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安珂(ENCOR)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对分散型乳腺结节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分散型乳腺结节患者病例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乳腺肿块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术中失血、切口长度、手术时长、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 d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5.45%)低于对照组(18.87%),且复发率(7.27%)低于对照组(22.64%)(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乳腺微创旋切系统应用在乳腺肿瘤诊治中的疗效显著,可缩短分散型乳腺结节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带来的伤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术后患者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超声检查在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胆道闭锁的超声表现,评价其在先天性胆道闭锁的诊断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66例因持续性阻塞性黄疸住院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肝门区结构、胆囊形态及收缩功能并与手术、腹腔镜、病理及临床结果对照。 结果22例胆道闭锁患儿中的18例出现肝门区纤维块阳性。9例呈无腔胆囊,8例呈瘪小胆囊、5例充盈胆囊。15例餐后胆囊无变化,7例胆囊有变化但收缩率小于50%。4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未出现肝门纤维块阳性结果,1例呈无腔胆囊,5例呈瘪小胆囊,38例充盈胆囊。6例餐后胆囊无变化,14例胆囊收缩率小于50%,24例胆囊收缩率大于50%。 结论:肝门区纤维块阳性可作为诊断先天性胆道闭塞(BA)的一个可靠的客观指标,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是82%,特异性100%,准确性94%。胆囊的形态尤其无腔胆囊对两组病例的鉴别诊断有意义,诊断胆道闭锁的敏感性41%,特异性97%,准确性78%。胆囊的收缩功能也是鉴别两组病例的一个重要指标,胆囊收缩大于50%可以排除胆道闭锁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MRI/CT在诊断脂肪母细胞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在本本院治疗的20例小儿脂肪母细胞瘤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脂肪母细胞瘤的超声特征为肿块边界欠清,边缘欠规则,包膜显示欠清,内部回声分布均匀或欠均匀,以稍中低回声为主,内可见稍强回声的条状样结构,部分表面呈分叶状,彩色多普勒(CDFI:):肿块内或周边可见少量低速条状血彩分布;MRI或CT主要表现为稍低信号(密度)或稍高信号(密度),其中可见稍强回声分隔影,当进行增强CT扫描时可见分隔影增强;当进行脂肪抑脂序列时部分病例可见脂肪被抑制.结论 超声、MRI/CT对于脂肪母细胞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常规静态超声在诊断临床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2名疑似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患儿的1 224个关节进行超声检查,依据 Graf法分型、Morin法评价关节的稳定性并动态追踪最终的发育结果.结果 临床疑似病例中,87.4%分类为I型形态学正常的髋关节,9.8%分类为Iia型生理不成熟型关节,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源性腹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腹痛来本院就诊并经肠道超声检查诊断为肠道异常的患儿的超声资料,分析超声检查的初步诊断结果与确诊结果的符合率及超声特征。【结果】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与确诊结果符合率94.6%(2612/2760),不符合者5.4%(148/2760),包括阑尾炎146例,肠息肉并继发性肠套叠2例;肠套叠的横断扫查图像呈“同心圆征”或“靶环征”,中央呈不规则混合回声;阑尾炎的典型声像图呈蚯蚓或腊肠样回声,边缘毛糙,宽窄不一,壁厚呈双边影,横切面呈双环征,腔内可见不均匀回声;肠旋转不良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显示红蓝相间的螺旋状血流信号;过敏性紫癜的典型声像图显示为局部肠管扩张,伴不均匀的肠壁增厚,肠腔呈向心性或偏心性狭窄;肠重复畸形的典型声像图表现为腹腔内囊性包块,边界清,壁较厚,囊壁呈三层,由外至内呈强、弱、强回声,即“双环征”;肠息肉的典型声像图显示为边界清晰可具有不规则形态的中等回声结节,内部可见细小囊腔,数量不等;血供丰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源性腹痛中诊断价值高,不同病因的腹痛具有特畀性的超声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与膀胱炎性增生性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膀胱增生性病变进行诊断,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二维超声观察增生性病变的位置、大小、外形、表面、内部回声、与膀胱肌层的关系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增生性病变的血流分布情况,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本组30例中,11例为膀胱横纹肌肉瘤.11例为炎性增生性结节,8例为不均匀性膀胱壁增厚;其中1例增生性结节误诊为横纹肌肉瘤。膀胱横纹肌肉瘤与炎性增生性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有各自的特点。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膀胱横纹肌肉瘤与膀胱炎性增生性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55例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新生儿肠旋转不良并中肠扭转病例的图文资料。结果:55例患儿均出现典型或非典型漩涡征血彩,41例出现肠系膜上静脉扩张,6例伴有肠壁增厚、肠间积液,2例合并腹腔囊性肿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根据SMV与SMA的位置关系及有无漩涡征判断是否存在肠扭转,对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选择正确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肠淋巴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例儿童原发性肠淋巴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及临床病理资料,总结儿童原发性肠淋巴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儿童原发性肠淋巴瘤超声主要表现为肠壁明显增厚或肠壁肿块样回声,局部回声均匀减低、血彩异常丰富,未受侵犯的肠壁层次清晰;常好发于回盲部,易合并肠套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儿童原发性肠淋巴瘤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在肠淋巴瘤与其它肠道疾病的鉴别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动态观察食管裂孔及周围的超声声像,明确食管裂孔声像对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4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成3组:正常组(A)、其它病理原因致胃食管返流组(B)及先天性食管裂孔疝组(C)。超声观察食管裂孔及食管胃连接部纵切面,测量餐前、餐中食管裂孔宽度,连续向周围旋转扫查观察食管与胃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组(年龄1天至2岁)食管裂孔无明显差异(P>0.05),A、B组无明显差异(P>0.05),A、B与C组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A、B组食管裂孔成“犀鸟头盔”征,食管裂孔连接处呈鹰嘴状,C组食管裂孔层次不清晰,隔上下呈哑铃状或葫芦状。结论:通过测量食管裂孔宽度,动态观察食管裂孔周围的变化,超声可以明确诊断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并将其和其它上消化道疾病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速度矢量成像(VVI)技术评价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的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探讨VVI对于急性期KD患儿左心收缩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确诊KD急性期患儿,根据有无冠状动脉扩张,将其分为冠脉扩张组、无冠脉扩张组两组,并与30例正常儿童左心室收缩功能数据对照,常规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室缩短率(FS),每搏量(SV),使用VVI技术测量左心室各节段最大纵向运动速度(Vp),应变(s),应变率(SR)。【结果】所有研究对象EF、FS、SV测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扩张组、无冠状动脉扩张组Vp,S,SR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冠状动脉扩张组较无冠状动脉扩张组的Vp,S,SR测值在基底段、中间段下降(P〈0.05)。【结论】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急性KD患儿左心整体功能正常时,VVI技术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出现减退,提示VVI技术可以定量评估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