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51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患者,经鼻腔冲洗及药物保守治疗1年以上未愈,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36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32例(62.7%),好转17例(33.3%),无效2例(3.9%),总有效率为96.1%。其中有12例(23.5%)发生鼻腔粘连,经定期鼻内镜检查鼻腔清理而治愈。无效者2例为随访期间鼻咽癌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放疗后鼻窦炎疗效显著,术后定期随访并作鼻腔清理可防止鼻腔粘连、鼻窦炎及鼻咽癌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给予经颏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ET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3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PTC患者,采用随机摸球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实施经口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TOETVA),研究组实施经颏下前庭入路ETS,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数字评分法(NRS)评分、下唇麻木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评分均高于出院时,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患者给予经颏下前庭入路ETS治疗,能够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瘤中的效果.方法 在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出82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8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小切口手术,n=42)和对照组(传统甲状腺手术,n=42)中,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患者长(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且住院时间和切口长度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的30.0%(P<0.05).结论 在甲状腺肿瘤的治疗中,小切口手术的时间虽然略长,但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瘢痕小,美容效果好,更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彭韶平  刘家锋 《山东医药》2008,48(12):102-103
2003年~2006年我们对收治的8例臂丛神经鞘膜瘤患者(源自臂丛上干2例,中干3例,C2~3神经根1例,外侧束1例,内侧束1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瘤.8例术后神经功能正常,随访6个月以上,无1例复发,认为手术治疗臂丛神经鞘膜瘤在手术中应逐层剥离包膜,完整切除瘤体,保护好神经干.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5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术后元喉返神经损伤,无出血、窒息及手足抽搐等并发症,术后随访至今,无1例出现复发、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解剖喉返神经的甲状腺腺叶切除是治疗甲状腺肿瘤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Zuckerkandl结节(Zuckerkandl’s tubercle,ZT)在甲状腺手术中出现的机率,以及ZT与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上甲状旁腺(superior parathyroid gland,SPG)的解剖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施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切除的12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对146个腺叶进行记录,观察ZT,分析其与RLN、SPG的解剖关系。结果 76例(63.3%)患者发现ZT,而54例(45.0%)患者其结节最长径大于1 cm。ZT较大者,87例(92.6%)RLN在ZT内侧,7例(7.4%)RLN横过ZT。SPG通常位于ZT之上,RLN之后。结论 ZT是甲状腺的显著特征之一,多数甲状腺手术中可以发现。ZT的大小和位置与术前症状没有确切的关系。理解ZT与RLN和SPG的解剖关系,对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新的暴露甲状腺及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侧支、甲状旁腺的方法,从而避免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我科连续收治的79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手术从环甲间隙开始暴露和解剖甲状腺,应用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完成甲状腺腺叶切除.结果:在所有的79例手术患者中,很容易找到环甲间隙,并且从这个间隙开始入路,应用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很容易就可以识别出喉上神经、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79例患者均从环甲间隙开始完成了标准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其中32例在术中看到了喉上神经外侧支,79例患者术中均看到了喉返神经.术后,除1例患者可能因牵拉而出现了暂时性声音嘶哑外,无其他永久性低钙、饮水呛咳或喉返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环甲间隙是位于甲状腺上极内侧与环甲肌之间的无血管区域,从这个区域入路开始行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鳃裂囊肿及瘘管是胚胎时期鳃器残留组织所形成的发育畸形,临床上易误诊,鳃裂囊肿或瘘管以第二鳃裂囊肿或瘘管最多见,其次是第三鳃裂囊肿或瘘管。由于囊壁薄,且多继发感染,内瘘管常穿过颈总动脉分叉,周围解剖复杂,手术时瘘道极易撕裂,切除不彻底导致复发。再次手术难度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的手术指征以及手术方法、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通过局麻或无麻下完成83例手术,并加以归类分析.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创口持续出血2例(2.4%),创口感染5例(6.0%),气胸2例(2.4%),皮下气肿3例(3.6%),拔管困难2例(2.4%),吞咽困难2例(2.4%).结论:气管切开术为高风险手术,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熟练手术,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提高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对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12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帕洛诺司琼组、对照组,预计手术结束前30 min,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帕洛诺司琼组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联合组静脉注射帕洛诺司琼0.25 mg和地塞米松10 mg。观察三组术后24 h发生恶心呕吐情况并作比较。结果联合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洛诺司琼联合地塞米松可降低甲状腺切除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