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土工合成材料的拉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拉拔试验被认为能较好地反映加筋材料在土中的界面特性。通过单向土工格栅、经编土工格栅和有纺土工布在砂砾石、中粗砂和残积土中的拉拔试验,测定其界面摩擦系数,评价其界面特征。  相似文献   
3.
加筋地基由于其加筋机理的复杂性,目前对设计和计算理论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工程实践。分析了加筋地基加固效果的影响因素及破坏机理,提出加筋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在公式参数的选取中考虑了地基不同的破坏形式,最后结合一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并通过现场荷载试验加以检验。计算结果表明,加筋处理后地基承载力有很大的提高,为天然地基的2倍左右,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施有志 《四川建筑》2007,27(2):99-100,102
把矩形基础下的矩形加筋垫层视为一个矩形地基板,基于各种基本假设,用薄板理论推导计算此类加筋地基变形计算公式,并探讨了各种参数的改变对地基变形的影响。这种方法可用来估算矩形荷载下加筋垫层的地基沉降,也可定性分析利用加筋垫层处理后地基的变形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加筋垫层是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本文对加筋垫层应用的形式进行归纳分类,比较不同应用形式的加筋机理,对工程应用中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施有志 《土工基础》2007,21(1):59-62
介绍国内外加筋地基承载力常用的计算方法,分析加筋垫层的作用机理,在综合考虑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条形及矩形两种基础形式下加筋地基承载力的实用计算公式,并以某一工程应用为例进行计算分析,通过现场载荷试验加以检验。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接近,反映出土工格栅加筋垫层的实际加筋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海底盾构隧道中管片的上浮机理及控制方法,以厦门地铁2号线海底盾构段为依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分析注浆压力、初凝时间等对管片上浮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上浮控制措施;然后,建立三维管片模型,对注浆压力作用下,上浮量和管片错动及螺栓的内力进行分析计算;最后,结合现场实测数据予以分析。结果表明:注浆压力越大,管片底部上浮量越大;软土与硬土条件下相比,管片上浮量下降43.8%;沿管片周边不同部位设置不同的注浆压力,提高浆液早期刚度,能显著降低管片上浮量,注浆材料的刚度比E1/E28从0.6提高到0.8时,管片上浮量降低37.99%,最大弯矩降低43.27%;结合实测土压力与计算值表明,基于黏弹塑性流变模型(shotcrete混凝土本构)的海底盾构隧道模拟方法,能较合理地预测管片外土压力主要区段的量值和衰减规律。研究成果可为管片结构设计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复合地基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国内外对其受力分析方法大多是以加筋垫层中筋材的受力状况为研究对象推导的,公式中的大多参数较难获取,应用较为困难。本文提出了将桩承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复合地基承载力看成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与加筋垫层增加的承载力之和的实用计算公式,并以一桩承土工格栅加筋垫层复合地基的工程应用为例进行计算分析,最后通过现场荷载试验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综合管廊通风除湿有效时长的变化规律,利用数值模拟以通风换气效率、通风除湿效率作为技术性评价指标进行比选,以最优通风形式评价6个不同影响因子作用下的综合舱通风除湿效果,判断其与通风除湿有效时长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多元回归分析搭建通风除湿有效时长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一端进风一端排风"通风形式的除湿表现最优;通风分区长...  相似文献   
10.
施有志 《四川建筑》2004,24(6):47-49
结合某一工程实际,介绍加筋垫层和粉喷桩复合地基联合处理建筑物软基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通过载荷试验结果、经济分析和沉降观测论证了加筋垫层和粉喷桩复合地基联合处理建筑物软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