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口服胺碘酮和厄贝沙坦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 非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79例,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A组)40例和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组(B组)39例.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房颤复发中位时间.结果 A组和B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率分别为57.5%和79.5%,B组房颤复发中位时间明显延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可降低心房颤动复发率,更有效地维持心房颤动转复后的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2.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逆转左心室肥厚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EH)是临床常见病,1991年普查我国成人EH患病率达11.26%[1]。左心室肥厚(LVH)是高血压病患者长期未理想控制血压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它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未经干预的EH患者中,LVH是持续发生发展的。厄贝沙坦(商品名:安博维,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和厄贝沙坦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方法非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79例,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后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A组)40例和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组(B组)39例。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房颤复发中位时间。结果A组和B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率分别为57.5﹪和79.5﹪,B组房颤复发中位时间明显延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用厄贝沙坦可降低心房颤动复发率,更有效地维持心房颤动转复后的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予相同的神经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75mg/d,巴曲酶首次剂量为10BU,另2次各为5BU,隔日1次,共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d进行治疗。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治疗前和治疗14d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按评分结果和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判断临床疗效。结果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S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并且治疗组较对照组CSS评分进一步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效率:治疗组81.8%,对照组50.0%;总有效率:治疗组90.9%,对照组6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作用,且安全性良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与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30 mL/d,静滴,共14 d;巴曲酶10 BU、5.0 BU、5.0 BU,隔日1次,静滴.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d,静滴,共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微创治疗+醒脑静)和对照组(微创治疗),各30例,两组均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另加用醒脑静20mL/d静滴,共14d。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1)治疗组显效率(50%)和有效率(76.7%)均优于对照组(23.3%,46.7%),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均较治疗前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NDS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3)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较单用微创术.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简便有效的胸腔引流方法.方法 选择2007-09~2010-09间,我院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患者52例,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52例胸腔积液患者均得到有效引流,临床有效率100%,无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研究发现QTd延长与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密切相关[1].为了解QTd与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的关系,对31例行Master二级梯运动试验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疑诊冠心病患者31例,心电图检查ST-T改变不典型,接受Master二级梯运动试验.运动试验结果:阳性组14例,男9例,女5例,年龄67.7岁±8.8岁;阴性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60.6岁±8.3岁.剔除可疑阳性者及服用冠脉扩张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者.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可引起多种靶器官损害,尤其肾脏损害可致严重不良后果,成为尿毒症的常见原因。有研究表明,静息心率(RHR)增加可增高高血压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可能性,静息心率增加是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肾脏损害的相关性,以期临床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