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牙髓成牙本质细胞层中有无毛细淋巴管及其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取牙根发育完成的健康恒前磨牙15颗,纵向劈开后在2.5%戊二醛中4℃固定1h,完整地取出牙髓,切成截面积约为1mm^2,长约3mm的小长条,再在同一固定液中固定2h,后固定,包埋,半薄切片定位,选取5例牙髓进一步作超薄切片,铀铅染色,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在成牙本质细胞层中观察到具有典型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特点的结构。结论在牙根发育完成的年轻恒前磨牙成牙本质细胞层中有毛细淋巴管,其具有与其他组织毛细淋巴管基本相似的超微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患者男,32岁,因右侧下颌牙疼痛3 d就诊。检查:45远中邻面深龋坏,探诊(+),有穿髓孔,冷诊(++),热诊(++)。诊断为45急性牙髓炎,拟行根管治疗术。术前X线片显示45为双根,44亦为双根。将45在局麻下开髓,揭髓顶,找到颊2舌1三个根管,拔髓,采用常规法进行根管预备、冲洗后封FC棉捻。3 d后复诊进行根管充填。根充后的X线片清晰显示该牙有3个根管。对侧X线片显示34、35也为双根。2讨论下颌前磨牙多为单牙根单根管,近年来随着根管解剖结构研究的深入,发现其根管形态复杂,存在许多变异。C leghorn等[1,2]对4 462颗下颌第一前磨牙牙根和根管形态进行了文献回顾,其中8  相似文献   
3.
龋病的发生是在牙本质脱矿后由多种外源性和内源性蛋白水解酶分解牙本质基质所造成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是最近发现的内源性蛋白酶中的一种,它在龋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牙本质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性质、来源、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宫艳红  汪竹平  王铎  平凡  贺长历 《山东医药》2010,50(22):104-105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甲硝唑液(简称地甲液)消毒根管对根管治疗术诊间痛的防治效果。方法 326例龋源性无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中103例(103牙)第一次就诊时开髓、拔髓、冲洗,暂封FC棉球,2 d后对患牙行扩根、冲洗,拭干根管后置FC棉球暂封(A1组);118例(118牙)扩根、冲洗、拭干根管后放FC棉球暂封(A2组);105例(105牙)扩根、冲洗、拭干根管后将5 mg/ml地塞米松注满髓腔底,用小号扩大器逆时针方向送入根尖,再将0.2%甲硝唑液注满髓腔,同样用扩大器送入根尖,暂封(A3组)。龋源性慢性牙髓炎患者中126例(126牙)完成根管与背后放FC棉球暂封(B1组),110例(110牙)完成根管预备后注入地甲液暂封(B2组)。将出现根管治疗诊间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C1组51例(51牙)重新行根管冲洗后封地甲液,C2组55例(55牙)根管开放后口服甲硝唑0.2/次,3次/d,第1、3天复诊。结果共106例(106牙)发生根管治疗诊间痛,其中A1组24牙、A2组45牙、A3组10牙、B1组21牙、B2组6牙。根管治疗诊间痛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A2组、A1组、B1组、A3组、B2组,组间比较P均〈0.05。出现根管治疗诊间痛者给予相应治疗后第1天C1组有效45牙,C2组14牙,两组相比P〈0.05;第3天C1组有效50牙,C2组51牙,两组相比P〉0.05。结论地甲液根管消毒防治根管治疗术诊间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硅对脱矿釉质再矿化的影响.方法:用基础再矿化液和加硅的再矿化液对脱矿后的离体恒前磨牙牙釉质标本进行再矿化处理,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及组织学变化.结果:对照组蜂巢状结构清晰,凹陷底部见球状沉积物,已变浅.实验组蜂巢状结构不清晰,大量微球状和球状颗粒沉积,凹陷变浅,有的地方已经填平,呈光滑形态.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对根面牙本质有机质的降解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拔除的健康无 龋阻生牙,切取根颈1/3处约5 mm厚的牙体,制成牙本质组织块,随机分为4组。第1组用酸溶液脱矿处理21 d 后,放入MMP-1溶液中孵育7 d;第2组仅用酸溶液脱矿处理21 d;第3组仅用MMP-1溶液酶解7 d;第4组为正常牙 本质标本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将各标本切割制作样本,脱水干燥,喷金,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酸和酶溶液共 同处理的标本牙本质硬组织脱矿明显,牙本质小管管腔失去原有形态,边界不清,周围暴露的胶原纤维断裂不连 续,排列杂乱不规则。酸或酶溶液单独处理组未发生明显的基质纤维降解现象。结论 内源性蛋白酶参与了根面 龋的发生发展过程,MMP-1能够明显降解脱矿后的牙本质有机质。  相似文献   
7.
继发龋牙本质中有机酸含量的气相色谱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法对继发龋牙本质中的有机酸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继发龋形成原因。方法收集45颗牙齿继发龋牙本质标本,用25g/L偏磷酸溶解并匀化,低温离心,取上清液加入100g/L高碘酸混匀后进样作样品乳酸分析,其他有机酸直接进样上清液分析。结果大多数继发龋牙本质标本中检测到乳酸、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存在,少数标本中检测到成酸。测得的有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甲酸(23.27±4.36)g/L;乙酸(3.65±1.49)g/L;丙酸(2.38±0.48)g/L;乳酸(1.25±1.20)g/L;丁酸(0.89±0.36)g/L和成酸(0.05±0.13)g/L。结论继发龋牙本质中的有机酸以甲酸、乙酸和丙酸为主,占所有有机酸组成的93%,主要是细菌利用龋损中胶原等内源性物质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东省中老年城乡人群牙周病的流行现状,为山东省牙周病的防治提供资料支持。[方法]2005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抽取的35~44岁(中年组)、65~74岁(老年组)城乡常住人口合计1 578人,调查牙周探诊深度(PPD)和附着丧失(LOA)。[结果]调查中年组790人,老年组788人。浅、深牙周袋检出率,中年组分别为39.24%、4.68%,老年组分别为56.60%、11.80%(P0.01);男性分别为53.48%、9.86%,女性分别为42.31%、6.61%(P0.01、P0.05)。附着丧失4~5 mm、6~8 mm、9~11 mm、≥12 mm的检出率,中年组分别为33.54%、8.86%、1.65%、0.38%,老年组分别为71.45%、35.91%、11.68%、2.66%(P0.01)。附着丧失≥4 mm的检出率,老年组为57.74%,中年组为39.49%(P0.01);男性为53.98%,女性为43.20%(P0.01)。[结论]山东省中老年牙周袋及附着丧失情况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S—IgA作为口腔防御系统的第一道屏障,在龋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抗体可较好地解决S—IgA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问题。本文就转基因植物表达系统的特点,抗体生产中所涉及的问题及S—IgA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变形链球菌免疫防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是致龋的重要因素。作者从免疫学角度论述了控制变形链球菌和免疫防龋研究的新进展,综述了鼠单克隆抗体、转基因植物抗体、蛋黄抗体和抗变形链球菌抗原的牛奶抗体产生的局部被动免疫,指出这可能是一种比主动免疫更安全的防龋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