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赤平投影的成图原理,应用Visual Basic实现了楔形体稳定性分析的程序化。用户只需在Visual Basic界面上输入楔形体的相关参数,程序即可实现赤平投影的绘制、楔形体滑动方式的判断、稳定性系数的求解,使得楔形体稳定性分析更加方便和快捷。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测3306回采工作面的应力分布情况,提高冲击地压预警效果,采用震动波主动CT技术对工作面内部应力分布情况进行探测,综合分析掘进扰动、构造、卸压工程等因素的复合影响,得到综合波速反演成果图,所得结果与微震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比较吻合,为采取有针对性卸压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可以有效地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3.
在对比不同维数的GM(1,1)模型和GM(1,1)等维新信息模型的基础上,得出GM(1,1)等维新信息模型更适合对软岩巷道围岩变形作预测.在确定了GM(1,1)等维新信息模型的最佳维数后,对巷道两帮的围岩变形量作了预测,且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煤矿开采已经开启了智能化模式,煤矿智能化开采是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与煤矿井下生产设备、地质情况等进行融合,形成了生产设备全面感知、自主学习、及时预测、动态决策的机器智能系统,实现了煤矿采煤工作面生产流程全自动化,达到了煤矿井下生产“减人增效”的目的,保障了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以煤矿智能化开采为研究背景,分析了当前煤矿智能化开采面临的难题,煤矿智能化开采关键技术以及煤矿智能化开采发展方向等诸多内容,为煤矿智能化开采工作面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部高地应力条件下较窄宽度的采场存在整体失稳风险的问题,根据采场特点,基于理论计算和现场监测方法,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微震监测、CT反演监测等技术,对采场宽度及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不考虑断层影响的情况下,阳城煤矿3305工作面宽度满足要求,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面内应力环境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运河煤矿630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实践考察和理论分析指出其工作面在复杂构造区影响下有较大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根据6303工作面的实际情况研究了该类型下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并通过RFPA软件数值模拟了2种采煤方法下的冲击危险情况,确定出了合理的采煤方法。最后,工程实践采取合理的卸压措施保证了该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7.
针对复杂地质构造区遗留资源开发过程中巷道掘进安全性问题,为研究遗留煤柱及断层构造对巷道掘进的影响,以运河煤矿充填工作面巷道掘进为工程背景,综合运用现场调研、数值建模分析等手段,对遗留煤柱及断层影响下巷道掘进过程中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巷道迎头距离断层40 m时,断层附近的集中应力开始迅速升高,巷道迎头距离采空区边界30 m时,掘进迎头集中应力开始升高;过采空区边界30 m后,集中应力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研究结果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巷道掘进及针对性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软岩巷道支护的效果和质量的评价,需要对巷道进行监测,矿压监测是软岩监测的基本监测手段。该文从监测仪器、监测方法和具体的监测参数方面对软岩巷道矿压监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对监测应用进行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部煤层冲击地压问题,运用实验室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煤层可注性和不同条件下的注水效果。结果表明,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煤样同时满足W≤4%,n≥4%,δ≥1%和f≥0.4,判定模拟煤层具有可注性;孔径增大,渗透半径也随之增大;埋深增大,渗透半径相应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说明埋深对注水渗透半径影响不大;渗透时间增加时,渗透半径也随之增大,说明增加钻孔注水时间可增大其渗透范围。研究成果对于强冲击倾向性煤层注水参数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霄云煤矿1310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计算判断悬顶初次破断失稳位置,分析坚硬顶板破断时释放的大量弯曲应变能,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深部仰采孤岛工作面初采阶段的采动应力变化;基于悬顶破断释放的能量和初采期间应力集中系数超过发生冲击地压的临界值,判断深部孤岛工作面初采期间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较大;通过采取大直径钻孔卸压结合顶板深孔预裂爆破等综合卸压措施对初采阶段冲击危险性进行防治。结果表明:卸压钻孔形成的弱化带破坏了煤体承载结构,使靠近巷道的浅部煤体应力明显下降,且应力峰值向煤体深部转移;爆破对顶板进行损伤破坏,提前释放或转移了坚硬顶板积聚的弹性能,从而降低孤岛工作面初采阶段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