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氧化铜矿硫化浮选中硫化钠大量消耗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氧化铜矿硫化浮选中硫化钠用量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动态跟踪的方式测量矿浆中S2-浓度的变化,初步探索了氧化铜矿硫化浮选中S2-的去向.结果表明,硫化钠在氧化铜矿硫化浮选中除了用来活化氧化铜矿外,还可以被氧化铜矿催化氧化,这也是在氧化铜矿硫化浮选中硫化钠大量消耗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平均粒径分别为0.28 mm、0.40 mm、0.52 mm、0.80 mm的棕刚玉为磨料对I等高铝砖进行常温垂直气固冲蚀磨损试验,对磨料和靶材冲后表面进行扫描电镜显微结构分析,在宽粒径范围内研究磨料粒径对靶材耐磨性与冲蚀机制的影响.借助ANSYS/LS-NYNA软件建立多粒子冲蚀模型,分析不同磨料粒径下的冲蚀行为.结果表明:I等高铝砖出现"粒径效应",临界粒径0.40 mm;靶材最大等效应力随磨料粒径的增加而增加;平均粒径≥0.40 mm时磨料发生破碎,0.28 mm、0.40 mm、0.80 mm磨料冲蚀下靶材的主要冲蚀机制分别是基质和骨料微切削、基质和骨料断裂、缺陷处断裂.  相似文献   
3.
选矿药剂的种类有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有机合成的产品,合成的有机选矿药剂需要消耗很多的化工原料。本论文以新疆某地化工厂废液为研究对象,对该废液进行回收利用,制成新型捕收剂JL01来代替丁基黄药。  相似文献   
4.
数值模拟已经成为研究水力旋流器流场理论的重要手段,论述了国内外对于水力旋流器内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雷诺应力模型作为目前水力旋流器流场模拟的重要模型虽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很大缺陷。通过分析研究成果提出了对于雷诺应力模型的改进和完善,今后对水力旋流器数值模拟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选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影响因素多,其中不少因素又具有随机性,因此生产过程、选矿方法以及设备的研制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解决.而数学模型的建立,可使复杂过程简单化.从数学模型的角度,对直流型磁选柱中的颗粒进行受力分析,通过建立颗粒在磁选柱中力的模型,可为该设备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一种基于三菱Q02U PLC的工业燃煤锅炉控制系统以及硬件配置、软件编程、控制方法等。实际应用表明该控制系统控制效果良好、调节速度快、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7.
矿物粒度测定方法的比较及发展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现有的矿物粒度测量方法及仪器的分析比较,系统阐述了各自的利弊,对于指导实际生产中的粒度检测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以硅莫砖为靶材,在25~1 200℃温度范围内进行弯曲应力–应变曲线测试和垂直气固冲蚀磨损试验,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靶材冲蚀后形貌,研究其脆塑性变形特征与高角冲蚀下的常温/高温气固冲蚀机制,并阐明两者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硅莫砖冲蚀磨损率随冲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1 200℃出现最小值0.95 mm^3/g;开始的塑性变形温度为800℃;在弹性变形阶段(25~800℃),冲蚀磨损率与抗折强度成反比,主要冲蚀机制是冲击应力下骨料与基质的脆性断裂;在塑性变形阶段(800~1 200℃),冲蚀磨损率与塑性应变量成反比,与弹性模量成正比,塑性变形逐渐成为主要冲蚀机制,是否伴随脆性断裂,由骨料和基质的临界断裂应力决定;本实验条件下800℃时主要冲蚀机制为微切削和基质断裂,1 200℃时仅为微切削。  相似文献   
9.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磨矿分级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兰  贾瑞强  钱鑫 《中国矿业》2001,10(5):44-46
针对磨矿分级系统的特点,采用模糊逻辑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磨矿分级智能控制系统。仿结果表明:系统搜索速度快,控制精度较高,不依赖被控对象,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硫化矿电化学浮选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近年来硫化矿电化学浮选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分析了黄铜矿、方铅矿、磁黄铁矿、铁闪锌矿单矿物的电化学特性,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