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都被贴上为当地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服务的标签,自然,职业院校也主要限于与本区域内的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校企双方合作过程中能更好地交流和沟通,培养企业适切的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近半年来,笔者对浙江、上海共计36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了深度调研发现:企业均与东部地区的职业院校有着多年的校企合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区域产业转移背景下,职业教育东西部合作办学能为东部地区顺利实现产业升级和西部地区顺利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技能人力资源储备。我国职业教育东西部合作办学存在政策驱动下的"道义援助型"、合作经费匮乏、合作办学深度不够,模式单一、缺乏监督和评估机制等问题;推进制度建设、实行成本分担与补偿、拓展合作内容和模式、构建监督与评估体系,以提升职业教育东西部合作办学成效。  相似文献   
3.
深化产教融合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改革任务。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是近年来国家深化产教融合改革的重点。通过Maxqda2020软件对2019—2022年国家和省级层面发布的33份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政策文本进行编码,从认定标准、实施路径、激励措施、监督管理四个方面对其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政策总体较好,各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政策与国家整体保持一致性,但仍存在部分认定标准趋同、重遴选轻培育等问题。今后应进一步结合区域特色,细化认定标准;既重视遴选认定也要加强培育过程管理;丰富激励措施,加大支持力度;构建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动态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选择了与浙江省在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和职业院校中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的89家企业进行结构化访谈,获得103份问卷,确定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机、行为和非货币化收益的具体构成要素,构建了“动机–行为–非货币化收益”的假设关系模型,并利用实证调查数据验证了动机、行为和非货币化收益之间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动机对其行为和非货币化收益均有正向的显著性影响,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行为对非货币化收益无显著性影响,行为在动机到非货币化收益上的中介效应也不显著。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畅通信息渠道,提高校企动机匹配度,促进校企资源共享;增强制度供给,保障企业的收益获得,强化其参与主体性;完善合作机制,规范校企沟通行为,提高学徒培养质量;加强岗位认知,推进师徒双向选择,重塑良好师徒关系。  相似文献   
5.
6.
基于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调查,分析其家庭背景和个人特征对创业满意度的影响时发现:作为中间变量的创业月收入、创业对口情况、创业形式、创业原始资金来源、创业规划、创业前景显著影响着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满意度;初始变量中,学校所属性质、学生所学专业、学习成绩、从事创业活动情况、接受创业教育情况等个体特征因素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满意度有直接的显著性影响,性别、学生会干部情况对创业满意度有间接的显著性影响;父母任何一方最高职业阶层和受教育水平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满意度有着部分间接的显著性影响,家庭年收入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创业满意度有着部分显著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企业师傅作为职业院校方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企业方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其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为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基于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境,通过非随机抽样方法,聚焦江苏、浙江、上海的部分企业,依据扎根理论对企业师傅的访谈文稿进行逐级编码,建构了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行为与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师傅的决策行为遵循“师傅个体动因—师傅参与行为—师傅参与收益”的内在循环逻辑。同时,企业师傅决策行为受“组织动因”、“师徒互动关系”、“学生行为表现”等外在关键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应规范师傅培训体系和行为职责,加深师傅角色认知和角色认同,形成稳定的角色信念;加强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和监管,建立校企沟通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建立多层级激励机制,保障师傅既得利益,增强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模式和永恒议题。通过对江苏省部分职业院校调研发现,一直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主动地位的职业院校面临诸多校企深度合作的困境,主要包括学校通过迎合政府评估提升知名度和抢占优质生源;教师教学任务重,自身服务能力有限,并缺乏外部激励机制和内生收益动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意识淡薄,实习效果难以保障等。针对以上实践困境,职业院校要制定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专业与产业吻合度预警机制;对教师和企业师傅加强激励与关怀,为“双师”搭建沟通平台;围绕学生发展调整育人、管理和考核机制,以期提高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家庭、人口结构特征的变化导致社会对生活性消费需求的增加,然而提供生活性服务的家政从业者素质、专业能力、职业化水平未能有效回应社会需求。家政从业者培训与多个利益相关者有关,通过对浙江省12个市家政从业者培训现状的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明确提出构建家政从业者培训的长效机制需要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培训供需契合度;加强政策支持与媒体正面引导,提高家政从业者培训参与度;建立标准化培训机制与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升消费者培训认可度。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扎根理论分析,透视其参与收获的结构维度与内在要素,进而勾勒出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收益模型。文本通过对“涵养班”18位学生的学习日志及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梳理出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收益的五个结构维度,分别是通用能力、专业能力、领导能力、社会与情感能力、价值实现,并呈现出学生参与校企合作收益的主要“故事线”:经校企合作全方位培养,学生在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方面实现螺旋式递增,同时社会与情感能力得以培养提升,并作为重要的中介变量,促使学生最终的价值实现。校企合作实践中,可发挥企业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建立有效的师生合作沟通机制,注重学生通用能力和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激发企业资源投入,充分发挥行业的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