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地域建筑创作愈发呈现出多元化特性,表现为建筑思维的多样呈现,建筑时空的多元关照,建筑逻辑的多项把握等。建筑地域性表达需要从建筑本体出发,同时关注社会性,从地域、文化、时代、技术等多层次关照、多向系统整合、多元适应表达。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创作过程中的“激情与宁致”二个方面作出分析,认为建筑对环境的观照就二者统一,并以实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传统侨乡村落的生活和周边环境正在发生巨大改变,年轻一代的海外华人对祖籍地的情感日益消减,认同危机出现,传统侨乡文化面临内外双重挑战。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在全球化文化趋同的背景下,如何保持传统侨乡的文化特色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对厦门市新垵村的田野调查,从历史人类学、社会学视角解读其历史文化,探访当下的文化表征,探索有效策略以保护并发展传统侨乡文化,启发后续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新兴文化媒体和消费者品位等文化力量作用下,城市有意识地利用文化和媒体,通过对原真性的利用与"虚构",将城市形象从老旧、破败之地转变为目的地文化。这满足了一种"起源式"的与众不同的体验,成为城市更新和建筑绅士化改造的文化支撑力量。文章以沙坡尾大学路两侧的建筑改造为例,探究改造所折射出的目的地文化中的真实诉求与"原真性"的利用,最后将视角切换到真正生活在社区中的人们,指出"原真性"利用的复杂性和矛盾点。  相似文献   
5.
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建筑批评三位一体,是建筑设计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三个因素是不可分割的。但是目前中国的建筑批评学发展是处于弱势的地位,并且影响到了建筑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本土建筑批评体系的研究,指出其中不足,进而总结出建立本土化建筑批评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闽南大厝大民居的建筑形态,揭示其成因及文化体现,并初探在新时期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8.
设施管理是综合管理科学、建筑科学、行为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全过程性和技术性的特点,建筑院校的课程建设应积极应对。文章从优化教学内容、加大相关课程设置、补充课外教学几方面思考对策,并结合厦门大学建筑学专业近年的改革和创新实践,探讨建筑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城市败笔──中国当代八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缺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 10-20年当中.从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乃至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旧貌换新颜”的古老城市,我们无法发出自信与轻松的微笑,因为这些城市积淀多年的原有历史文化风貌离我们越来越远。走入了向往“现代化”的误区。急功近利的开发破坏了城市的历史风貌、文脉传承。形成了“城市败笔”,它们将给城市曾经拥有的辉煌过去、现代业绩抹上极不光彩的一笔。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文中8位学者剖析了几座典型城市产生“败笔”的原因及其后果,我们不禁要思考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风貌保护确乎是一对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吗?恳请政府有关部门.开发商、设计人员以“败笔”为戒,理清建设思路、放宽视野、切勿盲从“现代化”的诱惑.不要让古老的城市在向“现代化”挺进的过程中失去更多令世人骄傲的文化遗产。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相似文献   
10.
德国城市气候地图发展及其规划引导作用衍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气候分析的核心成果,城市气候地图利用数字化技术,通过二维图纸展示指定范围内各类城市气候问题的现状与发展预期,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提出建议,是科学引导城市规划与发展决策的辅助工具。基于气候分析普及程度与技术水平,梳理了德国城市气候地图的发展历程,归纳其规划引导作用的衍变趋势。研究表明,高时空分辨率城市气候地图对于城市规划实施系统化、精确化、强制化的引导是有效缓解城市气候问题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