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3D打印的明胶海藻酸钠凝胶支架对人牙髓细胞(HDPCs)的细胞毒性,及不同接种方法对细胞黏附生长的差异.方法 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DPCs,利用Bioplotter三维生物打印机进行明胶海藻酸钠凝胶支架的3D打印,选取第3代HDPCs,Cell Counting Kit-8试剂检测不同浓度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台盼蓝染色计数比较直接滴加低浓度细胞悬液与高浓度细胞浓缩液接种法,对细胞在材料表面黏附与增殖作用的差异.结果 不同浓度的材料浸提液均对HDPCs细胞毒性为0,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HDPCs在3D打印的明胶海藻酸钠凝胶支架上生长良好,先滴加高浓度的细胞浓缩液可以更有效的促进细胞对材料的黏附,5d后材料表面的细胞计数结果较滴加低浓度细胞悬液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的明胶海藻酸钠凝胶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促进HDPCs增殖的作用,可作为牙再生的支架材料,选择高浓度细胞浓缩液接种细胞更有利于细胞黏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锥形束 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观察下颌第1磨牙的根管解剖形态,为临床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由两名牙体牙髓专业医生筛选我院口腔科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进行 CBCT 检查的500名患者,共计924颗下颌第1磨牙的影像资料,分别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牙位、根管构型及钙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424名存在双侧下颌第1磨牙的患者中,76.2%(323)根管构型完全对称。924颗下颌第1磨牙中,双根率为76.7%(709),3根率即远舌根发生率为23.3%(215);近中根最常见根管类型为Vertucci IV型,占 71.97%(665),其次为II型,占23.70%(219);远中根最常见根管类型为I型,占 49.35%(458),其次为IV型占31.82%(292)。存在远舌根时,远舌根管口与远颊根管口距离为(2.94±0.27) mm。下颌第1磨牙根管钙化率与年龄有关,老年人钙化率高,中年人次之。 结论 华南地区人群下颌第1磨牙根管形态多样,变异性较大;CBCT 是观察根管形态的有效工具,可以为根管治疗提供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用RNAi技术沉默Mcpr1对大鼠牙乳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牙乳头细胞,用LipofectamineTM 2000将具有沉默Mcpr1作用的质粒pGenesil-shRNA、阴性对照的空载体转染大鼠牙乳头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半定量PCR检测沉默效率,噻唑蓝(MTT)检测沉默Mcpr1后牙乳头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沉默Mcpr1后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转染pGenesil-shRNA48 h后,Mcpr1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MTT结果显示转染pGenesil-shRNA后沉默组较未沉默组光吸收值明显增高,流式细胞仪检测沉默后的细胞周期在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结论:pGensil-Mcpr1 shRNA载体能够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Mcpr1基因对牙乳头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比较和评价Carisolv去龋技术和采用低速牙钻去龋治疗乳牙龋病的效果和患儿接受程度.方法:选择年龄6~10岁,双侧乳牙均患中龋的儿童100名,以自身半口为对照,分别用Carisolv和牙钻去龋,然后用复合体充填,记录去龋时间.采用问卷调查患儿对两种去龋方法的接受程度,1年后复查,观察修复体的情况.结果:Carisolv去龋时间(4.36±1.28)min长于低速牙钻去龋时间(2.60±0.84)min.82%的患儿认为Carisolv去龋疼痛轻于牙钻;多数患儿倾向使用Carisolv去龋.1年后复查表明Carisolv和牙钻去龋的修复体继发龋率、脱落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arisolv去龋时患儿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但去龋时间略长于牙钻去龋,多数患儿倾向于Carisolv去龋.Carisolv修复术后的继发龋率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AD/CAM高嵌体修复磨牙根管治疗后牙冠大面积缺损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60颗牙体重度龋损累及牙髓的磨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CAD/CAM椅旁技术进行全瓷高嵌体修复.分别在修复后6、12、18个月进行随访,参考美国公共健康会(USPHS)标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260颗患牙中,CAD/CAM高嵌体修复磨牙根管治疗后牙冠大面积缺损成功率为98%,其中3例发生修复体脱落,2例发生修复体折裂.结论:CAD/CAM高嵌体修复技术可以作为磨牙根管治疗后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文题释义: 牙髓干细胞:是牙髓组织中最主要的未分化间充质干细胞,同时也是牙髓再生中重要的种子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一定的分泌活性,可作为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替代来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血管生成及血管新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类细胞因子,可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且具有保护神经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由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半衰期短,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需通过复杂的控释系统进行缓慢释放。 背景:如何调控牙髓干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于牙髓干细胞促进牙髓再生,尤其是促进牙本质再生、牙髓内血管形成及神经再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综述影响牙髓干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因素,以期为牙髓再生及临床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思路。 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dental pulp stem cell;dental pulp regeneration;hypoxia;inflammatory mediator;bacterial virulence factor;growth factor;material”,中文检索词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牙髓干细胞;牙髓再生;缺氧;炎症因子;细菌毒力因子;生长因子;材料”,最终纳入56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与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血管生成及血管新生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类细胞因子,可促进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且具有保护神经与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牙髓干细胞是牙髓组织中最主要的干细胞,同时也是牙髓再生中重要的种子细胞,具有高度增殖、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等生物学特性以及一定的分泌活性,可作为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替代来源。牙髓干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活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缺氧、细菌毒力因子、炎症因子、生长因子及材料等均可影响牙髓干细胞表达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因此,调控牙髓干细胞表达及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使其更好地应用于牙髓再生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 ORCID: 0000-0001-9949-2604(何泓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小鼠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DSCs)与纤维蛋白胶复合快速成型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修复皮肤缺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GFP小鼠脂肪组织,获得GFP小鼠脂肪干细胞(ADSCs),并证明其具有成骨和成脂的多向分化能力,经体外扩增后复合纤维蛋白胶快速成型构建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15 只C57鼠随机分成3组:ADSCs复合纤维蛋白胶组织工程活性皮肤替代物实验组、单纯纤维蛋白胶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将各组相应材料分别移植于C57BL小鼠背部皮肤缺损处,比较观察创面修复效果.结果:分离的细胞具有不断的增殖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同种异体移植后,免疫荧光检测创面有大量GFP小鼠脂肪干细胞存活.ADSCs复合纤维蛋白胶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组织学观察显示,ADSCs复合纤维蛋白胶实验组上皮形成较厚,真皮层胶原纤维排列有序,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单纯纤维蛋白胶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GFP-ADSCs复合纤维蛋白胶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替代物移植后可加速小鼠皮肤创面愈合,提示以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纤维蛋白胶快速成型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用于皮肤缺损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龋病和牙周病状况。方法:纳入13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对照组人群行性别年龄(±3岁)的匹配,采用统一的方法行龋病和牙周病状况的检查比较。结果: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组的龋病患病率为67.69%,对照组为76.92%(P=0.096),与对照组相比,龋损牙数、缺失牙数、充填牙数和龋失补指数值均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095、0.423、0.054和0.581);患者组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牙周病指数值以及牙周病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龋病状况无明显变化,但牙周状况较差,在临床治疗时需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时间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口腔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130名患者进行龋病和牙周病状况调查,并根据透析时间进行分组,比较组间的口腔健康状况,同时分析口腔临床指标与透析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3组间的基本资料均衡,龋病状况无显著差异,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牙周病指数值随透析时间逐渐增加,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牙周病指标与透析时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液透析时间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牙周状况产生影响,透析时间是这类患者牙周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