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崩落矿石块度对放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志根  吴爱祥 《矿业快报》2006,25(10):10-12
从散体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矿石块度大小、粗颗粒矿石含量对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深入研究了放矿过程中崩落矿石块度对放矿规律及放出体大小的影响,得出了矿石块度组成是影响放出体形状和大小的重要因素的结论,对现场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堆浸工艺中氧化铜矿石粒级与浸出率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在堆浸工艺中氧化铜矿石粒级大小与浸出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4:1的液周比,pH〈2.0时,浸出此类氧化铜矿石,可以达到很好的浸出效果,浸出反应48h之后,就有部分铜被浸出,其浸出率可高达50%以上。当粒径由5mm缩小至1mm,其浸出率增大20个百分点;缩小至0.1mm,其浸出率可增大40个百分点。可见矿石粒径愈小,其比表面积就愈大,单位时间内溶浸液与矿石接触的面积就愈大,反应就愈充分,浸出率就愈高。矿石中铜的浸出率与矿石粒径基本呈二次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朱志根 《采矿技术》2013,(4):12-14,39
采矿方法选择是矿山开采设计的重要内容。针对贵州某铝土矿复杂多变的矿体赋存特征,通过矿体厚度及倾角的分类,结合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和国内外采矿的相关经验,提出适应矿体开采的采矿方法。  相似文献   
4.
掺入聚丙烯纤维的膏体中能有效改善充填体的抗压强度及峰后韧性,但由于聚丙烯纤维膏体的流动性与材料特性之间关系复杂,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膏体的管输阻力.以某矿山全尾砂和棒磨砂为试验材料,研究聚丙烯纤维掺量及长度对膏体流变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不同纤维掺量及长度下的膏体塌落度及扩展度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聚丙烯纤维膏体的经济成本.研究结果表明:塌落度及扩展度随聚丙烯纤维长度和掺量的增加而减小,聚丙烯纤维长度和掺量基本与塌落度呈负线性关系,聚丙烯纤维掺量与扩展度基本呈负指数函数关系;影响塌落度及扩展度的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纤维掺量、纤维长度,且扩展度受聚丙烯纤维长度和掺量的影响大于塌落度;与未掺聚丙烯纤维相比,掺入纤维的膏体 塌 落 度 降 低 了0.77% ~5.02%,扩 展 度 降 低 了3.70%~36.54%,膏体成本增加了2.95%~15.61%.最后,建立了关于纤维掺量及长度的流动性回归模型,回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粒径级配对尾砂沉降特性的影响,配制了5组不同粒径级配的尾砂,并对各组尾砂浆分别开展静态自然沉降、静态絮凝沉降和动态絮凝沉降试验,对不同浓密方式下的尾砂浆沉降效率和底流质量浓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00目颗粒含量低于60%时,尾砂沉降速度较快,采用静态自然沉降、静态絮凝沉降和动态絮凝沉降方式均能获得较高的沉降效率和浓密底流浓度。-200目颗粒含量超过60%时,尾砂沉降速度明显降低,泥层界面模糊不清,上层液中含固量较高,尾砂静态自然沉降变得困难,通过添加适量絮凝剂能提高尾砂沉降效率。对于-200目颗粒含量超过80%的超细尾砂,采用动态絮凝沉降方式,能同时获得较高的沉降效率和底流浓度。随着细颗粒含量增多,各组尾砂沉降的最大底流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样粒径级配的尾砂样品,动态絮凝沉降的底流浓度最高,静态自然沉降的底流浓度次之,静态絮凝沉降的底流浓度相对最低。  相似文献   
6.
自然崩落法放矿基本上都是在覆盖岩层下进行的。在放矿过程中,覆盖岩层废石会混杂在崩落矿石中从放矿漏斗一起放出,造成放出矿石贫化。经研究表明,覆盖岩层下放出矿石贫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放矿高度到达矿岩接触面而引起的接触面上贫化;另外就是覆盖层中细小废石颗粒的渗透作用引起的矿岩提前贫化。从实验的角度出发,结合崩落矿岩散体性质及流动特点,分别采用不同矿石颗粒组成和废石颗粒组成,对覆盖岩层下放矿进行室内实验,探明崩落矿岩块度非均匀性对放矿贫化的影响,对放矿控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外墙干挂石材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罗姗  朱志根 《山西建筑》2004,30(7):40-41
通过对山西省防震减灾指挥中心外墙干挂花岗岩石材的施工介绍 ,分析了外墙干挂石材常见的质量通病 ,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 ,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含水量对矿岩散体流动特性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矿岩散体中水存在的主要形式,阐述了矿岩散体流动性研究的重要性。分析了含水量对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的影响,及其对细小颗粒散体摩擦力和粘结力的作用机理,得出了在放矿过程中,有效控制矿岩散体的含水量,是避免放矿堵塞和放矿大量贫化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9.
以矿山露天坑和地下工程实际情况为工程背景,运用Midas-Flac3d耦合建模方法,建立了矿区采坑和地下巷道三维数值模型,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和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法,开展了露天坑不同的干排尾砂高度工况下边坡和地下巷道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排高度的增加,边坡安全系数逐渐增加;干排混合料起到加固坡脚和边坡挡土墙的效果;露天坑干排高度对下方巷道围岩位移和应力的影响较小;巷道围岩整体上处于弹性状态,稳定性较好,巷道局部小范围出现塑性区,应加强局部加固。并提出了露天坑和边坡面的防渗措施,为矿山露天坑和尾矿排放综合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某矿山深部巷道围岩的支护问题,采用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原岩应力大小及方向测量、岩石蠕变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深部高应力复杂条件下不同围岩级别的支护体系开展了研究.首先在该矿山埋深1500m 处布置3个测点,获得该中段的地应力大小、方向;对该中段3种典型围岩(大塘组、摆佐组及马坪组)进行取样,开展力学试验,获得3类围岩物理力学参数,并根据 HoekGBrown准则和相应设计规范对力学参数进行工程修正,获得工程岩体力学参数.然后对3类围岩进行蠕变试验,得出在地应力为45 MPa时,最佳支护时机分别为16h,8h,1h.最后借助FLAC3D对3种主要支护形式进行数值模拟及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大塘组宜采用混凝土,喷厚50~80mm 或锚杆支护,锚杆间排距为(0.8m×0.8m)~(1.0m×1.0m);摆佐组宜采用混凝土或锚网喷支护,喷厚80~100mm、锚杆间排距为0.8m×0.8m;马坪组采用锚网喷支护,喷厚100mm、锚杆间排距为0.6m×0.6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