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连续抽油杆具有质量轻、无节箍、下深大、防偏磨等优势,随着油田不断开发,其应用规模也逐年增加。由于目前没有规范的连续杆组合设计应用方法,使得设计时工作量大、效率低、设计结果不准确。根据胜利油区的油藏地质特征、油井井况条件、生产参数等,通过设计计算,建立了连续抽油杆柱组合设计模板。现场应用表明: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连续杆组合设计结果的可靠性,避免材料浪费,节能降耗,提高系统效率,为油田应用连续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油井高效、经济运行生产。  相似文献   
2.
针对游梁式抽油机存在的装机功率大、传递效率低、系统能耗大等弊端,各大油田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大量的液压抽油机研发工作。与常规工程机械不同的是,液压抽油机属于户外工作设备,工作环境恶劣,需要经受高温、低温环境(新疆局部地面温度-40~60℃)的考验;抽汲换向动作频繁(2~3次/min)、连续24 h工作;这些特殊工况,要求在液压系统液压油的选用及系统加热、冷却设计方面要做相应的优化。在借鉴常规液压系统设计要点的基础上,结合液压抽油机的特殊工况,对液压油选用、液压站加热器、冷却器以及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吴俊飞  王倩  金鑫  肖姝 《机械强度》2019,41(5):1254-1259
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能耗、提高效率,增加抽油机使用寿命,实现抽油机调平衡的自动化,以CYJY10-4.2-53HF型抽油机为修正目标,完成曲柄自动调平衡的结构和参数设计。对关键传动件螺杆进行选型和基于第四强度理论校核。运用Ansys Workbench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得出螺杆理论校核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理论计算可取,整体结构满足强度要求。最后将抽油机进行现场试验,测得其平衡度满足要求,节能效果良好。所以此抽油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大排量、高效率的试油排液需求,研制出一种液压举升快速排液装置。然而该装置的举升液压缸利用普通油管滑车及支架进行安装容易发生液压缸活塞杆损坏、油缸侧翻的问题。通过分析举升液压缸在安装过程中的运动特点,对油管滑车轨道系统的滑车、车轮、滑车轨道和轨道支架等部件进行了针对性改进,设计出适合液压举升快速返排系统安装时使用的安装装置。改进后的安置装置提升了系统操作安全性,满足现场需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抽油机井生产优化时电机输入功率较难精准计算,造成电机匹配不合理、生产成本增加、载荷利用率低以及地面效率低等问题,基于抽油机井地面设备运动过程中能量传递特征分析,以抽油机地面功率损失模型及悬点规律为基础,引入功率传输比,并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最小二乘法推算,建立了基于历史数据挖掘的地面效率理论计算新模型。经现场11160井次数据的回归分析与2790井次数据的精度检验,理论计算新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37%,比传统经验模型平均相对误差减少了6.34百分点;并以G管理单元23口油井进行应用分析,新模型输入功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51%,与传统经验模型和分节点计算模型相比,其精准度分别提高了1.62百分点和3.18百分点。研究成果可为油井生产优化时精确计算电机输入功率以及合理选择电机型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利用Inernet Explorer作为GUI界面,采用多层C/S的B/S结构建立跨平台的、开放式的数控机床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的框架,并对智能诊断模型、网络数据库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该系统充分发挥因特网的优势,使故障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低渗油藏流入动态模型大多是在稳态条件下建立,而实际由于低渗储层孔渗条件差,压力波动传播过程慢,在达到渗流边界之前的很长时间内,油藏流体均以非稳态的形式在地层中流动。基于前人建立的致密油藏压裂井瞬态线性流模型,综合考虑脱气条件下油相的渗流能力以及储层的应力敏感效应,建立了一种新的低渗储层溶解气驱压裂油井的流入动态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确定流入动态关系曲线的拐点,同时通过对不同渗透率以及不同脱气程度条件下的流入动态规律的对比分析,得到了低渗储层应力敏感效应越强、原始溶解气油比越大,产能拐点出现越早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以帮助确定油井的合理生产压差,对油田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各个体系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前提与保障。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初步确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目标体系、课程体系、考核体系、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五个方面。目标体系是方向、课程体系是基础、考核体系是导向、保障体系是保证、管理体系是手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