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颌垫治疗儿童髁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35例(49侧)髁突骨折患儿。男25例,女10例;年龄3~13岁,平均7.3岁。致伤原因:跌伤18例,交通事故伤14例,暴力伤3例。受伤至就诊时间2~30 d,平均6.8 d。除3例不配合患儿外,其余患儿均出现不同程度张口受限,最大开口度为(22.74±7.22)mm。按部位分左侧髁突骨折12例,右侧9例;双侧14例;按骨折线分为囊内骨折35侧,髁突颈部骨折10侧,髁突颈下骨折4侧。采取口内上、下颌前牙区颌骨内植入4枚牵引钉并悬挂橡皮圈以达到颌间弹性牵引,配合使用患侧磨牙区加厚的颌垫;治疗后1个月拆除牵引钉及颌垫,并定期复诊。结果治疗期间除1例出现牵引钉松脱外,余均无牵引钉相关并发症发生。35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8年10个月,中位时间7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儿最大开口度为(38.82±2.02)mm。4例出现轻度关节弹响,6例出现开口时下颌偏斜。影像学检查示,24例(32侧)髁突骨折完全改建,余11例(17侧)至末次随访时髁突骨折中度改建。结论利用颌间牵引钉的前牙区弹性牵引,配合磨牙区颌垫是治疗儿童髁突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测量因髁突肥大而接受髁突高位切除术患者的术前、术后面部软/硬组织偏颌指数(AI),观察软/硬组织偏斜改善的关联。方法:接受单侧髁突高位切除术的髁突肥大患者15例,观测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软组织耳屏前点、下颌角点(Go’)、颏点(Me’)与面中线和Go’-Me’,及硬组织髁突外侧点(Col)、下颌角点(Go)、颏点(Me)和Go-Me的距离。计算得出对应AI值。结果:手术前后测量值配对t检验。经耳屏前点与经髁突外侧点AI值相关系数r=0.933,下颌角(AI)r=0.984,下颌骨体(AI)r=0.997,颏点偏移r=0.997,下颌升支(AI)r=0.645,仅耳屏前点(AI)P>0.01。结论:单纯的髁突高位切除术可有效的改善偏颌畸形;面部软组织偏斜的矫正与硬组织的矫正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面部软/硬组织下颌升支偏斜的改善不完全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症状颞下颌关节(TMJ)的关节杂音特点。方法利用K6-Ⅰ系统记录并分析42侧无症状的TMJ在下颌运动时的关节杂音,研究杂音声电图的波形、频率范围、峰值频率及振幅。结果42侧无症状的TMJ中有25侧在下颌运动时产生关节杂音,根据杂音的声电图波形、频率范围、峰值频率及振幅等,可将TMJ杂音分为4种类型。结论无临床症状的TMJ在下颌运动时可产生杂音,主要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总结分析10例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外强直患者的临床特点,如创伤及关节外强直类型、伴发颌面部骨折情况、病理、治疗方法及效果,为临床医师在诊断治疗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口腔颌面外科学见习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医学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作为承担重要口腔医学教育、科研及临床三位一体任务的口腔医学院,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负责多种层次医学生的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在临床教学中我们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不仅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口腔颌面外科的兴趣。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髁突矢状骨折继发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0年武汉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31例、48侧继发于髁突矢状骨折的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1例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平均外伤年龄15.6岁,其中23例(74.2%)外伤年龄小于16岁。病程3月~20年,平均病程6.5年。42侧强直关节的关节盘发生移位,6侧强直关节的关节盘完全破坏。强直关节标本镜下观察:内侧髁突骨折块发生废用萎缩性改变,外侧骨球区见软骨细胞呈灶性增生成骨,关节盘纤维结构紊乱、玻璃样变性。结论:青少年髁突矢状骨折易发生颞下颌关节强直,关节盘的移位损伤是颞下颌关节强直发生的重要条件。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首先发生在关节外侧,融合骨赘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软骨化生、成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中不同截骨方法的手术效果。方法:随访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97~2002年颞下颌关节强直手术患者78例,其中55例采用2种手术方法:裂隙关节成形术和保留关节盘的关节成形术,这2种术式均存在2种截骨:传统截骨法和改良的保留髁突法。用随访时开口度与术前开口度之差即开口度改善作为手术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然后分别统计分析。结果:平均随访3.19年,保留关节盘的2种截骨法t检验,t=1.22,P=0.24,无统计学差异;裂隙关节成形术2种截骨法的秩和检验P=0.59,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截骨法虽然对手术效果的改善不明显,但在恢复关节结构、面形及关系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再定位和稳定性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研究不同咬合板对不同TMD症状的疗效对比。方法:TMD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再定位咬合板和稳定性咬合板进行治疗,在佩戴后第1、2、4、6月复查并调磨,同时做影像学检查,记录患者疼痛指数、关节弹响及张口度的变化。结果:稳定性咬合板对治疗关节疼痛效果优于再定位咬合板(P<0.05);再定位咬合板对治疗关节弹响效果明显高于稳定性咬合板(P<0.01);两种咬合板治疗6个月后张口度与治疗前比较才有效果(P<0.05),且两种咬合板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性咬合板治疗关节疼痛效果较好,再定位咬合板对治疗关节弹响效果好,两种咬合板对改善颞下颌关节病的张口度稍有作用,两种咬合板都能使咬合紊乱的牙齿脱离接触而达到新的咬合关系,使髁突复位到关节窝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地塞米松诱发 NIH小鼠先天性腭裂时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 GD12 1 2天小时给怀孕小鼠腹腔注射磷酸地塞米松注射液 ( 5 0 mg/kg) ,对照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GD13 1 2 、GD14 1 2 、GD15 1 2 天小时 取出胎鼠头部标本 ,作冠状位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胚胎腭中 EGFR的表达。结果  EGFR的表达随胚胎腭的发育而增高 ,实验组 EGFR增高的速度较慢。结论 地塞米松诱发先天性腭裂发病与 EGFR表达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