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氢反应器制造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加氢装置的大型化,对加氢反应器的设计、主体材质的选用及制造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较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加氢反应器的设计准则、主体材质(抗氢钢)和制造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3.
本文在用电石作脱硫剂加多孔塞脱硫试的基础上,改用石灰—萤石复合脱硫剂取得成功,其脱硫率可达到80%以上,使铁水含硫量下降到0.03%以下。该项技术适用于冲天炉铁水脱硫,有较大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双频移动电话是指能用于同一制式下,可同时接收两种不同工作频率的移动电话。这两种频率是GSM900MHz和 DCS1800MHz。推出双频服务的原因是由于使用移动电话的用户越来越多,现有的GSM900MHz网络容量有限,使网络越来越拥挤,服务质量难以得到保证。DCS1800是在原GSM90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移动电话系  相似文献   
5.
采用透明模型合金实时观察了铸件析出性气孔的形成发展,结果发现,纯物质凝固时,析出性气孔的产生发生于凝固型壳形成之后,随着凝固自型壁向中心凝固,呈现自周边向中心的气条生长。对于合金凝固,析出性气孔在凝固基本完成之后伴随着热裂及缩松的发生开始产生,呈现一定的偏聚现象。浇注前熔体过热度的提高将使析出性气孔更加密集,铸型和环境温度的降低有利于降低气孔的数量及分布范围,采用真空除气,可有效地抑制析出性气孔的产生和热裂缩松缺陷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加工零件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某种工件的加工面(外圆)与定位孔(内孔)的同心要求很高,而定位孔本身的公差却比较大的情况,为了达到工件同心度的要求,通常采用带有锥度的心轴或弹簧套筒来定位和装夹。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制造都较费时和较难保证一定的准确度。因此,苏联曾创造了一种利用特殊弹性塑料来传递压力起定位及夹紧作用的夹具。这种夹具不但制造简易,同时提高了工件定位的准确度。我厂在去年试制活动板牙头等新产品时,由于产品精度  相似文献   
7.
非离子石蜡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Span-80、Tween-80和硬脂酸为52^#石蜡复配乳化剂,考察了乳化剂的HLB(亲水亲油平衡)值、乳化剂用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水用量等因素对石蜡乳化的影响;确定了适宜乳化工艺条件:HLB值为10.385、乳化剂用量为乳液质量的9.80%、乳化温度为75℃、乳化时间为55min和乳化水用量为乳液质量的71.11%。在该条件下可制得稳定的石蜡乳液。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Hβ型分子筛对直馏柴油中碱性氮化物静态吸附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使用Freundlich方程拟合静态吸附等温线效果较好;由于焓变大于零,所以吸附是吸热过程;由于吸附过程的焓变大于零且绝对值小于60 k J/mol,所以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由于吉布斯自由能变小于零,所以吸附是自发过程。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二级反应方程与实验数据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吸附速率随操作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表观活化能为2.34 k J/mol。  相似文献   
9.
应用了有效能概念 ,把用能过程分成 3个环节 (即能量转化和传输环节、工艺利用环节与能量回收环节 ) ,对南京炼油厂三套常压蒸馏装置的初馏塔、常压炉、常压塔、冷换设备和机泵设备的能量利用进行了计算、分析和探讨。能量及有效能计算的结果 ,用能流图和有效能流图表示 ,确定有效能损失的主要部位 ,并提出进一步节能的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减粘裂化工艺发展的一般过程。最早的减粘裂化工艺为下流式反应塔减粘裂化 ,60年代上流式反应塔减粘裂化的开发推动了减粘裂化工艺的发展。临氢减粘及供氢减粘裂化工艺有效地抑制了生焦反应 ,提高了反应的苛刻度及裂化深度 ,使减粘裂化工艺成了重油改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减粘裂化工艺虽然起步较晚 ,但在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国目前有高桥、广州等十余套减粘裂化装置。延迟减粘裂化以及上流式缓和减粘裂化等工艺的开发都标志着我国减粘裂化工艺技术的进步 ,但我国减粘裂化装置属于常规减粘裂化工艺类型 ,装置的轻油收率低、结焦严重等问题比较突出。还探讨了我国减粘裂化工艺发展的趋势。我国氢源相对匮乏 ,因此发展临氢减粘裂化工艺关键是寻找廉价的氢源。供氢减粘避免了氢气来源的问题 ,但开发出效果好、来源广泛的工业供氢剂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