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研究液力变矩叉车传动特性,研制出一套可实现液力变矩叉车缓动功能的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检测操纵手柄位置,采用台达PLC控制步进电机驱动丝杠运动,从而实现对发动机转速的控制;通过触摸屏修改控制参数进行现场调试,实现液力变矩叉车在怠速作业时,通过操纵手柄就可以顺利稳定的平移、提升或倾斜作业,从而使得叉车操作更加方便,且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2.
结合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测数据,应用差分法替换精轧温度设定系统中计算误差较大的轧制传导温度模型,根据带钢各层温度的分布特点提出变长和变厚度网格划分的方法;对原精轧温度设定系统中空冷温降模型的辐射系数进行离线的钢种和厚度等级修正,并建立新的指数水冷温降模型,在线调整对流换热系数.由此构建的混合温度模型在保证计算速度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预测精度.为满足现场生产精度和稳定性的需要,采用“接力式”初始化训练方法,建立了神经网络自学习系统.结果表明,改造后精轧温度设定系统的预测精度比原系统高,并且在变钢种、变规格轧制时误差波动小.  相似文献   
3.
陈水宣  邹俊  傅新  杨华勇 《钢铁》2006,41(9):44-48
针对宝钢2050 mm热连轧温度设定系统的技术改造,分析研究了现有的精轧机组温度设定系统.基于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测数据,提出了一种空冷温降辐射系数的修正方法,并采用新的指数模型替代原水冷温降模型.同时,为满足现场生产精度和稳定性的需要,建立了精轧机组的短时和长时自适应温度模型.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改造后温度设定系统的预测精度比原温度设定系统有更高的精度,并且在变钢种变规格轧制时误差波动小.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面临的典型问题,提出基于企业攻关课题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其载体是企业导师、高校导师共建的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目的的攻关课题。攻关课题的立项遵循"问题具体化、目标定量化、方法科学化、结果应用化"的原则,由企业导师挖掘技术问题和目标定量监控,高校导师指导学生采用科学化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实现研究结果的应用化。以攻关课题为导向的培养模式结合企业导师和高校导师的双带教作用,围绕以服务企业为目标的攻关课题,实现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的企业、导师、学生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5.
根据理论公式和实际工艺,通过MATLAB软件进行结构尺寸优化,设计一种量程为100%应变的大量程引伸计。针对目前引伸计的安装方式不能消除载荷偏心影响,且夹持机构易产生附加力矩,导致线性度、重复性差,大量程测量产生不稳定等因素,对现有引伸计夹持机构作出改进。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专利数据信息主要研究方法各自存在的优势及不足,提出集成专利文本及分类号的技术扩散机会研究方法,设计一种涵盖数据处理、目标领域确定、技术细节分析以及技术扩散建议等阶段的流程框架,同时针对流程中的复杂网络布局、节点社区划分、主题获取以及主题筛选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分别采取ForceAtlas布局算法、G-N聚类算法、LDA算法和技术指数模型等关键技术进行解决,最后将流程应用于固态二氧化碳工业领域,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8.
9.
精轧终轧温度的精确控制对提高带钢成品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分析了宝钢2050热轧线温度控制的基本特点,从温度前馈预测和反馈控制方面对现有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立了考虑带钢厚度的差分传热模型,计算带钢厚度方向上各节点的热传导,获得精轧多机架及终轧的出口温度;提出结合模型预测和反馈控制的方法,即采用前馈控制调节轧制速度保证带钢头部温度命中率,采用反馈控制调节水量对带钢全长温度进行动态调整。应用结果表明温度差分模型预测及反馈控制精度比原2050mm热轧线温度系统有较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李叶妮  陈水宣 《中国电力教育》2013,(11):189-190,195
针对目前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实验室运行管理模式。通过在厦门理工学院机电实验中心的试点实践研究,从实验室合理建设、实验教学科研团队组建、实验室开放管理、校企合作科研项目的积极引进等方面探索有利于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实现厦门理工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同时也使实验室成为高水平科研和教学成果创新的基地,成为厦门理工学院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