99.85%、97.43%-99.84%、97.87%-99.85%之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2016-2019年各疫苗剂次报告接种率分别在99.37%-99.51%、98.78%-99.02%、98.89%-99.20%之间。结论 中国2016-2019年适龄儿童NIP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仍需加强中部和西部地区儿童NIP疫苗常规免疫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运城市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山西省运城市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乙脑发病的年龄特征,为预防控制乙脑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分析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现场快速评估乙脑疫苗接种率,乙脑病毒IgM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捕获法检测。结果运城市2006年7~8月乙脑报告发病率为1.87/10万,病死率为16.1%。≥30岁乙脑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4.9%,年龄别发病率分为<4岁及≥30岁两个高峰,成人及老年人发病率高于小年龄组儿童发病率。结论运城市2006年乙脑疫情特点为成人病例构成比、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2000~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了解中国2000~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乙脑预防控制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乙脑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00~2004年乙脑报告发病率分别为0.948 9/10万、0.770 7/10万、0.654 8/10万、0.582 9/10万、0.402 1/10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贵州、重庆、四川、河南、云南、陕西省(直辖市);报告病例中90%为<15岁儿童。结论中国2000~2004年乙脑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四川省地震灾区甲型肝炎(甲肝)疫苗(Hepatitis A Vaccine,HepA)、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减毒活疫苗(Japanese Encephalitis Vaccine,LivedEV-1)群体性预防接种.方法 对报告和现场调查的HepA、JEV-1接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地震灾区6个市(州)21个县(区、市),截止到2008年6月10日,共报告接种HepA399 075人,接种JEV-1 137 543人,估算接种率分别为91.96%、88.85%.现场快速调查HepA应种1825人,实种1783人,接种率97.70%;JEV-1应种912人,实种869人,接种率95.29%.结论 四川省地震灾区HepA、JEV-1群体性预防接种达到了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山西和河南省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方法对采集的血清标本按1:10,1:20,1:40,1:80四个稀释度稀释后进行乙脑病毒中和试验,结果判定采用细胞病变观察方法并结合ELISA测定结果进行综合判定。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测标本中乙脑病毒中和抗体保护率以临猗县最高(87.6%),其次是栾川县(58.2%)和万荣县(51.4%)。经χ2检验,临猗县与万荣县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12,P=0.000),临猗县的中和抗体保护率高于万荣县,栾川县与万荣县的中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6,P=0.226)。两个年龄组(≤40岁和40岁)中和抗体保护率比较显示,临猗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7,P=0.811),万荣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5,P=0.019),栾川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29,P=0.145)。结论三个县健康人群乙脑病毒中和抗体保护率不同,这可能与当地乙脑的流行状况以及疫苗的接种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2005/2006年度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06年度(2005年10月~2006年9月)全国网络直报流脑疫情。结果2005/2006年度全国流脑报告发病率为0.13/10万,与2004/2005年度相比,报告病例数减少29.0%,死亡病例数减少21.9%;病例相对集中于6个省,其发病数占全国病例总数的52%;0~19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77.3%,但<10岁儿童发病率较高;学生、散居儿童、农民和民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2.7%、22.1%、16.1%。结论为控制流脑爆发或流行,将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纳入全国免疫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2004~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原学监测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对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2004~2005年度(2004年10月~2005年9月)、2005~2006年度(2005年10月~2006年9月)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脑膜炎奈瑟菌(Nm)菌株血清群分布及变迁趋势,C群Nm菌株的分布特征和Nm菌株的耐药性。方法2004~2005、2005~2006年度共收集送检菌株1 125株,均进行复核鉴定、血清分群和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1 125株送检菌株中,经鉴定Nm菌株为892株,菌株送检有效存活率为79.29%。2004~2005年度有效存活572株的血清群构成为:A群26.0%,B群28.6%,C群14.9%,其它血清群11.0%;2005~2006年度有效存活325株的血清群构成为:A群33.1%,B群14.3%,C群26.3%,其它群4.8%。已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分离到C群Nm菌株,其中15个省发现C群流脑病例。A群和C群Nm菌株表现出不同的抗生素敏感性。结论应加强流脑病原学监测工作,提高Nm监测中有效菌株的数量,密切关注C群流脑扩散趋势,及时监测Nm菌株的耐药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因广泛开展儿童免疫及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进展,美国已很少出现麻痹型脊灰病例。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脊灰疫苗,美国消除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循环,控制了脊灰野病毒病例的输入,并通过免疫策略的改变〔从使用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到使用脊灰灭活疫苗(IPV)〕,消除了疫苗相关麻痹型脊灰(VAPP)。最近报告的VAPP发生于1999年。美国公民发生麻痹型脊灰的最大危险因素是到脊灰流行或爆发的国家旅行。而本文第1次描述了1位未曾免疫过的美国成人到国外旅行,她似乎接触过1位最近接种过OPV的婴儿,发生了输入性VAPP。这一病例强调…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流行概况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主要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分布在北纬8°~50°、东经65°~135°地域。1871年日本即有乙脑流行的记载,1924年发生了6 000余例乙脑的流行,1934年从死者脑组织中分离到病毒,确定了乙脑的病原,定名为日本乙型脑炎。1948~1966年日本每年发生乙脑1 000~5 000例,1967年起病例急剧减少,1971年以后每年病例数<100例,1992年后每年<10例。韩国1949年发生乙脑5 616例,死亡2 729例,以后每2~3年发生一次流行,1958年发生的乙脑流行,达6 879例,近20年每年病例<10例,主要是成人。20世纪60年代后,乙脑流行逐渐扩大到亚洲…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不同营养状况初中毕业生血压状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不同营养状况青少年血压水平,为开展成年期心血管疾病早期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东城区初三学生958名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MI)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血压.结果 随BMI增加,男女生血压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男女生高血压检出率高于超重组和体重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组高血压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对超重肥胖儿童青少年的早期干预,进一步做好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