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测BPI700-Fcγ1 7001嵌合基因导入小鼠对最小致死量E.coli感染攻击的抵抗作用,探讨基因治疗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用RT-PCR检测嵌合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嵌合基因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1)基因导入小鼠中目的嵌合基因得到表达,在注射部位肌肉组织和血清中可检测到目的嵌合蛋白;(2)在最小致死量E.coli感染攻击后,基因导入小鼠的存活率为31.43%,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的存活率4.62%;与小剂量头孢呋辛钠联合应用其存活率高达65%。结论BPI700-Fcγ1 700嵌合基因导入小鼠对致死量E.coli感染具有较好抵抗作用,提示抗感染基因治疗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特别是在感染高危人群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背景 目前关于脉络膜结构变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成人和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但鲜见应用增强深部成像(EDI)-OCT技术测量儿童视盘旁脉络膜厚度及其重复性研究的报道,且OCT成像的手动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是影响结果判断的主要因素. 目的 对EDI-OCT测量儿童视盘旁脉络膜厚度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估,探讨其在相关儿童眼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诊断试验可靠性评价方法,采用EDI-OCT技术对2015年2-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49名矫正视力正常的7~12岁儿童进行视盘旁脉络膜厚度测量,受检者平均年龄(9.9±1.3)岁,均任意选择一侧眼作为受检眼.由同一位有经验的医师用Spectralis OCT的EDI模式对受检眼进行以视盘为中心、直径3.4mm区域的环形扫描,测量指标包括测量区全周脉络膜厚度以及颞侧、颞上、鼻上、鼻侧、鼻下和颞下各分区的脉络膜厚度.采取下列3种方法对测量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1)同一测量者2次测量结果的测量者内重复性分析;(2)不同测量者测量结果的再现性分析;(3)同一检查者对2次检测图像测量的检查者内重复性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重复测量的变异性进行评估,采用Bland-Altman分析对重复测量的一致性进行评估.结果 测量者内重复测量结果、测量再现性结果和检查者内重复测量的平均全周及各分区脉络膜厚度的平均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测量者内重复测量值、再现性测量值和检查者内重复测量值的ICC分别为0.971 ~ 0.993、0.827 ~0.982和0.974 ~0.991,测量者内重复测量、再现性测量和检查者内重复测量的全周平均视盘旁脉络膜厚度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12.4 ~9.7 μm、-15.2~11.6μm和-16.3~19.1 μm,这些差值临床上均可以接受.结论EDI-OCT手动测量健康儿童视盘旁脉络膜厚度的可重复性、再现性和一致性均较好,EDI-OCT检测技术在评价儿童脉络膜变化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5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中老年急性脑卒中287例,根据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43例和非SAP组244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中老年SAP危险因素,并总结SAP组病原菌分布特点。结果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史、肺基础疾病史、卒中史、后循环卒中、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使用机械通气、应用鼻饲及使用脱水剂是中老年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AP组共检出57株病原菌,其中11例为2种以上病原菌混合感染,检出革兰阳性球菌17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革兰阴性杆菌38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检出真菌2株,均为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年龄≥60岁、吸烟史、糖尿病史、肺基础疾病史、卒中史、后循环卒中、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使用机械通气、应用鼻饲及使用脱水剂是中老年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对中老年SAP危险因素应予足够重视并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同时要及早采集患者呼吸道标本,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指导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应用小鼠肝癌 H-22 细胞膜相关抗原肽(TAP)提取物免疫小鼠,观察其对小鼠自身移植肿瘤生长及免疫学参数的影响,为制备肿瘤疫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酸洗脱法制备相对分子质量≤3×103的细胞膜 TAP 提取物,皮下免疫小鼠,检测胸腺细胞周期时相和T细胞亚组百分数的变化;并检测脾细胞 Con A 反应性、IL-2 和 IFN-γ分泌活性、CTL 杀伤活性的变化,以及脾脏 T 细胞 CD3、CD69 和 TCR 的表达和抑瘤效应.结果TAP 提取物免疫后,移植肿瘤的发生率降低,平均出现时间延迟,生长速度减慢;同时,脾细胞 CD69表达增加,Con A 反应性、IFN-γ和 IL-2 分泌活性和 CTL 杀伤活性不同程度增强;胸腺细胞 CD3 表达显著增高、CD+4 和 CD+8 T 细胞百分数也不同程度增高.结论小鼠肝癌 H-22 细胞膜 TAP 提取物具有免疫原性,能有效激发免疫系统功能,抑制自身移植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疡愈涂剂(YangYuTuJi,YYTJ)对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影响的分子机制,探讨其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用虎红染色法观察YYTJ高(132.5mg/L)、中(66.3mg/L)、低(33.2mg/L)浓度对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人单核细胞(THP-1)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黏附的影响,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YYTJ对HUVEC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 cell ular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CD44表达的影响。结果 YYTJ和TNF共同作用HUVEC12h后,高浓度YYTJ能明显抑制HUVEC与PMN以及THP-1黏附(P<0.05),能明显抑制HUVEC表面ICAM-1和CD44表达(P<0.05)。中浓度YYTJ能明显抑制HUVEC表面VCAM-1和CD44表达(P<0.05,P<0.01)。低浓度YYTJ能明显降低HUVEC表面CD44表达(P<0.05)。结论疡愈涂剂通过降低TNF诱导的HUVEC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从而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农村卫生服务现状,分析目前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具有实用性的科学参考依据。方法以蓝田县某村全村的居民为调查对象,用自制问卷调查其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状况,用Logistic回归的统计方法分析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全村两周患病率为34.8‰,两周就诊率为45.2‰。影响卫生服务需要的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年龄、家庭人口数、婚姻状况、性别和家庭收入。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年龄、家庭人口数、性别和家庭收入。结论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卫生服务需要的特点开展医疗卫生保健工作,大力发展经济,是保障农民基本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脑电信号特征,探讨样本熵算法在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频谱和样本熵分析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溶栓前和溶栓治疗后24 h的EEG数据。分析溶栓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结果:溶栓治疗有效的患者,Delta与Alpha频段的能量在溶栓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溶栓前后,溶栓有效患者的Delta频段的样本熵在溶栓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Delta频段和Alpha频段的能量,以及样本熵可用于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估。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栓溶解疗法;脑电图;频谱;样本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3,4,5三羟基苯甲酸化合物(TAD)对小鼠淋巴瘤细胞株EL-4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生长抑制的机制.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3.125~25μg/ml)TAD处理的EL-4细胞存活率、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EL-4细胞经过3.125,6.25,12.5和25μg/ml TAD处理后,各观察组细胞存活率依次为(80.60±6.01)%,(75.39±4.97)%,(71.42±3.73)%和(54.96±4.57)%;与对照组100%存活率相比明显降低(P<0.01,P<0.001).细胞凋亡率依次为(4.95±1.76)%,(19.58±7.91)%,(35.85±7.01)%,(11.67±2.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36±0.33)%(P<0.01,P<0.001).TAD引起细胞周期进程的改变,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S期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G2期细胞无明显变化.结论 TAD能够降低EL-4细胞存活率,诱导EL-4细胞凋亡,阻止G1期细胞向S期进程,其抑制作用可能通过G0/G1期阻滞引起.  相似文献   
10.
低剂量辐射诱导胸腺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机体的影响是当前国内外放射生物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阐明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及其适应性反应 ,对放射生物学理论和辐射防护实践均具有重要意义。我室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 ,低剂量辐射可增强免疫功能 [1],降低胸腺细胞凋亡 [2 ],具有与高剂量辐射迥然不同的细胞和分子机理[3 ]。低剂量辐射可诱导适应性反应 ,已得到确认[4]。在此基础上 ,我们进一步观察了低剂量辐射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凋亡适应性反应的剂量、剂量率和时间效应 ,以阐明低剂量辐射诱导适应性反应的规律 ,为深入探讨其机理提供有意义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