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6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现场评价(ROSE)在经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EBUS-TBNA)诊断纵隔肿物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11例通过胸部CT显示纵隔/肺门病灶(包括肿大的淋巴结/肿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有或无快速现场细胞学评价(C-ROSE)下行EBUS-TBNA检查。结果 C-ROSE组和未行C-ROSE组的敏感度分别为93.88%和92.45%,特异度分别为97.73%和93.8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由肺科医师担任解读的ROSE结果敏感度为87.76%(43/49)、特异度为88.64%(39/44),与专业细胞学病理人员结果高度一致(κ=0.806)。ROSE指导下率先肺癌3基因(EGFR、ALK和ROS1)检测完成率为65.52%(19/29),后续免疫组化完成率为31.03%(9/29)。结论在EBUS-TBNA过程中应用ROSE,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在诊断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临床医生即刻知晓病理倾向,为后续诊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快速现场评价(ROSE)与径向支气管内超声(R-EBUS)辅助下经支气管冷冻活检(TBCB)在弥漫性肺疾病(DLD)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TBCB的DLD患者,记录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活检特征和并发症,分析TBCB在DLD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共收集52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54.0±13.2)岁;总共活检182次,人均(3.50±1.00)次;标本大小6~30 mm2,平均(13.69±4.72)mm2。参照2013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对间质性肺疾病分类标准,已知病因26例(50.00%),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3例(25.00%);肉芽肿性病变4例(7.69%),其他类型9例(17.31%)。在并发症方面,没有或极少量出血20例,轻度出血21例,中度出血11例,重度出血0例;气胸2例。急性左心衰1例,低氧血症1例。术后中位住院时间6(1.00,6.00)d。结论:联合应用ROSE与R-EBUS于TBCB在DLD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体循环异常分支栓塞治疗咯血技术失败的原因。方法93例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及体循环异常分支栓塞,统计技术失败率及分析其失败原因。结果93例行栓塞治疗咯血患者技术失败9例(9.68%),其中3例未栓塞任何病变血管,6例栓塞部分病变血管。结论在栓塞过程中,多种因素都会增加栓塞治疗的不确定性,导致技术失败,如支气管动脉起源变异、体循环异常分支参与供血、二次栓塞及外科术后等。  相似文献   
4.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我科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咯血量>100 ml/24 h的中、大量咯血的107例患者(排除肿瘤性咯血)。107例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显效率84.1%(90/107),总有效率90.7%(97/107)。根据栓塞前完善CT血管造影(CTA)检查情况、有无气管镜检查,分为联合组68例(有气...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肺栓塞是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病之一。多数患者因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而疑诊为急性肺栓塞。晕厥虽不常见,但有时可为急性肺栓塞的唯一或首发症状,多因大面积肺栓塞致心排量急剧降低,引起脑供血不足所致,多为短暂性~([1-2])。本文收集宁波市李惠利医院2007年1月—2017年1月10年期间36例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复习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M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收集2002年以来病理学诊断的4例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患者,结合文献复习该病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及其发病机制。结果 1例同时发现子宫肌瘤及肺内病灶;3例既往有子宫肌瘤病史。4例患者影像表现为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的肺内结节。肺内组织病理形态与子宫肌瘤相似,免疫组化vimentin、desmin、SMA、actin、ER、PR均阳性。诊断该病后3例行双侧卵巢切除术,1例服用中药治疗,随访至今,去势治疗3例疾病更稳定。结论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非常罕见,发病机制欠清楚,常与子宫肌瘤先后或同时出现,目前治疗还没有明确的共识,去势治疗的患者肺内病灶比观察的患者稳定。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盲端支架放置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灌注行微创肺减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观察国产支架的组织相容性。方法选择4~6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2只,在支气管镜引导及X线透视定位下向靶肺段置入自主研制的镍钛记忆合金盲端支架,每只兔平均置入1枚,并联合灌注医用生物蛋白胶附着支驾,每个靶叶支气管灌注1ml,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的耐受性,分别于术后1、2、4周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胸部CT检查,观察支架附近支气管组织及远端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较各时间点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所有操作均顺利完成,无动物死亡,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在观察期内耐受性良好。共置入盲端支架22枚,仅1枚支架脱落移位,无生物蛋白胶咳出。胸部CT检查示固定良好的21枚支架中18枚(85.7%)支架远端肺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萎陷或膨胀不全。大体观察示阻塞的肺叶标本缩小,组织病理学观察示肺泡腔萎陷缩小,肺间质内可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伴少许纤维组织增生。结论盲端支架组织相容性好,经支气管镜放置盲端支架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灌注行微创肺减容,操作安全、耐受性良好、创伤小、并发症少。可达到一定的肺减容效果,将可能成为临床上治疗重度肺气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Y型硅酮气道支架置入治疗气管下段、气管隆突、双主支气和气管食管瘘等复合病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根据气道复合病变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并裁剪气道Y型硅酮支架,在全麻硬质支气管镜引导下,对7例气道复合病变患者置入Y型硅酮支架7枚。结果 Y型硅酮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7例患者置入内支架后症状均缓解,呼吸困难分级由Ⅲ~Ⅳ级改善为0~Ⅱ级,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高流量吸氧时的77.0%~90.0%[平均为(84.1±4.5)%]提高至自然呼吸时的90.0%~99.0%[平均为(94.1±2.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主要并发症为咳嗽、异物感、胸痛、肉芽形成和痰液潴留。结论气道Y型硅酮支架置入能有效解除气道复合病变,技术可行,操作相对简单、安全,近期疗效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评价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4月至2012年1月205例大咯血患者经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后,对病变动脉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用弹簧钢圈、聚乙烯醇微球、丝线线段、明胶海绵进行栓塞止血,评价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左右支气管动脉栓塞35例,左支气管动脉栓塞20例,右支气管动脉栓塞126例,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栓塞22例,右膈下动脉供血栓塞2例。治愈169例,显效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4.1%,治愈率为82.4%。23例患者术后出现胸痛和低热,未予特别处理,自行缓解。未出现脊髓损伤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是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方法,可作为其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