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微小RNA-218(Homo sapiens microRNA-218,hsa-miR-218)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构建hsa-miR-218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miR-218,并将pmiR-218感染至HeLa细胞,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数量的变化,WST-8法检测细胞活力,构建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验证miR-218与LIM和SH3蛋白1(LASP1)的相互结合作用,real-time PCR检测LASP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LAS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经DNA测序证实与设计完全一致,测序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miR-218。pmiR-218转染HeLa细胞72 h后HeLa细胞存活数量为176±9,对HeLa细胞活力的抑制率具有时间效应关系,较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萤光素酶活性结果显示,克隆LASP1-3’UTR的质粒与miR-218 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引起萤光素酶活性的减低;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转染pmiR-218后,miR-218表达水平增加;过表达miR-128能下调LASP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pmiR-218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生长,并具有时间-效应关系,其机制可能是miR-218通过靶向结合LASP1的3’UTR,从而下调其在HeLa细胞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支架置入治疗的效果及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8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3组,即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观察A组患者行ERCP金属支架置入手术治疗,观察B组患者则行ERCP塑料支架置入手术治疗。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A组的术后胆道通畅时间明显长于观察B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观察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A组、观察B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A组、观察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CP支架置入术应用于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治疗中能够获得良好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且具有较少的并发症,安全性较高,特别是ERCP金属支架置入术的应用更能保证患者保持较长时间的胆道通畅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某院自2018年1月~2019年10月诊治的57例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2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29例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9,P<0.05);观察组患儿腹泻恢复时间为(1.27±0.58)d、脱水恢复时间为(1.47±0.56)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39±0.75)d、(2.55±0.7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药物治疗,患儿可在短时间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广州市番禺地区儿童总钙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并进行分析,为以后该地区儿童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电化学发光仪检测1902名儿童总钙和25( OH) D水平。将受检儿童按年龄不同分为5个年龄组:婴儿组(1~12个月,817名)、幼儿组(1~2岁,599名)、学龄前组(3~6岁,291名)、学龄期组(7~11岁,167名)、青春发育期组(12~18岁,28名)。在按年龄分组的基础上再按性别分成男、女两组。对各组总钙和25( OH) D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番禺地区儿童总钙水平为(1.72±0.19)mmol/L,25(OH)D 水平为(39.12±11.26)ng/mL,两者均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按年龄分组比较显示婴儿组总钙及25(OH)D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余4组(P均<0.05);幼儿组总钙水平明显高于学龄前组及学龄期组(P均<0.05),25(OH)D水平明显高于学龄前组、学龄期组及青春发育期组;学龄前组总钙及25(OH)D水平均高于学龄期组(P均<0.05)。男、女性儿童总钙和25(OH)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总钙和25(OH)D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221,P<0.05,线性方程为Y总钙=0.004X25(OH)D +1.573]。结论番禺地区儿童血液总钙和25( OH) D水平偏低。建议学校和家长能督促儿童及时、合理的补钙。  相似文献   
5.
紫色尿袋综合征(PUBS)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现象,以尿液颜色发生改变,尿袋、导尿管变成蓝色、紫色或蓝紫色为特征,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报道很少。PUBS与色氨酸的复杂代谢及尿路感染有关,大多预后呈良性,无需治疗。本文结合一例84岁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先后两次出现PUBS的病例,探讨了PUBS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并初步探讨了T2DM与PUBS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 ,AT)的育龄期女性的甲状腺功能和自身免疫抗体及血清 25(OH)D水平的影响。  方法  纳入唐山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94例育龄期AT女性作为受试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研究组(n = 47)、对照组(n = 47),2组为平行对照。所有受试者均接受生活、饮食方式指导,研究组予以甲状腺激素口服及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甲状腺激素口服治疗,分别测定并比较2组不同时期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甲状腺自身抗体(TRAb、TPO-Ab)及25(OH)D水平。  结果  (1)甲状腺功能: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TSH)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P < 0.01),其中研究组的血清TSH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34±0.33)μIU/mL VS(2.19±0.36)μ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甲状腺自身免疫抗体: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RAb和TPO-Ab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0.56±0.38)U/L VS(4.35±1.71)U/L;(35.71±8.85)U/mL VS(77.41±19.91)U/mL](P < 0.01),低于同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TRAb和TPO-Ab水平(P < 0.01);(3)血清25(OH)D水平:相比治疗前,研究组治疗6个后的血清25(OH)D水平明显增高(P < 0.05),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61.91±8.73)ng/mL VS(10.79±3.16)ng/mL](P < 0.05)。  结论  补充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短期内(6个月)的自身免疫抗体滴度,提高血清25(OH)D水平,但对甲状腺功能作用不明显,可作为低维生素D水平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的辅助治疗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NAP的阳性率及积分鉴别诊断的价值,以提高急性白血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法:应用偶氮偶联法⑴对105例急性白血病,包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1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AML)64例,9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NAP阳性率及积分进行检测,经统计学分析,算出相关性、特异性及差异性。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AP阳性率和积分比急性髓性白血病、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有显著差异(P<0.01);急性髓性白血病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NAP对急性白血病有重要的鉴别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靶向Bcl-2、Bcl-xl、Mcl-1、Bcl-w、A1反义核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对消化系统肿瘤细胞(肝癌HepG2细胞、胃癌MGC-803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致凋亡作用的差异。方法分别合成靶向Bcl-2、Bcl-xl、Mcl-1、Bcl-w、A1的反义核酸和随机序列反义核酸(randomolig odeoxynucleotide,RODN),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转染细胞,WST法检测相同浓度的5种ASOs对肝癌HepG2细胞、胃癌MGC-803细胞、结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致凋亡作用。结果 Bcl-2、Bcl-xl、Mcl-1、Bcl-w、A1等5种ASOs中,不论是对细胞增殖抑制还是致凋亡作用,均以Bcl-xlASO、Mcl-1ASO的作用效果较好。结论在Bcl-2、Bcl-xl、Mcl-1、Bcl-w、A1等5种ASOs中,Bcl-xlASO、Mcl-1ASO可明显抑制消化系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属于需氧非发酵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可寄居于人体的呼吸道和肠道中,系条件致病菌.近年来,由于临床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及各种侵入式医疗器械,导致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感染率有所上升,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现对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住院患者的157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布情况及药敏实验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番禺中心医院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番禺中心医院2011年11月~2012年10月住院及门诊送检尿培养阳性标本,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在分离出773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466株,占60.3%;革兰阳性球菌171株,占22.1%;真菌136株,占17.6%。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48.7%、45.6%。屎、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耐药率分别达95.0%和44.4%,对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分别达45.0%和27.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达50.0%和81.5%,呈现对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性。结论番禺区中心医院泌尿系统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形势严峻,开展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