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国产CAD/CAM系统的全冠边缘适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国产CAD/CAM系统的全冠边缘适合性。方法 以 1例患者的一颗需要全冠修复的下颌第一磨牙为研究对象 ,按照全瓷冠的要求牙体预备后 ,制取印模 ,翻制 10副模型 ,利用吕培军等人研制的CAD/CAM系统制作 10颗全冠 ,在扫描电镜下观测全冠边缘和预备体之间的间隙大小。结果 全冠边缘和预备体之间的间隙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 :颊侧 12 4 .9μm± 2 5 .5 μm,舌侧 12 5 .7μm± 4 6 .6 μm,近中 14 7.8μm ± 14 .6 μm,远中196 .5 μm± 34.8μm。所有间隙的均值和标准差为 14 0 .9μm± 4 3.8μm。结论 国产CAD/CAM系统制作的全冠 ,其边缘适合性在临床上可以接受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全冠修复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过程中引入功能路径技术(FGP),对修复体(牙合)面进行精确调整,旨在获得符合解剖生理要求的修复体(牙合)面形态。方法 选择1例左下第一磨牙全冠修复患者,牙体预备后常规制取印模并灌制工作模型,对工作模型进行机械法扫描获取其表面数字信息。在患者口内取得牙尖交错位(ICP)和FGP咬合记录,将其放置于工作模型上进行机械法扫描获得表面数字信息。在全冠修复体CAD过程中,将ICP和FGP咬合信息作为约束条件,对修复体(牙合)面的牙尖和窝沟形态进行精确调整,使其符合患者个体的咬合特征,消除(牙合)干扰。结果 利用FGP咬合记录,在CAD过程中调整了全冠修复体的(牙合)面解剖形态,使修复体(牙合)面形态符合个体动态咬合的解剖生理要求。结论 FGP简单实用,可用于全冠修复体CAD,获得符合动态功能的(牙合)面形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再定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名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患者戴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复诊,行关节常规检查并拍x线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再定位咬合板治疗,18名弹响患者中13名(72.22%)弹响完全消失,10名疼痛患者中8名(80.00%)疼痛消失,14名下颌运动异常患者中10名(71.43%)转为正常。26名患者认为治疗有效(92.86%)。结论再定位咬合板对治疗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口腔修复学既是口腔通科医师培养的支柱学科之一,又是口腔专科医生培养的一个主要学科,所以,口腔修复教学在口腔医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与国外相比,国内口腔医学教育在临床前教学阶段长期存在着重视理论教学轻视临床技能实验室训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