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匡 《建筑学报》2012,(7):32-35
从规划、城市与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的不同层面总结与回顾了扬州新城的设计实践,指出设计在面对较大的时间跨度、地域跨度和工作内容跨度时,如何从城市空间的角度构筑“场景”.  相似文献   
2.
正站在《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何镜堂:为激变的中国而设计》的门厅,我们听到的是中国时代之声的世界回音。何镜堂院士,我们敬仰的建筑前辈,他的威尼斯建筑作品展《镜展》,带着意大利的热情和地中海的水城钟声,回国第一站来到了初夏嫩绿的上海。祖国以一片热诚的花海和春燕们的歌唱迎接这批归国的当代建筑大作。  相似文献   
3.
规模与苏州这个城市十分相称的苏州外事办公楼座落在苏州南市区的竹辉路上,宽银幕式的世界地图立面吸引着众多的过往行人,这世界地图是抽象的。环抱状的总体打破了昔日衙门的威势,给人以一种亲近的感觉,这意义同样是抽象的,它标志着一种现代的文明,外事本身应该是一种向世界的贴近。 这是本人年余多日本生活归来后的第一件作品,而且是建设单位直接派车从码头接回家后马上动手的一个方案,回顾当时头脑中还是一片日本的景象,这么短的时间里要扭转“时差”,着实不易,好在我带去日本的课题是“建筑设计中传统内涵的提炼和气质的塑造”,当时余意未尽,正好结合实践,尝试一番,于是就这样立了“意”。在后来设计中本人也自以为刻意去这么做了,但最终究竟有没有苏州传统的内涵和气质?只能由世人去评说了。 这里,我的解释如下: 适度的比例和轻快的体姿使其孕育在中国南方古城的文化之中;白、灰相间的色彩和简中有繁的对比带来了一派素雅和谐的气氛; 绿化向建筑充分的渗透以及夸张的廊檐灰空间应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再  相似文献   
4.
时匡 《中州建设》2009,(5):80-80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建设机会,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受到空前的重视。虽然遍及全国各地的大规模开发和城市改造给城市带来巨大的变化,但它们和人们的期望始终还有一定的差距。许多新区建成之后有漂亮的建筑,有气魄的广场和草坪,却没有人气:  相似文献   
5.
都市乐队的指挥--城市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规划的完成,并不能保证建设工程就会有序推进,特别是只有总体规划没有详细规划的城市,或只有修建性详规而没有控制性详规指导的城市;在规划和具体工程之间,我国的许多城市都普遍地缺少城市设计这一环节.呼吁并从苏州工业园区来说明城市设计这一环节的重要和必须.  相似文献   
6.
时匡  张应鹏 《新建筑》1997,(1):24-29
工业园区的规划充分借鉴了新加坡成功的城市规划经验,保持并强化了古城区以及沪宁城市带良好的形态关系,在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功能的分布与交织,住区的组织与引导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讨,力图使具有开放的城市结构,为城市和地城的持续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商梦琦  时匡 《华中建筑》2014,(11):28-32
作为当今中国建筑界的"中流砥柱",无论是从社会时代的大背景,还是从个人知识结构、精神向度上,60年代生建筑师呈现出与50年代生、70年代生不同的特征。该文选取两位有诸多共性和个性的60年代生建筑师——马清运、刘克成作为研究对象,将个体放入共同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国西部,通过剖析两位建筑师在西部的代表作品,尝试从个人发展轨迹、文化层面和教育背景,分析出两位建筑师面对地域建筑不同策略的成因。同时,试图从个人化的视角,来总结和归纳两位建筑师在面对城市空间文脉和本土实践探索上的共性和个性,梳理60年代生海归与本土建筑师在地域建筑实践的不同策略,进而探讨60年代生建筑师的一些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8.
时匡 《建筑学报》2004,(7):33-33
今天的座谈会作为下半年建筑界开展新焦点课题的起点十分有意义。自学报重提“适用、经济、美观”这个议题以来,大家都想得很多。因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议题常挂在嘴边,印象是很深刻的。当时带有政治路线方面的意味,那时国家并不富裕,需要提倡节俭。八九十年代似乎这个问题淡化了,一切以市场为主体。但在现今这个背景下又重新提出讨论“适用、经济、美观”这三者的关系,我感到意义是深远而又广泛。建筑是一门科学,但并不是一门“纯科学”,它和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代背景、社会意识对建筑的主宰和影响是巨大的。在…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2008年1月17日,由中国建筑学会主办、<建筑学报>编辑部协办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相似文献   
10.
时匡 《城市建筑》2011,(11):95-99
扬州市体育馆新馆位于扬州西城新区体育公园内.基地高低起伏,绿化成林,有很好的环境品质。遵循生态理念,设计尊重环境.保持地形开放,从规划开始.便考虑与47hm2的体育公园融合.使之与体育项目相结合.成为市民健身、休闲、竞技、娱乐的场所。体育公园用地内起伏的地形和自然植被为这样的构想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