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国内诊治近况155医院(河南开封475003)吴桂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昏、头晕、眩晕、头痛、耳鸣,听力减退、视力异常、平衡障碍等征象。根据病史,年龄及临床表现诊断不难。治疗方法较多。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关椎动脉型颈...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研究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医体质类型。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来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各项因素指标进行回归性统计学分析。结果:500例糖尿病患者以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为主,皆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体质,平和质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保护体质。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体质类型是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和特禀质,其中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体质,平和质则是保护体质。  相似文献   
3.
正大量研究表明,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危险因素对不同类型心血管病发病的影响及作用强度有所差别。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冠心病不同危险因素的作用强度是否存在差异已经引起重视,并陆续有研究分析这方面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规模较小。本研究主要评估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不同性别作用的差异,为冠心病患者的个体化治疗以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探讨应用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再通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再梗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尿激酶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盐酸川芎嗪联合黄鳝血冰片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30例为鼠神经生长因子、盐酸川芎嗪联合黄鳝血冰片方治疗;第二组30例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黄鳝血冰片方治疗;第三组30例为盐酸川芎嗪联合黄鳝血冰片方治疗。治疗1个疗程(21 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一组对额纹消失,口眼歪斜,耳后疼痛,口角流涎,言语不清,咀嚼时食物滞留在患侧齿颊之间等不适症状、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第二、三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盐酸川芎嗪联合黄鳝血冰片方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建立大鼠门静脉置管并体外留置模型,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动物:SPF级SD大鼠,雄性,体质量(200±20)g,购自广东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动物合格证编号:A2009029.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褥疮5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会珍  佘延芬  吴桂林 《陕西中医》2007,28(11):1537-153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褥疮的疗效。方法:采用艾条于创面温和灸法为主,Ⅱ度以上者配合皮肤针疮周叩刺。结果: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2.2%。提示:针灸疗法治疗褥疮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瘀生新之功效,从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以利创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9.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实验动物的质量是急待解决的难题。为加速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加速实验动物标准化进程,我们在人工哺育无菌兔、无菌豚鼠成功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右崁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脑梗患者,对其临床疗效及远期复发风险的影响。方法:以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治的60例脑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行依达拉奉右崁醇溶液治疗,研究组行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脑血容量(CBV)、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IHSS)指标及治疗后远期复发风险。结果:治疗后,研究组NIHSS、远期复发风险发生低于对照组,CBV、SOD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联合依达拉奉右莰醇浓溶液注射治疗,可提升脑梗患者脑血容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复发情况率较低,整体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