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黏滞力和毛管力的比(一般表示为毛管数Nc)在确定残余油饱和度方面是至关重要的.在从接近中间润湿转变到强水湿的润湿性条件下,确定了通过系统增大Nc对均质白垩岩残余油饱和度的影响.在裂缝性白垩岩油藏中水驱残余油饱和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润湿性.通过测量Nc不同时的可动油量,有助于确定三次采油的潜在目标.进行了一系列的注水驱油试验,以确定在不同润湿性条件下水驱中残余油量和增大毛管数之间的关系.通过Amott试验,用21个岩心柱样品建立并且量化了各种均匀分布混合润湿性条件.在水的Amott指数为0.3的润湿性条件下,Nc稳定时残余油最少.残余油饱和度随着毛管数增大而降低,在中等水湿到接近中间润湿条件下,水自吸后捕集的大量油开始流动.当增大毛管数时,在白垩岩油藏中得到的结果与在文献中报道的砂岩水驱残余油饱和度(随着润湿性和注入水PV变化)的结果相似.在采收率随着毛管数增加同时提高的情况下,采收率的穹隆形曲线(随着润湿性变化)反映了与较早水驱采收结果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一个3参数模型,该模型建立了水驱油藏或油田含油率递减与分流量采收率的关系.模型推导出预测水驱油藏采油量和产水量的方程,也可以用这些方程设计油田开采期限内任何阶段的水驱扩大项目.可以用这些模型方程估算老油田任何阶段的原油储量.用最小二乘方算法,通过模型方程与油田历史数据的拟合,得到了模型参数.用标准曲线法得到了数学算法所需的模型参数的最初猜测.推导出用于总液体流量稳定情况的含油率递减模型和典型的产量-时间递减之间的关系式.介绍了巴西几个油田含油率递减的实例,并且用递减模型确定了这些油田的最终采收率.最终采收率与油田开采期限内的产水量成正比,这与油田废弃条件下的水油比有关.当油田开采条件改变时,含油率递减趋势也改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安源煤矿选煤厂跳汰工艺流程改造的实践,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选煤厂工艺流程改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沿海吹填超软土地基,提出了"先浅后深"的两次真空预压施工方法,即无砂垫层改性真空预压处理浅层吹填土和二次真空预压处理深层软土。一次真空预压使表层土承载力满足施工机械进场条件后,再敷设砂垫层并布置深层塑料排水管,开展二次真空预压以处理深层软土。通过现场试验,测得了浅层和深层两个加固阶段的超净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和加固前后地基的剪切强度,发现两次真空预压法在沿海超软土地基加固中具有显著效果和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非常规气资源已成为美国能源供给的主要来源,而且在未来将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7.
8.
9.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称,估计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地区北极圈北部,待发现的石油储量为36.6×10^8 bbl(1 bbl=0.159m^3),天然气储量为651×10^12ft^3(1It^3=28.317dm^3)。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得克萨斯Scurry县SACROC单元CO2 EOR项目中应用智能井的实例研究.2005年初实施了一个5口井的先导性试验项目,以证实智能井井下流动控制阀能够限制或隔离产自采油井高渗透层的CO2和控制从注入井注入的CO2分布,目的是减少CO2在注入井和采油井之间的不必要循环,提高波及效率,增加采油量和提高最终采收率.智能井技术和工艺过程可应用于所有EOR/IOR油田开发规划中,特别是CO2 WAG中.实例中采用的智能井技术可以应用于层状、密封的和复杂的油藏中,特别是可以应用于二次和三次采油工艺中.初步结果显示,在保持经济采油量的同时,大幅度减少了CO2采出量.采用智能井设备还能够在不使用钢丝和电缆的情况下在1口井内对不同层进行选择性测试和实施增产增注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