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起夜逐渐频繁,对空间的适应能力逐渐下降。为了保障老年人夜间行走安全,居家环境下的辅助照明系统亟待改善。首先通过对老年人夜间行走情况与其居住空间情况进行调研,总结辅助照明现状与夜间行走空间的基本情况。然后,基于3种空间原型与2种路径原型,依托于适老建筑实验室进行空间模拟实验研究,并对不同辅助照明的位置进行满意度评价与分析。最后,提出老年人夜间行走辅助照明位置建议,以期为适老化夜间行走辅助照明环境设计与改造提供依据,提高居家养老安全性与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正在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居家养老成为普遍的养老方式。居家适老化改造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关注。国家在政策上、改造经费上对困难老年人家庭的改造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对于一般家庭来说,如何提升老年人整体居住环境的质量,是建设、改造“适老好房子”的关键。本文从整体居住环境提升层面,对改造内容和判定标准进行了探讨,旨在推动引导有需要的老年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更好地满足城乡老年人家庭的居家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养老机构中非特定功能的 公共活动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市两 所特大型养老机构中分散式公共空间与集中 式公共空间利用实态的比较分析,明确自理、 介助、介护老人的行为特点。并从公共空间 的物理环境、位置、空间形态与尺度、与居室 的距离等方面,分析公共空间使用时的影响 要素,明确使用者的空间需求。在此基础上, 提出养老机构公共空间设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适老化社区营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实现老年人原居安老的重要依托。以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街道三家服务类型较为齐全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为例,通过调研驿站全托、供餐、居家照料服务利用者的居住距离来探讨驿站的合理服务半径,并藉由对全托老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以及周边社区老人对驿站供餐服务利用实态的观察调查,研究驿站利用者的行为特点以及照料护理服务的空间需求,进而提出驿站规划布局和空间设计的建议,以期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更好的空间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6.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如何营造适老的出行环境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和步态的变化,对于出行环境的无障碍设计仅是基本要求,更多针对老年人身体特征及步行特征的精细化设计要求有待深入研究。通过对老年人步态的实态调查与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了老年人的步态特征、目前步行环境存在的危险因素以及不同步态特征对步行环境的需求,进而在城市社区慢行道路、道路关键节点、公共活动空间等方面提出适老化步行系统的精细化设计原则与设计要点,旨在为老年人营造更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