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束臂试验证实椎动脉收缩期切迹可提示早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方法:通过对椎动脉收缩期切迹组与无切迹组做束臂试验,比较束臂前后收缩期血流速度下降幅度及流速自下降至恢复的时间.结果:两组束臂前后椎动脉收缩期流速下降幅度及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椎动脉收缩期切迹是诊断早期SSS的敏感且可靠方法,能使更多的临床患者得到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痛风丸、非布司他联合用药与单独使用非布司他、痛风丸治疗痛风的疗效,评价联合用药治疗痛风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痛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1组和研究2组,对照组只给予非布司他治疗,研究1组只给予痛风丸治疗,研究2组给予非布司他联合痛风丸治疗,治疗周期2个月.结果 3组治疗前后肿胀疼痛积分、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基于CT平扫(NC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的机器学习(ML)模型预测急性期创伤性脑损伤(TBI)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600例TBI为观察组,以另外65例TBI为外部验证集;另前瞻性纳入50例TBI为前瞻性验证集。根据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高危亚组(n=240)与低危亚组(n=360)。由医师A、B以相同标准分别评估观察组患者,基于首诊临床及NCCT资料以逻辑回归(LR)法建立人工模型,预测急性期TBI严重程度。按7 ∶ 3比例将观察组分为训练集(n=420,含168例高危、252例低危)与测试集(n=180,含72例高危、108例低危),基于训练集NCCT提取及筛选影像组学特征,采用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K近邻(KNN)4种ML法构建预测模型,分别于测试集、外部验证集(含34例高危、31例低危TBI)及前瞻性验证集(含21例高危、29例低危TBI)进行验证。结果 医师A、B判断观察组急性期TBI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6及0.771,人工模型的AUC为0.824。基于训练集NCCT筛选出的6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LR、SVM、RF和KNN ML 模型及人工模型在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83、0.971、0.970、0.984及0.708,在外部验证集分别为0.879、0.881、0.984、0.863及0.733,而在前瞻性验证集分别为0.984、0.873、0.982、0.897及0.704。结论 基于CT影像组学建立的ML模型能有效预测急性期TBI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阴癌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及紫草油对创面修复的效果。方法将43例手术治疗外阴癌患者随机分为紫草油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资料,比较两组创面修复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甲级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或P〈0.05)结论采用紫草油换药配合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促进外阴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开颅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动脉瘤夹闭前后行MDU监测载瘤动脉及穿支血管.并评价术中MDU的监测作用.结果 术中MDU监测提示:载瘤动脉闭塞3例,载瘤动脉狭窄6例,调整动脉瘤夹或局部应用罂粟碱湿敷后,MDU监测均恢复正常;其他病人MDU监测均正常.无监测相关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人随访3~26个月,术中MDU监测正常,但术后出现栓子脱落至脑梗死1例;其他病人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术中MDU监测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无并发症等优点,能降低动脉瘤夹闭术中载瘤动脉及穿支动脉闭塞和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人参提取成分20(R)一人参皂甙Rg3应用于人大肠癌细胞株HCE8693,探讨传统中药对肿瘤治疗的部分机制。方法将人参皂甙Rg3作用于大肠癌细胞株HCE8693。通过MTT比色法与流式细胞仪研究分析其对HCE869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情况。结果浓度0.01%、0.017%、0.025%、0.05%的人参皂甙Rg3对HCE869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8.6%、8.6%、18.7%、21.9%;凋亡诱导率分别为5.4%、7.6%、20.3%、20.9%。人参皂甙Rg3对HCE8693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存在浓度依赖现象。结论一定浓度的人参皂甙Rg3能有效抑制HCE8693的生长,人参皂甙对HCE8693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有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制备多西紫杉醇(DTX)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微球,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等性质的影响,以及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长效应.方法 以疏水性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作为模型药物,采用单乳化溶剂挥发法(S/O/W)制备PLGA/nHA-DTX复合微球,对载药前后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FTIR分析,并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及体外释药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FTIR结果 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多西紫杉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PLGA/nHA-DTX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92%和88.7%,较之单纯的PLGA-DTX微球均有很大的提高.经过体外释放药物突释后,复合微球比单纯PLGA微球的药物释放慢.在第30 d时,复合微球和单纯的PLGA微球累积药物释率放分别为62.40%和72.70%.MTT实验结果 显示PLGA/nHA复合微球对癌细胞增长的抑制效果优于单纯PLGA微球和药物.结论 与单纯的PLGA-DTX微珠相比,由于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多西紫杉醇存在较强的吸附作用,使PLGA/nHA-DTX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具有更好的药物缓释效果,抑制癌细胞增长的作用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科实习护生对人性的态度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关性,为护生的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hristie和Geis编制的马氏量表Ⅳ与自制临床实践能力量表,对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对人性的态度平均得分(93.58±11.27)分,中等偏下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平均得分为(98.72±16.34)分,中等水平者占74%。护生对人性的态度与临床实践能力呈正相关(r=0.381,P〈0.01);对人性的态度正向影响临床实践能力。结论护生对人性的态度得分越高越有助于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越能适应护理工作的要求。护理教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护生处事冷静,重实效,能够较好的控制感情,增强科研能力及临床护理能力,以期能更好完成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后脑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临床转归。方法 2002年9月至2006年4月发病3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符合美国国家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NINDS)溶栓入选标准,用rt-PA 0.9 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溶栓治疗。同时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于患者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24 h、3 d、2周和1个月分别监测其病变血管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 18例患者进行了脑血液动力学监测。男15例、女3例,平均年龄(65±9)岁。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r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6~16分,平均(11.4±2.8)分。溶栓前TCD检查TIBI 0级1例,1级3例,2级8例,3级3例,4级2例(大脑中动脉严重狭窄),5级1例(腔隙性脑梗死)。从发病至开始溶栓的时间2~3 h,平均(2.80±0.20)h。闭塞动脉在溶栓过程中再通2例,溶栓后1 h内再通1例,24 h内再通4例,溶栓再通4 h后再闭塞1例,其余无变化。溶栓前与溶栓后24 h、3 d、2周、1个月的NIHSS评分及TIBI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NIHSS评分与TIBI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溶栓前后脑血液动力学改变与神经功能变化明显相关,脑血液动力学监测有助于深入了解卒中的发病机制和溶栓疗效。  相似文献   
10.
王艳  魏坤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2):100-101
近年来,我们从物理、化学、生物及心理因素方面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现报告如下。1手术室常见职业危险因素1.1物理性危险因素①工作所致疲劳。专家们已证实:护士的工作姿势与能量消耗和疲劳有一定关系[1]。洗手护士配合手术时保持颈椎前屈15°~20°,连续站立6.5h/d或更长时间;巡回护士的快速行走、处理重物均可导致身体局部不适。疲劳常可致护士心情焦虑、精神紧张、腰酸背疼等。②激光和电离辐射。目前,在泌尿外科、矫形外科多采用激光手术,高科技的医疗器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率,但若对其产生的电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