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对计算机控制抛光加工中自由曲面零件精确修形的需求,研究抛光盘移动抛光时材料去除廓形的特点,重点对轨迹过渡区域的材料去除进行建模。运用对单位轨迹长度材料去除率在接触区域内沿着抛光轨迹积分的方法,求解垂直于抛光轨迹的材料去除廓形。对直线轨迹和圆弧轨迹在过渡转角垂直平分线上的材料去除进行分类讨论,在此基础上对轨迹过渡区域抛光去除廓形进行计算,并通过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移动抛光时轨迹过渡区域材料去除不均匀,抛光轨迹半径和过渡圆弧角度均对材料去除廓形有影响。将理论与试验相结合,揭示了抛光轨迹对材料去除廓形的影响,对抛光工艺参数设计和轨迹规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移动最小二乘法构造了一种新的封闭离散点拟合方法。该方法利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基于点的拟合原理,在离散点之间定义拟合点,划分支持域半径,实现了支持域有序的划分方式。基于封闭离散点的几何特征,提出一种新的权值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一个与弦长有关的点,赋予支持域内各点的权值,使临近点的权值变化逐步衰减,实现了拟合曲线的局部逼近。利用提出的封闭曲线拟合方法对叶片截面形线离散点进行拟合,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智慧交通的建设需综合交通数据库的支撑。以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交通数据库为例,在全面分析数据库需求的基础上,对数据库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库系统进行设计,实现多用户需求、模型库与基础库同步更新、一键提取交评资料、一键生成交通报告等应用。总结园区综合交通数据库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成果,探索智慧城市背景下的综合交通数据库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4.
以苏州工业园区中环快速路为例,在园区交通数据库模型预测基础上,讨论基于地面交叉口评价的高架快速路出入口匝道设置,对传统的对称式、非对称式匝道设置进行评价并得出推荐方案。评价结果表明,非对称匝道的“线疏散”模式优于传统对称的“点疏散”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接熔滴过渡行为中熔滴温度、尺寸、滴落速度的变化规律,用304不锈钢焊丝,氩气为保护气,建立考虑温度场的二维轴对称熔滴过渡数值模型.结果表明:熔滴脱落前温度最大值出现在熔化的焊丝金属端部,熔滴脱落后温度最大值出现在熔滴中心区;随脱落后时间增加,熔滴平均温度逐渐升高,温度分布更均匀;将缩颈脱落后的熔滴看作椭圆,随熔滴在电弧等离子体中运动,熔滴尺寸逐渐接近圆形,熔滴在长轴方向尺寸变化较大,在短轴方向变化较小;与熔滴在长、短轴方向上的尺寸变化相比,熔滴的等效半径变化更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历史文化街区的邻里关系、产业复兴和旅游资源重新整合的案例逐步增加,但对交通组织、交通管制、行人游憩设施等问题缺乏足够重视,慢行和机动车交通相互影响,不利于形成友好的旅游、商住氛围。以苏州市山塘街为例,进行主体判定、政策分析、资源梳理,最后构建慢行系统。在明确历史文化街区服务主体的基础上,确定交通管制政策。通过对公共空间的梳理重新发掘空间资源,综合布置各类交通接驳设施,形成适合各种空间出行尺度、特别是步行尺度的综合慢行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7.
测量机直线度误差是测量数据误差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可采用测量标准件的方法进行标定。将最小截平方法引入移动最小二乘法,对标准件测量数据进行拟合处理,采用最小截平方法对移动最小二乘法的局部拟合系数进行估计,在支持域内实现对粗大误差的剔除,构造稳健的回归方法。与传统的移动最小二乘法相比较,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数据中粗大误差的影响,准确反映测量数据包含的信息。为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对坐标测量机标准件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针对包含粗大误差的坐标测量数据,采用改进后的拟合算法,更能真实地反映测量机的直线度误差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8.
以苏州市312国道姑苏区段改造为例,分析其在城镇化进程的背景下,从公路向城市道路功能转变的缘由。在设计层面,结合案例,就道路功能定位的确定、慢行交通体系的构建、关键节点的处理、公共交通的优化、与轨道的衔接、管线综合的完善等改造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论述,指出公路市政化改造应先做好道路功能定位转变的论证,改变以机动车为主导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城市机动化的反思和对健康生活态度的回归,城市步道建设日益增多,但也存在重工程、轻环境;重标准、轻特色和重通行、轻生态的问题。根据"城市双修"的指导意见,城市步道设计应是"服务市民生活、改善出行条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空间",同时还要"提高服务能力",满足"生态友好",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在苏州环古城河步道案例中,上述指导意见得到了较好的体现,通过多规融合、将步道纳入城市景观体系,引入生态设计,整合绿地系统,提高可达性和设施的完备性,凸显地方特色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步道的服务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大范围疫病传播时,通过交通管制,政府可以有效控制疫区与其他区域的联系,以期减缓、阻断疫病的传播。为研究交通管制措施对控制疫病传播的作用,论文提出一种基于百度迁徙数据、考虑了人口迁徙效果的改进SIR传染病传播动力学模型,进行"有无"交通管制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迁徙人口与本地人口的混合程度下,无交通管制情况下新型冠状病毒染病者峰值为有交通管制情况下峰值的1.61倍~2.69倍。本研究将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中常用的OD矩阵与经典的传染病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建立了融合模型,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