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它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正由于此病患者人数不少,而且治疗困难,所以很多江湖游医宣称研制出治疗此病的特效药、特效疗法,误导患者,使患者在忍受病痛的同时,还遭受欺骗。  相似文献   
2.
HLA-DRB1、DQB1基因与汉族人群寻常型天疱疮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HL A- DRB1、DQB1位点基因在汉族人群寻常型天疱疮易感性中的作用。方法用序列特异性引物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对 6 1例寻常型天疱疮 (pemphigus vulgaris,PV)患者和 5 7名正常对照进行了 HL A- DRB1、DQB1等位基因的分型 ,并分析了 DRB1、DQB1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PV组 DR4、DRB1* 14 (* 14 0 1、* 14 0 4、* 14 0 5 )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Pc分别 <0 .0 5及P<0 .0 1) ,差异有显著性 ;PV组 DQB1* 0 5 0 3、DQB1* 0 30 2基因频率明显增高 (Pc均 <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对 DR4阳性样本的组内基因亚型分型结果发现 ,PV组中 DRB1* 0 4 0 3、DRB1* 0 4 0 6频率显著增高(Pc<0 .0 5 ) ,差异有显著性。 PV患者组单倍型 HL A- DRB1* 0 4 ,DQB1* 0 30 2和 HL A- DRB1* 14 ,DQB1* 0 5 0 3频率明显增高 (P<0 .0 5 )。结论 HL A- DRB1* 0 4 ,DQB1* 0 30 2和 HL A- DRB1* 14 ,DQB1* 0 5 0 3可能是汉族人 PV推测的易感单倍型。  相似文献   
3.
皮肤最外层的表皮是由处于不同分化阶段的表皮细胞所构成.脂质是皮肤渗透性的重要决定因素,表皮的脂质部分约占其总重量的5%左右.在有病变的皮肤中,如伴性遗传的鱼鳞病、Refsun氏病和中性脂肪代谢性疾病中,分化过程发生改变导致表皮上层变薄或变厚.这种"不正常"的表皮上层脂质含量也不正常,并且伴有细胞间粘附性的改变.由于细胞的胆固醇含量似乎在表皮细胞间的粘附性中起重要作用,并决定了表皮细胞的渗透性,作者用~(14)C放射标记的醋酸盐和锌酸盐掺入到胆固醇中的  相似文献   
4.
5.
这是一场和夏季皮肤病的"战争".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要我们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又有专家"军师"支招,自然能够在这场战斗中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6.
利用鼠麻风菌的细胞培养模型试验了几种药物对鼠麻风菌的作用。利福平(10μg/ml)和链霉素(100μg/ml)能抑制巨噬细胞中鼠麻风菌的增殖,而氨苯砜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与在鼠麻风动物感染模型中的结果完全一致。新药R—773(10μg/ml和5μg/ml)也能抑制细胞内鼠麻风菌的增殖。因而,鼠麻风菌的巨噬细胞模型可望作为麻风药物筛选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8.
2000年全国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27,自引:3,他引:124  
目的 了解掌握2000年我国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政府部门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性病疫情软件汇总分析全国性病疫情报告系统上报的年度报表。结果 2000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报告8种性病859040例,较1999年增长2.59%,全国性病总报告发病率为68.91/10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增长幅度最大(31.71%),其次为生殖器疱疹(29.67%),淋病出现较大幅度下降(-16.22%);全国性病高发地区仍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地区、东北三省和成都重庆地区。结论 2000年全国性病发病继续上升,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报告病例数首次超过尖锐湿疣居第2位,性病流行病谱在发生改变,提示防治措施和资源分配应作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9.
10.
泌尿生殖系标本的沙眼衣原体的免疫荧光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