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0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各种药物临床实验采血中找到一种既能减轻志愿者的痛苦,又能使采血时间精确,检验结果准确,并且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方法:在二甲双胍缓释片人体生物利用度临床试验中,将20名志愿者平均分成A、B两组。服药后A组使用套管针,B组常规采血。间隔一周后,再将A组10名受试者服药后使用常规采血。结果:两组在采血时间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套管针组比普通针组节省了1.1min/次。而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套管针采血后只留下一个针眼,减轻了反复采血给志愿者带来的痛苦,并且时间准确检验结果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脑卒中病人家庭照料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92名长期脑卒中病人家庭照料者分为两组,实验组96例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96例不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照料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护理干预能缓解照料者的疲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金玲  李菲  刘真秀 《全科护理》2008,6(36):3313-3314
[目的]观察亚低温疗法时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92例大面积脑梗死并发高热的病人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对照组各46例。亚低温组给予医用半导体制冷仪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物理扣药物降温治疗。10d后评定2组病人的体温、心率等指标;1个月后根据死亡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估病人的预后。[结果]亚低温组病人的体温、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亦低于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P〈0.05),预后较好。[结论]头颅局部亚低温疗法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安全有效,能够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4.
林立文  唐蕴  邹超  任平  刘真秀 《家庭护士》2009,7(7):575-576
总结高压氧舱辅助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护理配合,包括入舱前的宣教、病人准备、护士准备以及舱内加压、稳压、减压时的护理配合等.  相似文献   
5.
刘真秀  林立文  任平  唐蕴  邹超 《家庭护士》2009,7(7):654-655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疾病,是以血循环红细胞增多为主,并同时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增多的慢性克隆性高增殖、低凋亡骨髓异常增生性疾病[1].好发年龄为30岁~60岁,起病缓慢,常以脑血管病为首发,原发症症状可在继发病变后才出现.  相似文献   
6.
刘真秀  李菲  任平  邹超  梁姝 《家庭护士》2009,7(18):1640-1641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是目前评价脑血管的唯一"金标准"[1].近年来,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逐渐得到了医务界和众多病人的认可,在较多三级医院得到开展,然而,DSA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存在许多操作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因此对病人的心理有较大影响.许多病人表现出紧张情绪,个别病人产生恐惧心理,以至于放弃造影手术,从而失去治疗机会[2].抚触是指用双手对病人肌肤进行科学、有规则、有次序的温和抚摸[2].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寻找一种能够提高脑血管病病人生活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择2002年8月-2004年6月出院的脑血管病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家庭护理干预.结果 入选时,2组人口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个月后,病人精神状态得分对照组已开始明显下降,而实验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肌力恢复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可提高脑血管病病人生活质量,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共计108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1-3月收治的5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6月收治的54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脑卒中标准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2组肢体康复功能(应用FMA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进行评价)、生活质量(应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进行评价)、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肢体康复功能、生活质量、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康复功能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护士长:今天我们对1例脑梗死溶栓病人进行护理教学查房,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脑动脉血流中断,局部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