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四川省各地疾病预防控制(疾控)机构在口腔疾病防控方面人员、设备能力及口腔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口腔疾病防控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由四川省各级疾控机构经培训合格的调查员对辖区的口腔卫生资源及工作情况进行普查,利用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动态数据采集平台(EDDC)以网络直报的方式填报调查问卷采集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省平均每万人口拥有0.15家提供口腔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和0.38名口腔医生;全省疾控系统中承担口腔卫生工作的人员占整个系统人员的2.23%(237/10 624),65.53%(135/206)的疾控中心有负责口腔卫生工作的部门,3家疾控机构有隶属的口腔门诊,主要从事口腔临床诊疗工作;64.67%(119/184)的县区级和47.62%(10/21)的市州级疾控机构能掌握本辖区部分口腔健康指标,不到5%的疾控机构进行了数据利用和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结论 四川省疾控系统口腔工作覆盖面不全,口腔医师资源不足,今后应加大对口腔卫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5-2019年中国居民心脑血管事件报告数据质量.方法 选取河北、江苏、浙江、湖北和四川5个省10个国家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监测点,抽取2015-2019年其辖区内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脑卒中急性事件报告卡和急性心肌梗死事件报告卡(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解四川省人群死亡及重点慢性病发病、患病的情况,更好地为政府制定慢性病防控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在四川省长期开展了死亡登记、肿瘤发病登记、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监测、伤害监测、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的工作,通过医院报送和人群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居民死亡、发病和患病信息,并对流行现况进行了分析。2015年四川省人群粗死亡率647.98/10万,人均期望寿命76.42岁,慢性病死亡构成呈上升趋势;2013年成人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四川省不同地域居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主要危险因素的分布及高危类型聚集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四川省10个县(区),于2015—2019年开展CVD高危人群筛查,共29 300名35~75岁常住居民纳入本次研究。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四川省不同地域CVD高危类型聚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调查人群中共检出CVD高危人群29 300例,标化检出率为17.64%,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市,文化程度为高中教育及以上、家庭年收入≥5万元标化检出率较高,高危人群检出率川西地区最高,川南地区最低;标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高危人群平均年龄(58.45±12.47)岁,分地域的基本特征、自报疾病史、危险因素情况及健康测量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均有P<0.001)。不同地域对高危类型聚集风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男性≥2种高危类型聚集程度高于女性(P<0.001),CVD高危类型聚集个数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城市(OR=0.770, 95% CI: 0.717~0.828, P<0.001)为2种高危类型聚集程度的保护因素;高中程度及以下(OR=1.125, 95% CI: 1.011~1.252, P=0.030)、家庭年收入<5万元(OR=1.121, 95% CI: 1.008~1.247, P=0.036)为2种高危类型聚集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四川省不同地域对高危类型聚集风险的影响可忽略不计,CVD高危类型聚集风险的防控应重点应关注和干预男性、高龄、文化程度高中以下、农村居民和家庭年收入<5万元人群,并针对不同地域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取得更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国18~95岁成年人超重肥胖流行现状,探讨研究中国成年居民午睡习惯、夜间睡眠时长与超重肥胖的关联,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于2020-06/08采用内隐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中国25个省/市/自治区21 168名成人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成人午睡习惯和夜间睡眠时长、行为生活方式等信息,体格测量获得成人的身高和体重。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与成人超重肥胖的关联。结果纳入有效样本共21 168例,超重率为29.97%,肥胖率为8.90%。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城乡、婚姻、受教育水平、自评健康、有无慢性病、每周锻炼频率、蔬果摄入、吸烟、饮酒、午睡习惯、夜间睡眠时长情况对超重、肥胖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与无午睡习惯组相比,有午睡习惯组增加14.1%超重风险(OR=1.141,95%CI:1.071~1.21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