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已经步入城镇化发展中后期,城市发展逐步从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入存量提质的新时代."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等国家重点工作都是以治理"城市病"为切入点的城市更新手段.试点城市建设方法大多采用了"顶层专项规划+片区系统方案+重点工程建设"的方案路径,其中"片区"作为更新路径的腰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以片区为单元的组团式更新,也可解决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碎片化"问题.本文以荆门为例,通过选取历史片区、商业街片区、老旧社区片区等城市不同类型的重点片区,构建了"诊断性评估、系统性更新、适应性设计"三个维度的更新策略,为开展"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快速粗放式的城镇化建设带来了各类“城市病”问题,城市滨水绿地生态环境品质也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通过生态修复重建城市蓝绿空间,恢复滨水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有助于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和健康。本文总结蓝绿空间、滨水绿地的内涵和建设意义,在分析了我国不同文明时期下蓝绿空间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不同水域性质下滨水绿地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针对问题总结了滨水绿地在生态修复方面的关键方法,并明确了具体的修复措施、功能目标等内容,为我国滨水绿地的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工业城市,正处于工业污染严重、棕地荒废闲置、生态环境恶化、公共服务设施缺失等"城市病"的高发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是针对治理"城市病"、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补足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新理念。以"三线"建设的代表湖北荆门为例,提出了"问题识别→网络构建→任务筛选"的生态修复技术以及城市修补策略,初步探索了工业城市双修的规划方法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一、"城市双修"概念及目标 (一)"城市双修"概念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在这几十年过程中,中国的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到58.5%,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伴随着出现了许多问题,欠下了不少生态账、配套账、民生账.许多城市已跨越了高速发展期,开始转向内涵式的更新发展阶段.2015年4月,时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到三亚调研时,针对三亚城市转型的特点和城市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提出在三亚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了城市体检八项指标中的生态宜居和安全韧性两项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及国内相关标准,构建了综合指标体系库,运用统计分析、理论分析及问卷调研等筛选方法,将"自上而下"的理论研究与"自下而上"的群众调研相结合,对指标体系库进行优化筛选.选取西宁、嘉兴、迁安不同行政区划等级、不同地理区位的城市对指标进行实证校验,构建出空间→结构→服务→承载→人居"由表及里"的生态宜居指标体系,以及自然灾害防治、公共安全卫生防治、安全事故预防、疏散避难及应急救援的安全韧性体系.同时,本文结合新数据与新技术的应用,选取了公园可达覆盖率、灾害天气道路通行能力及林荫路覆盖率三项指标进行了关键技术的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