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稳定型牙合垫和再定位牙合垫对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牙合垫治疗的32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中使用稳定型牙合垫治疗的病例18人,再定位牙合垫14人,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关节弹响、疼痛程度(VAS)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及关节弹响状况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牙合垫对关节弹响的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稳定型牙合垫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VAS低于再定位牙合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牙合垫均可有效地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再定位牙合垫主要用于治疗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稳定型牙合垫治疗关节疼痛的疗效优于再定位牙合垫。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稳定性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郑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40例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稳定性牙合垫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的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最大开口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开口度、疼痛程度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及体征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同时点比较,张口度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及治疗后3、6个月时VAS、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raniomandibular index ,CMI)和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 , D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上腔注射透明质酸钠联合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疗效优于单纯的关节上腔注射治疗透明质酸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髁突骨折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采用手术治疗的116例(146侧)髁突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功能、面神经损伤和术后瘢痕等作为术后评价标准;对患者的术前、术后、以及随访的影像片进行数字化分析.随访时间3个月~20年。结果:116例髁突骨折病人中,采取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术86例和髁突摘除术30例。手术开放复位坚强内固定(ORIF)的研究组中,手术进路及固定方式与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这些并发症包括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下颌偏斜,面神经损伤,术后瘢痕,以及咬合关系紊乱,张口受限甚至关节强直等。结论:根据髁突骨折的分型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髁突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坚强内固定效果较好,但不同类型的髁突骨折应选用不同的手术进路及合适的复位固定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比改良三角瓣与传统三角瓣对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探讨改良三角瓣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110例门诊就诊需要拔除第三磨牙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改良三角瓣组和传统三角瓣组,记录患者术后2、7d的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术后2d,改良三角瓣组的肿胀程度(Z=-3.432)和张口受限程度(t=19.188)均小于传统三角瓣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7d无此差别(P>0.05).而在疼痛程度方面,两者在术后2d和术后7d均未看到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三角瓣相比,改良三角瓣早期并发症更轻,熟练掌握后操作更容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3D打印导板辅助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第2支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采用射频温控热凝治疗的原发性第2支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临床随访研究,其中32例采用3D打印导板辅助穿刺(导板组),20例采用常规经翼腭窝穿刺(常规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穿刺操作时间、手术时间、穿刺成功率、术后即刻疼痛程度(VAS),采用巴曼神经学研究所分级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随访时间为1年,观察疗效。结果 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疼痛均明显缓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板组患者的穿刺操作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NI分级标准,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导板辅助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原发性第2支三叉神经痛,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3D打印模板引导射频热凝术联合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下颌支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9月在郑州市口腔医院接受射频热凝治疗的5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下颌支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以3D打印模板引导射频热凝术联合注射阿霉素为研究组(n=25),以3D打印模板单纯辅助射频热凝术为对照组(n=25),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3、6、12个月时的疼痛情况,即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Brisman三叉神经疼痛疗效评定标准对术后各随访时间段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后即刻VAS及术后1、3、6、12个月时的VAS与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Brisman三叉神经痛疗效评定标准,2组患者在术后1和3个月时的有效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和12个月时,研究组的有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对照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复发1例,术后6个月时复发2例,术后12个月时复发4例;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模板引导射频热凝术联合注射阿霉素治疗三叉神经下颌支痛,可增强治疗的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涡轮钻拔除法治疗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于郑州市口腔医院收治的150例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依据不同拔除方式划分成观察组(涡轮钻拔除法)和对照组(凿骨劈冠法),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拔除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01±0.26)分,低于对照组的(1.68±0.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患者,通过采用涡轮钻拔除法模式,将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提升拔牙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梯度旋转下降法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裂术后鼻唇部对称性的改善程度及稳定性。方法:采用梯度旋转下降法修复30例左侧完全性唇裂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年采集照片,测量鼻唇部的相关指标,并使用配对t检验比较其对称性和稳定性,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鼻翼点、鼻翼基部点、唇峰点健、患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鼻翼点、鼻翼基部点、口角点健、患侧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唇峰点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除鼻翼点(P<0.05)外,其余标志点健、患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周,各指标距面部中线的距离均小于术前。除鼻翼点外,其他标志点术后1周与术后1年的对称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梯度旋转下降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唇部的对称性恢复较为理想,且术后效果稳定;而鼻部对称性较差,但经过自我调整,1年后略有好转。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比较两种止血材料在不停用阿司匹林患者拔牙术后的止血效果。 方法:收集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9 月于郑州市口腔医院就诊的 203 例不停用阿司匹林的牙拔除术患者病历,此 203 例患者均采用微创拔牙法 拔除患牙,其中拔牙术后使用胶原蛋白海绵止血的 68 例为 A 组,使用胶质银止血明胶海绵止血的 67 例为 B 组, 不使用止血材料仅压迫止血的 68 例为 C 组。分别观察 A、B、C 组患者拔牙后 30 min 、60 min、24 h 后的止血情况。 结果:拔牙后 30 min、60 min,A 组患者的止血率均高于 B 组和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拔牙后 30 min,B 组患者的止血率高于 C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拔牙后 60 min,B 组患者的止血率略高于 C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拔牙后 24 h,三组患者的止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胶原蛋白海绵及胶质银止血明胶海绵均可以促进血凝块形成,有效缩短不停用阿司匹林患者拔牙术后的出血时间,且 胶原蛋白海绵止血效率明显高于胶质银止血明胶海绵,尤其是胶原蛋白海绵术后早期即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且具有操 作便捷、生物相容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