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1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疗法对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独立功能的影响,为脊髓损伤患者寻求一条有效的康复治疗途径。方法:62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接受电针刺激加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单纯性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功能独立性积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而治疗组治疗后的分值97.78±1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分值87.53±16.67(P<0.05)。同样,治疗组的住院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加运动与作业治疗的综合康复手段能明显改善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独立能力,且能科学地提高住院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振动结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符合诊断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治疗组1(振动组),治疗组2(振动结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组)。三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患侧手最大握力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在训练后,治疗组1比对照组在FMA(44.38±15.29)、WMFT(43.88±14.50)、患侧手的最大握力(21.50±11.68)及MAS(1.00±1.02)有显著改善,此外治疗组2比另外两组在FMA(48.92±13.60)、WMFT(52.92±13.74)、相关手的最大握力(32.80±10.61)及MAS(0.62±0.65)有显著改善。结论:在脑卒中患者中,运用振动结合上肢任务导向性训练比单独运用上肢功能训练或振动训练,在上肢功能、痉挛及最大握力的改善方面有更大的获益。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质量~([1])。目前,药物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主要手段,长期使用会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存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加重抑郁的可能性~([2])。常规康复治疗手段容易使患者产生厌倦感,积极性和配合度不高~([3])。因此,寻求改善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有效康复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高压氧(HBO)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0例、电针组20例、联合组20例,各组均接受常规膀胱功能训练,电针组增加电针治疗,联合组增加电针治疗及高压氧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及排尿日记评价3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充盈期逼尿肌压(Pdet)、膀胱顺应性(BC)、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V)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3组患者BC及Qmax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Pdet及RV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电针组及联合组患者BC及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Pdet及RV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BC及Qmax明显高于电针组(均P<0.05),Pdet及RV显著低于电针组(均P<0.05)。治疗后,3组患者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治疗前(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下尿路症状(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电针组及联合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日平均排尿次数、日平均尿失禁次数均明显少于电针组(均P<0.05),日平均单次尿量、LUTS评分均明显高于电针组(均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电针八髎穴治疗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动力学及排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相关性肺炎(SAP)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VitalStim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姿势控制训练,包括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和个性化姿势控制训练。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分别记录2组患者SAP发生情况,同时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及渗漏-误吸量表(PAS)对2组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OIS分级及PA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好转,并且以观察组患者FOIS分级及PAS评分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VitalStim电刺激基础上辅以姿势控制训练,能显著降低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SAP发生率,提高患者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躯干核心肌群等速定量测定与步态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等速测试仪获得2组受试者的躯干核心肌群肌力参数,屈肌峰力矩(FPT)、伸肌峰力矩(EPT)、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F/E)比值,采用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获得2组步态参数(包括步长、步幅、步速、步频、步宽、支撑相所占比、摆动相所占比、双支撑相所占比、单支撑相所占比及步态周期),所得数据使用SPSS 19.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揭示其相关性。 结果 选择30°/s、60°/s和90°/s三种不同的角速度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肌力参数FPT、EPT、F/E比值,3种不同速度下测定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PT、EPT、F/E比值比较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步态参数比较,除支撑相所占比及摆动相所占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步态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s角速度的肌力参数指标FPT[(159.32±74.82)N·m]、EPT[(132.88±82.75)N·m]、F/E比值[(66.14±27.03)%]与步态参数指标步长[(34.12±12.09)cm]、步幅[(65.49±17.47)cm]、步速[(42.14±13.56)cm/s]、步频[(62.41±10.68)steps/min]、步宽[(20.11±4.98)cm]、支撑相所占比[(65.25±6.38)%]、摆动相所占比[(34.77±7.18)%]、双支撑相所占比[(19.18±9.47)%]、单支撑相所占比[(26.70±5.68)%]、步态周期[(1.95±0.52)S]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F/E比值与步速的相关性最大(r=0.57),其次为步频(r=0.54)。 结论 强化脑卒中偏瘫患者躯干核心肌力及优化其躯干肌群间协调能力,能够纠正其异常步态,提高其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改进型往复式步行矫形器(ARGO)对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方法对12例T4~L1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安装ARGO,安装前、后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综合康复训练,训练后对患者进行限时的步行功能检查和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功能独立性评分法(FIM)进行综合评定。 结果患者经过安装ARGO训练后,步行能力明显改善,其MBI、FIM评分明显增加。 结论ARGO能帮助T4以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改善步行能力,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和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在减轻疼痛、增加腰椎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McKenzie技术加牵引和超短波是一种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