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2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即将出现的全球能源危机和低效的能源利用推动了节能设备在显示和照明领域中的应用.节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被认为是新一代智能显示器,成为未来节能照明光源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产品之一.而高效深蓝色材料的分子设计由于其固有的宽带隙,载流子电荷传输不平衡以及其在固态下的低效率,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菲并咪唑基团作为一种新型蓝光材料的构筑单元,具吸引力的双极特性和优异的荧光效率,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强烈兴趣.对于菲并咪唑基团深蓝光材料的分子设计及其光物理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几年来含有菲并咪唑类基团蓝光材料的发展状况,对菲并咪唑基团衍生物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机理、设计思路与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未来全彩显示和固态照明领域上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管线是维系很多设施的命脉,它们的腐蚀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工业X射线CT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管线的非破坏检测,发现它们的腐蚀状况以及各种缺陷,从而掌握其质量情况和变化规律.本文主要研究了海水管线的CT成像方法,在每个角度都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下,给出了它的CT扫描和重建模型,提出了基于TV约束和加权均值化处理的分组ART迭代算法的重建方法.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管线横截面的高质量CT图像,为其内部腐蚀参数的计算和腐蚀程度的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张苑  赵颖  蔡宁  熊绍珍 《物理学报》2008,57(9):5806-5809
以商用金红石相TiO2粉末为原料,通过在碱性溶液中150℃水热48h的方法合成TiO2纳米管.采用SEM,TEM,XRD分析手段对TiO2纳米管的形貌和结构演变进行了表征.制成的TiO2纳米管与TritonX-100,乙酰丙酮混合后,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涂敷到ITO导电玻璃衬底上,并且在450℃下烧结30min后得到可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多孔光阳极.将此光阳极浸泡于N719染料敏化后,与镀铂对电极组装电池,两者之间灌 关键词: 2纳米管')" href="#">TiO2纳米管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水热法  相似文献   
4.
以商用金红石相TiO2粉末为原料,通过在碱性溶液中150℃水热48h的方法合TiO2纳米管.采用SEM,TEN,XRD分析手段对TiO2纳米管的形貌和结构演变进行了表征.制成的TiO2纳米管与TritonX-100,乙酰丙酮混合后,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涂敷到ITO导电玻璃衬底上,并且在450℃下烧结30min后得到可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多孔光阳极.将此光阳极浸泡于N719染料敏化后,与镀铂对电极组装电池,两者之间灌入液态电解质,电池的有效面积为0.28 cm2.在标准氙灯模拟器下(AM 1.5,100 roW/cm2)测试r电池的J-V特性,得到2.17%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5.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染料敏化纳晶TiO2薄膜太阳电池的性能受TiO2浆料组成、薄膜厚度、烧结工艺、染料浸渍时间、导电玻璃类型以及电极处理工艺等因素影响是很明显的.通过对上述各工艺参数的研究,探讨了它们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粉末涂敷法制备了纳米TiO2多孔膜,并用40 mM的TiCL4水溶液对多孔膜进行了表面处理,发现TiCl4处理对多孔薄膜的显微结构有重要影响.通过纳米TiO2多孔膜的表面形貌分析,发现TiCl4处理降低了薄膜因高温烧结而出现的"龟裂"现象,同时薄膜中微空洞数量增加,分布更均匀,进而显著提高了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程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特点,提出了"理论推演—实验研究—数值模拟—互动式案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以点带面,由浅入深,采用多种方式讲解。以边界层分离现象为例,使用理论推演分析其机理,采用实验方法展示分离现象,引入数值模拟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扩展知识面,使用网络互动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理解。该模式将传统技术与新兴的技术相结合,可以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颇具潜力的光伏器件,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s)因其高性价比以及简单的制造工艺而备受关注.在这样的器件中,染料分子通过锚取代基与氧化物基底之间的化学键接枝在金属氧化物表面,从而实现光捕获以及光生电子的注入.一直以来,广泛应用于DSSCs的染料锚基团主要是羧酸基团,包括苯甲酸和氰基丙烯酸基团.但是,器件使用过程中染料从金属氧化物表面脱附以及由此带来的器件长期稳定性问题却不容忽视,因此,考虑到器件在实际应用中的耐久性要求,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在金属氧化物表面具有更好接枝能力的锚基团.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所研发的几种稳定锚基团及其相应的光伏参数,并简单讨论了分子结构与器件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锚基团在光催化水解制氢以及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研究进行了简要阐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制备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C)准固态电解质的新方法——混合溶剂法.该方法具有制作工艺简单、所用溶剂对人及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将混合溶剂法制备的准固态电解质应用于太阳电池,并系统研究了电解质组成及环境温度对电解质及其DSC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光学系统离焦状态对基于正弦光栅的结构光相位的影响.基于正弦结构光相位与相机对焦状态无关的性质,提出了一种利用相移法正弦结构光编码显示面板对离焦相机进行标定的方法.使用Floyd-Steinberg Dithering算法消除了显示面板gamma变换带来的结构光相位计算误差.实现了相机在离焦状态下对标定物特征点的准确提取.标定结果重投影误差为0.17pixels.相机焦距的标定误差在0.39%以内.与传统方法相比提高了标定精度,为具有特殊成像范围的相机的标定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