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数理化   2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宁子  周瑶伟  于镇  夏志国 《应用化学》2016,33(10):1140-1146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a_(2.4)Mo_(1.6)O_8∶Yb~(3+),Er~(3+)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上转换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相结构和发光性质表征。XRD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面心立方萤石结构(Fm-3m)的La_(2.4)Mo_(1.6)O_8相。在980 nm红外光激发下,La_(2.4)Mo_(1.6)O_8∶Yb~(3+),Er~(3+)荧光粉发出分别来自Er~(3+)离子的~2H1_(1/2)→~4I_(15/2)、~4S_(3/2)→~4I_(15/2)跃迁的绿光(主峰为548和529 nm)和~4F_(9/2)→~4I_(15/2)跃迁的红光(主峰为670 nm)。进一步地,对样品中可能的上转换发光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比采用溶剂热合成、传统固相合成与溶胶-凝胶合成技术,制备了四方相BiOC1和Nd3+掺杂BiOCl光催化材料.运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研究了不同合成方法所制备BiOCl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和紫外-可见光吸收性能;并以甲基橙溶液为模拟废水,研究了不同方法所制备的BiOCl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溶剂热合成的BiOCl是由纳米片组装成粒径小于1μm微球,紫外-可见吸收边为335 nm;固相合成所得BiOCl结晶度较高,其片状颗粒粒径约为6μm,紫外-可见吸收边为430n m;溶胶-凝胶合成法制得BiOCl片状颗粒粒径约为3~4 μm,紫外-可见吸收边为430 nm.进一步地对比研究了稀土离子Nd3+掺杂前后BiOCl样品的结构、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可以发现,Nd3+掺杂后样品的相结构及形貌均无变化,但吸收边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红移,以溶胶-凝胶法制得的样品效果最为明显,并具有最优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测太阳米波射电现象的动态频谱,研制了一台数字式米波太阳射电声光频谱仪。其设计指标适合于观测太阳宁静期间不太罕见的Ⅰ型射电爆发。频带范围230—300MHz,频谱分辨率250kHz,时间分辨率80ms。声光器件是采用钼酸铅偏转器,数据采集使用光电二极管阵加微计算机。软件具有爆发判断、仪器频响修正和自动绘图输出功能。馈源采用对数周期天线。该声光频谱仪与云南天文台的10m口径射电望远镜相连接,可清晰地观测到与太阳黑子群相关的Ⅰ型射电爆发的动态频谱图象。  相似文献   
4.
Thousands of decimetric spikes were observed with a new spectrometer of Yunnan Observatory on June 24, 2001. The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he bandwidth, polarization degree, and half power duration of these spikes were made. We found that the absolute bandwidth of the spikes is down to the low limit of the instrument's spectral resolution (about 1.4 MHz). 76% of the total spikes have the polarization degree greater than 70%.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half power durations concentrates on less than 16 milliseconds.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lectron cyclotron maser (ECM) mechanism for the decimetric spikes.  相似文献   
5.
无机铅卤钙钛矿CsPbX_3(X=Cl、Br、I或混合卤素)半导体纳米晶具有优异的光学和光电特性,是构筑照明、显示、光探测和光伏等多种光电器件颇有潜力的核心材料.这类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协同调控或改善性能、提升稳定性并降低有毒铅的量. Pb~(2+)所在格位在决定其电子结构乃至光学和光电性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最理想的方法是在Pb~(2+)的格位上有效且可控掺杂合适的金属离子.近年来,许多工作报道了CsPbX_3纳米晶的金属离子掺杂特性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掺杂机制,未来开发出性能更优异的掺杂型钙钛矿材料,本文从掺杂离子、驱动力、掺杂策略及掺杂机理4个方面,分别总结了掺杂金属离子的种类及对光学和光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掺杂剂中的阴离子和驱动力的作用,概述了主要的掺杂策略,系统阐述了后合成掺杂机理的核心思想,并指出了它们的不足之处,最后展望了今后在有效可控掺杂研究方面的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230MHz—300MHz数字式太阳米波声光频谱仪的工作原理和利用光电二极管阵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新技术。该频谱仪由10m抛物面天线,PbMoO_4声光偏转系统,1024通道光电二极管阵列以及微机组成。天线的接收频率为230MHz—300MHz,并采用超外差式接收机进行变频。该频谱仪的带宽为70MHz,谱分辨率为250kHz,时间分辨率为80ms,接收机噪声系数为6dB。利用本频谱仪已得到大量的太阳米波爆发天文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矾山磷矿石及其所含磷灰石和云母单矿物晶体进行了组成与结构的分析,并采用jade5软件计算了磷灰石及云母的晶体化学式.通过分析矾山磷灰石的荧光光谱,初步研究了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矾山磷矿石样品主要由磷灰石及镁黑云母晶体组成.所含磷灰石为氟磷灰石,晶胞参数为:a=0.940 nm,c=0.689nm,该矿物晶体有发光性能,其发光性能与其所含Ce元素有关.所含云母为镁黑云母,晶胞参数为:a=0.534 nm,b=0.927 nm,c=1.024 nm,β=100.092°.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Sr4-xCaxSi3O8Cl4:Eu^2+荧光材料,利用Van Uitert公式讨论Sr4-xCaxSi3O8Cl4:Eu^2+中yEu^2+的晶格环境和发光特性,确定晶体中有蓝色和黄绿色两种发光中心,并讨论了它们与光谱结构的对应关系。当0〈x〈0.5,Ca^2+固溶入Sr4Si3O8Cl4基质晶格,Eu^2+占据八配位Si^2+格位,晶体主要产生蓝色中心的蓝绿色发射;当0.5〈x〈2,较大的Ca^2+掺杂使晶胞参数变小,品格中的杂质束缚激子态的束缚增强,Eu^2+处于杂质束缚激子中心所形成的激发态能量进一步降低,发射位于长波段方向并具有较大的Stokes位移,Sr4-xCaxSi3O8Cl4:yEu^2+主要产生黄绿色中心的黄绿色发射光。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Sr3Gd0.5-xTb0.5(BO3)3∶xEu3+系列荧光粉,并研究了其发光性质与能量传递过程。Sr3Gd0.5-xTb0.5(BO3)3∶xEu3+系列荧光粉在300~400 nm的近紫外光有效激发下产生489,544,594,614,624 nm的发射谱线,分别对应于Tb3+和Eu3+的特征跃迁。荧光寿命测试表明,随着Eu3+掺杂浓度的增大,Tb3+寿命逐渐缩短,证实该体系中存在Tb3+→Eu3+的能量传递过程,能量传递效率最大值为20.53%。在对Tb3+和Eu3+的能级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Tb3+→Eu3+能量传递过程。Sr3Gd0.5-xTb0.5-(BO3)3∶xEu3+系列荧光粉具有良好的红色发光性质,是潜在的可以应用于白光LED的光转换材料。  相似文献   
10.
利用Van Uitert公式讨论了Sr4Si3O8C14:Eu^2 中Eu^2 的晶格环境,并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Eu^2 激活的氯硅酸镁锶Sr4-xMgxSi3O8C14荧光粉,实现了发射光从蓝绿一蓝紫色的变化。X射线衍射实验和荧光光谱数据表明,MG^2 的掺杂使Sr4-xMgxSi3O8C14基质中的晶格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出现两种不同Eu^2 的发光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